张薇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面对新时期、新形势,企业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举措。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企业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长远稳定发展。本文介绍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概念以及建立完善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分析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 企业 内控管理制度 建立 完善
内部控制是一种内部行为,加强内部控制的动力来源于企业自身,科学合理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合理的制度保障。随着我国经济的全球化飞速发展,加上国内外企业间竞争日渐激烈的市场态势,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制定健全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乃至整个企业当前应高度重视的任务。
一、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概述
(一)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含义和要素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以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为目标的一个过程。企业应量体裁衣,建立贴合企业自身特点、符合未来发展战略模式的内控管理体系和组织架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是当代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遵循的内在机制,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5个要素。
(二)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意义
有效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决策者和外部投资人提供重要的数据;能够及时发现并控制企业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控,尽量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能够监督控制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能够确保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企业与外部之间信息沟通顺畅,合理分配和利用人力资源,优化企业管理职能机构,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引导员工自身素质提升,同时带动企业稳定发展。
二、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环境建设意识薄弱
内部环境规定企业的纪律与架构,影响经营管理目标的制定,塑造企业文化氛围并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是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内部环境建设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机制、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5个方面。
企业内控理念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内部审计机制方面,我国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成立时间较长,经过多次改制重组合并,已经成为体量庞大、下设众多分子公司的集团综合体。由于下设的各个分子公司经营范围、规模、人员配置、企业文化不尽相同,虽然集团会定期或不定期统一下发相关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内控管理制度汇编等,也会不定期组织人员交叉检查,但各分子公司还是不同程度地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特别是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发挥不到位,往往上级公司只负责下达指令,对下级公司是否完全按规按期执行,却沒有限期派专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时,各相关负责人提交完成情况说明、整改意见后,后续的跟踪核查执行力不足。而人力资源政策方面,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等依然存在论资排辈的观念,忽略了员工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胜任能力,不能对员工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长此以往很难吸引、发展和留住优秀的人才,这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是很不利的。
(二)企业风险防范体系不健全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有风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风险不知晓,不能事先对风险制定对策。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关注的是如何使企业做大做强、如何使企业效益最大化、如何最大限度地吸引投资者,而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意识不足,只注重业务开拓和获取短期利益,没有真正做到知己知彼,对竞争对手、市场环境了解不充分;过于激进,投入大量资本,对市场的供需变化、主要供应商的信用情况、税收政策等估计不足;对企业组织效能、管理现状、企业文化,高、中层管理人员和重要业务流程中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专业经验等不够重视;对国内外影响本企业的新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不透彻。缺乏健全的风险防范体系,造成企业缺乏有效的事前风险评估和预测,而事后又缺乏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措施,最终导致企业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风险。
(三)企业信息沟通不流畅
一些企业没有一个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使得上级单位和下级单位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较为严重的重叠、重复,既浪费资源又浪费时间。同级部门之间和部门内部也存在相关负责人无法准确了解工作进度,反馈意见不及时、不准确的现象。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客户、供应商、中介机构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没有及时有效地沟通反馈,导致企业管理者接收错误信息或过期信息,从而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生产经营现状,造成决策失误。
(四)企业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混为一谈,缺乏独立性,无法有效监督企业制度的执行力。内部监督流于形式,根本不能满足企业的经营现状和未来发展,制定的制度脱离现实,无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违背了内部控制管理的适应性原则。一些企业没有严格落实不相容职位分离控制,没有真正实现内部各岗位相互监督、相互制衡。授权审批制度也没有严格按规章执行,某些业务往往只是电话报备,没有经过必要的事前审批流程。部分企业内部控制处于真空状态,致使财务会计报告和信息披露等方面出现虚假记录,误导企业管理者和投资人,使公司蒙受信用丧失和法律纠纷的风险。
三、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议
(一)优化内控制度管理的实施环境
首先要严格规范公司治理结构,将权利和责任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明确各层级人员在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使不相容岗位和职务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其次是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企业一方面应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科学的业绩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考核与评价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使岗位与能力相匹配,对考核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员工,安排再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增加内部晋升通道,鼓励员工竞争上岗。另一方面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方式选聘优秀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带来新鲜的活力。同时加强企业全体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开拓创新的团队意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应在塑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中发挥主导和垂范作用,以自身的优秀品格和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形成整个团队的向心力,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二)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共同实施的过程。企业应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形成与本企业经营状况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理念,在识别风险、评估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等方面,形成相对统一的风险管理信念和态度,有利于企业从战略制定到战略实施各环节能够较为统一、有效地管理风险。在业务开展前做好风险评估,减少意外和损失;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全面分析调整内部环境、业务流程等,降低风险概率;业务完成后总结经验教训,增加风险应对措施。企业可根据风险的来源、性质、责任主体、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等不同标准,建立符合风险管理需要,满足系统性、完整性、层次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等要求的风险分类框架,更好地管理风险,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三)加强信息与沟通
信息与沟通是企业及时收集、整理的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外部信息,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之间顺畅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信息的价值必须通过传递和使用才能体现。企业应加强内部信息传递,全面梳理内部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建立科学的内部信息传递机制;关注市场环境、政策变化等外部信息对企业市场经营管理的影响,广泛收集、分析、整理外部信息;提升信息化经营管理水平,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与经营管理相适应的信息系统,避免工作人员的人为主观失误造成的信息混乱问题,从而有效提高企业信息质量。
(四)健全審计监督机制
内部监督是企业监督检查内部控制建立与实施情况,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改进风险内部控制缺陷,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应结合内部审计监督,监督检查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及时发现和纠正经营活动过程中的缺陷,并随时与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保持沟通。企业应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和提出处理处罚建议的权力;建立举报投诉制度和举报人保护制度,设置举报专线,鼓励全体员工大胆检举揭发违反法律法规、违反职业道德、侵害企业利益的行为。
四、结语
企业内控管理应该结合企业自身的经济规模和经营特点来制定,必须遵循全面性、重要性、制衡性、适应性、成本效益原则。建立和实施一套统一、高质量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有助于提升企业工作效率和风险防范能力,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帮助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为云南武倘寻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高级会计实务[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222-255.
[2] 田兵.浅谈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财经界(学术版),2015(14):31+41.
[3] 陈妙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分析[J].中国市场,2019(6):88-89.
[4] 朱泽波.简析现代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7(1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