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与制度:大学生“思想入党”研究的双重维度

2019-07-10 01:58李新
学理论·下 2019年5期
关键词:制度设计大学生

李新

摘 要:思想的正确性决定了行动的坚定性和自觉性,“思想入党”对高校党建工作所起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处在历史进程的新时代,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诸多外部挑战,高校应通过紧抓大学生党员主体性建构、做好党建工作制度体系设计与融合等举措,扎实做好大学生“思想入党”工作。

关键词:思想入党;主体建构;制度设计;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5-0110-02

党的先进性建设事关党各项事业的兴衰成败乃至党的生死存亡。保持和发展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前提基础,而加强党员的思想建设使其做到思想入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意识,进而使党的先进性建设取得切实效果。

一、大学生“思想入党”的含义及面临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在1928年古田会议上首次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之后在1942年的延安文艺座谈会上他又提出了“思想入党”这一命题。在毛泽东看来,很多党员即使在组织上入了党,但思想上“完全没有入党”,没有抛弃“剥削阶级的脏东西”,以致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1]。习近平总书记也十分强调“思想入党”的重要性。在2012年的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建设,组织上入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思想问题[2]。他强调,坚定党性立场,必须从源头抓起,坚决贯彻思想入党的要求。

高校大学生“思想入党”与其价值观形成、认知水平提升、个人成长成才关系密切。要想做到“思想入党”,高校大学生党员和积极分子必须首先对党的理论、路线、纲领及方针政策坚决拥护、高度认同,时刻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衡量自己,树立起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入党”不仅仅是完成各项入党流程,履行各种组织手续,而是要使自己的主观世界接受党的理想信念和真理知识的彻底改造和洗礼,使自己真正做到“思想入党”。

當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过渡阶段,经济上利益主体日趋多元,不同的利益诉求开始出现。社会生活方面,城乡居民个体差异日趋明显,个体的能动性增强。文化上社会主体的价值意识和思想观念日趋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可以说,整个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层面上呈现出一种多元共生的局面,而“文化的多元构成了当今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3]。

大学生党员作为社会主体的一部分,其在思想意识、文化观念方面所呈现出的独特性离不开自身所处社会文化的形塑。面对多样性、多元化的社会文化、高校文化,大学生党员个人的思想意识必然出现差异,不同的价值观念如西方的自由主义、本土的集体主义等在大学生党员中传播和发展、竞争与冲突,从而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是大学生“思想入党”工作带来难度和挑战。

从主体层面而言,大学生“思想入党”的主体包括追求入党的积极分子以及全体党员。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冲击发生部分偏离。从制度层面而言,以党章为基础的发展和管理党员的各个刚性制度环节未能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完全落地生根,同时意识形态话语权制度未能在多元文化思潮面前不断完善而是依旧采取传统说教模式,显得滞后。

二、主体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入党”问题思考

党的理论知识和价值理念要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入心、入脑”就必须通过其乐于接受、易于接受的形式,才能真正获得实效。高校学生党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基和灵魂[4],本质上而言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须要关注学生党员、彰显学生党员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是人在对象性实践活动中创造性、自主性、能动性的一种具体体现。大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就是指高校学生党员在高校的党建事务中发挥主体作用,居于主体地位,承担主体职责。大学生党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党员“思想入党”,激活他们的自主性,使之自愿、自觉、自发地确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形成相应的意识理念与行为模式。

注重主体性是大学生“思想入党”的内在要求。强调主体性就是尊重大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个体性,在党建工作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大学生党员的内在潜能和自身优势,使个人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只有在尊重人的个性才能、尊重人的主动性的基础上,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才有可能收到成效。因此,强调大学生党员“思想入党”就必须要尊重大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发挥他们在各个领域的聪明才智,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信仰引领和理想建设,如此才能够养成大学生党员坚定的政治立场、崇高的思想觉悟,真正做到“思想入党”。

要尊重和保障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地位,帮助其“思想入党”,首先,基层党组织应深入大学生群体中开展调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兴趣、需要和思想动态,对新形势下的大学生党建工作进行认真研究,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其次,主体意识的培养还需要让大学生党员在党建活动的实践中发挥主体作用以培养自己的主体意识,进而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认识,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比如,让大学生党员为入党积极分子宣讲党的理论,使其在实践中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提升自己在课堂上已有的对党的认识。最后,要积极推动大学生党建工作进网络进社团。比如,在许多高校中有诸如马克思主义学会,邓小平理论与实践研究会等社团组织。这既能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主体参与意识,也能让他们在思想上对党的知识更有兴趣。

另外,重视主体地位强调“思想入党”还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引领作用。具体而言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的各个环节。比如,融入党员发展环节。在大学生入党动机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发展考察等环节就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与发展对象在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比较,将其合格程度作为该学生是否能够达到发展党员资格的重要参考。又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支部组织生活。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应根据大学生党员的个性、兴趣,组织各种方式的“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如演讲比赛、学习研讨、社会实践活动等,使学生党员在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动”起来,使党的理论和知识在大学生党员的思想中“活”起来,进而达到促使学生“思想入党”的党建工作目标。

三、制度体系设计与大学生“思想入党”的深度融合

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除了需要重视大学生党员的主体能动性外,尚需要构建切实有效的“思想入党”制度体系。如今,“制度治党”已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以制度为准则,注重从制度机制上解决问题[5],体现出建章立制的重要性。当前,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制度主要有组织管理制度、党员参与制度、意识形态话语权制度等等。具体到大学生“思想入党”问题,组织管理制度就是以党章为基础,党员发展和管理各个环节中的一些刚性规制。党员参与制度就是让大学生党员在社会实践中尝试不同的党建内容和形式。意识形态话语权制度是指与大学生“思想入党”相关的典型宣传、价值塑造等内容。

第一,组织管理制度。强化大学生思想入党,应当完善组织管理层面的制度体系设计。首先,应以党章为基础制定相应的制度文件。各高校的党委组织部、学生工作部等部门应开展专题调研,进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酝酿出台提升本校党建工作质量的指导性意见并形成制度文件。其次,要抓好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这是强化学生思想入党的重要保障。高校应配齐、配强专职大学生党建人员,高度重视学生党建工作队伍的建设。

第二,党员参与制度。首先,要完善大学生党员主体参与的保障机制。入党后学生党员比較关注的是如何保持党员先进性,党建活动就可以以党员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在此过程中,要用心设计一些能够保障党员参与的相关实践和讨论环节。其次,还要完善党建工作者在党建工作中的指导制度,将党建工作者参与讨论、谈话等活动形式形成制度化,以确保他们对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指导。

另外,党员参与的激励制度与考评制度也应该重视。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展开有效互动是对党员积极性的一个有效促进。比如,部分高校已经尝试将大学生党员中的一些优秀党建研究理论进行立项,给予一定经费支持,这样就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党员及其所在基层党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并进一步深化党组织与党员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为更好促进大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到党建工作中来,建立健全相关的评价考核制度不可或缺。一个良好的党建考核制度既能让大学生党员清楚自身的优点与不足,又可以提升大学生党员主动参与党建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意识形态话语权制度。通过价值塑造,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将“思想入党”内化为大学生的情感认知,外化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大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工作中把党的理论知识、价值方法融入其中。具体来说,可以利用大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引领其实现“思想入党”。积极改进方法、创新形式,打造出一批党建的新媒体窗口,大力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平台,在国内外典型事件、先进人物发生、出现时发挥协同作用,积极发出正能量的价值观引领声音。

