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丹
摘要当前学校美育存在着技艺化、功利化倾向,并在娱乐文化的裹挟中进退两难,由此导致学生审美素养的发展被“搁置”。当代学校美育要回归文化的观照和浸润,确立文化立场的学校美育教学;要坚持“以美育人”的核心价值观,挖掘传统文化中的美育因素,在教育教学全过程中渗透美育“精神实质”,积极应对大众文化的挑战。
关键词学校美育;文化立场;大众文化;审美能力;审美意识;以美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9)06-0038-03
美育是作为一项自觉设计的“现代性”工程浮出历史地平线的。[1]从蔡元培、王国维等以“启蒙”与道德教育为核心的现代美育观,到面对“大众文化与全球化”挑战的当代美育的转型,人们需要重新审视美育的文化属性和价值。在倡导“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学校美育要从技艺化、功利化倾向的异化和迷失中走出来,回归文化的观照和浸润,确立文化立场的学校美育教学。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科学定位各级各类学校美育课程目标”。由此可见,以美育人,培养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是各级各类学校美育面向全体学生应该达到的基础性目标。然而当下学校美育评价体系的缺失和以升学率为主要考核标准的客观现实,使得学校美育走向了异化和迷失。
1. 学校美育的技艺化倾向
音乐、美术类课程是学校传统的艺术类课程,但这些作为美育主渠道的艺术类课程,在课堂上更多是教授唱法、画法之类的技能,很少涉及艺术素养的浸润。有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低年级音乐课主要以教唱为主,偶尔涉及基础音乐知识,然后就是维持班级秩序,至于学生是否体會到了作品的意义和美感就不那么重要了。[2]“不论是音乐与美术的学习,老师关注的只是音唱得准不准、拍子节奏是否到位、模仿老师的范画‘像不像等。”[3]而对于学校的各种艺术兴趣班和社团的调查则发现,在不少学校,这类艺术兴趣班和社团不是面向全体学生,而是面向少数有“艺术基础”或者“艺术特长”的学生。这部分学生承担着在上级组织的各种艺术类比赛中为学校“争荣誉”的任务,因此艺术兴趣班和社团的课程教学更加注重艺术技能的训练。这些因素直接导致学校美育呈现课程结构单一和严重的技能化倾向,背离了美育普适性的育人目标。
2. 学校美育的功利化倾向
随着高考艺术类院校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的扩招,中小学生与家长产生了功利性的美育需求。为回应这一需求,艺术特色学校和普通学校的艺术特长班越来越多,旨在通过艺术技能的教学,让学生考入各类艺术院校与艺术类专业,以此提高学校的升学率。另外,上级主管部门经常组织的检查、评比、文艺汇演和展览等,也使得学校重视“装门面”的大型艺术活动与比赛,轻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艺术类课程的开设与实施。学校美育在升学率的追逐和“装门面”的艺术表演中滑入功利化的边缘,这使得学校中多数艺术类的专职和兼职教师,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校一部分学生艺术技能的提升上,忽视了多数学生审美素养的需求。功利化倾向的学校美育,不但不能认真落实《意见》精神,还让学校美育处于更加薄弱和局促的地位。
3. 娱乐文化对学校美育的裹挟
一直以来,学校美育的内容来源于精英文化中的“高雅艺术”与“古典美学”。随着当代大众文化和娱乐文化的兴起,在美学的生活转向背景下,学生生活在娱乐文化产品充斥和日常生活审美化造成的“泛审美”环境中。“娱乐文化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现在中小学已经有‘5<2的说法,即学校五天的‘正统文化的教育效果,抵不过孩子们在双休日受到社会娱乐文化的影响。”[4]学校美育如果一味地抵制娱乐文化,那么其作用可能甚微,但对娱乐文化敞开大门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学校美育在娱乐文化的裹挟下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突破当下学校美育存在的技艺化、功利化倾向以及娱乐文化的裹挟等问题,学校美育需要回归文化立场,以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规范学生的审美意识为基本的价值追求。
1. 丰富学生的审美知识
审美知识是审美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离不开审美知识的学习。但审美知识的学习和学科知识的学习有着本质区别,审美知识的学习要融入具体的审美经验之中。文化立场的学校美育会创设相应的情境,把审美知识放置于具体的文化历史背景中,让学生在文艺和艺术作品产生的“场域”和“故事”中去理解作品的丰富内涵和形式。例如:在欣赏汉代书法作品前,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汉代的石雕,感受那个时代的“写实”功力和“古朴”“肃穆”的艺术风格,并向他们讲解汉代书法家的人生境遇和故事。如此,学生学习到的美学和艺术知识就是彼此关联的立体性知识。回归文化立场,学校美育让原本抽象和枯燥的艺术和美学知识鲜活、灵动起来,带着学生回到作品产生的历史与文化“现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了学生的审美知识。
2. 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审美能力是审美素养的核心要素,表现为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与审美表现力。学校美育要通过感受、领悟和体验的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首先,注重学生“沉浸”于艺术作品的具身体验,引导他们打开感官通道去感受作品带来的“触动”与情感。其次,结合必要的知识学习,让学生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创作者的生平和创作风格等,提高学生对作品的审美理解力。再次,创设真诚、从容和自由的氛围,让学生投入具体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实践中,在对作品的临摹练习和创作体验中习得规范、标准与技艺,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表现力。
学校美育并不排斥技能训练,但在练习具体技能前,教师要引导学生打开自己的感官和心灵,去感受作品背后的情绪情感;结合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去理解作品的风格和特征;在具体的技能练习中领悟作品创作时的微观体验和内在精神,与创作者“同频呼吸”。
3. 规范学生的审美意识
审美意识是审美素养的灵魂。“审美意识是一种审美的价值观念形态,在审美过程中起着意义规范和价值评判的重要作用。”[5]审美意识的培养关系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影响着学生的人生志趣与社会理想。对心智还未成熟的青少年学生来说,学校美育要规范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以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审美观念。学校美育应着眼于学生高雅的审美趣味,为学生提供大量经典的文艺作品作为审美对象,并组织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创作,引导学生的审美经验向较高水平和宽广范围发展。而在端正学生审美观念的过程中,学校美育可以通过甄选的高质量艺术作品对学生进行熏陶,并让学生在审美体验中感受艺术作品背后的思想观念,领悟创作者的内在精神与人格魅力,从而对学生起到价值导向作用。
1. 挖掘传统文化中美的因素,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
中国古典美学和美育思想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相一致的,“在儒道互补以至儒、道、释合流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所独具的文艺风格,产生了一系列具有民族特点的概念和范畴,如文与质、形与神、言与意、刚与柔、动与静、虚与实、巧与拙、豪放与婉约、中和与非中和等诸多范畴的辩证关系,以及情景、气韵、深思、情志、风骨、性灵、意象、意趣、意境、赋比兴等概念”。[6]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以这些概念和范畴为指导而创作的大量古典文艺作品和艺术作品。学校美育要挖掘传统文化中美的因素,以这些体现中国古典“文心”的艺术作品来丰富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同时,学校美育还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投入传统文化的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中,如书法练习、中国画创作、茶艺学习等。通过这些直接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在模仿与练习中感受古人创作时的心境和气息流动,欣赏古典文化中丰富的审美对象和形式,提升自身的审美趣味。
2. 把握美育核心要素,将美育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学校美育要坚持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把握美育的精神实质,将其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首先,要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作为美育的基本观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例如: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在办学实践中,“将美育贯串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将基础学科课程、学校艺体课程、美育综合课程系统整合,实现了学校课程的重构。南菁高中‘大美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实现了学校全部教育生活的审美化”。[7]
其次,要把学生感性方面的发展要素如想象、直觉、感知、情感以及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融入教育全过程,克服应试教育只注重知识和智力等方面发展的狭隘性和片面性。
再次,要把艺术精神中的自主参与、全身心投入、自由探索和自由表现等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克服知识教学单向灌输和被动接受的弊端。
最后,要把美育教学中生动有趣、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与重感受体验的方法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教育过程变得灵动又充满人文关怀。
3. 积极应对大众文化,丰富学生的审美表现形式
当代大众文化是一种在现代工业社会背景下产生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市民文化,其通过现代传媒传播,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集中满足人们的感性娱乐需求。[8]学生不可避免地会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上受到大众文化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
学校美育要正视当下的现实条件,积极应对大众文化,发挥大眾文化的积极作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大众文化的消极面并进行正向转化。具体来说,在生活方式上,学校美育既要看到大众文化对学生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观、丰富学生的生活空间等益处,也要引导学生形成理性的消费观和时尚观;在价值观念上,学校美育既要看到大众文化对学生个性解放和形成自主意识方面的功能,也要正视可能出现的世俗化、庸俗化、功利化的价值倾向;在审美情趣上,既要看到大众文化使学生呈现的个性化和感性化的审美趣味,也要警惕低俗化的趋向;在表现形式上,要引导学生基于核心价值观和高雅的审美趣味,利用大众文化丰富的传播媒介来表达自身对生活、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参考文献:
[1] 谭好哲.中国现代美育的历史进程与目标取向[J].山东社会科学,2007,(1).
[2] 郭莹.普适与专业:学校美育困境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 陈同基.“上下交征利,而‘美危矣!”—美育异化现象的思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 任为新.当下娱乐文化与学校美育的博弈和共赢[J].美育学刊,2013,(3).
[5] 杜卫.论审美素养及其培养[J].教育研究,2014,(11).
[6] 黄济.中国美学和美育思想概述[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4,(4).
[7] 杨培明.以美育人 重构审美的中学生活[J].中小学管理,2018,(11).
[8] 邹广文,常晋芳.当代大众文化的本质特征[J].学海,2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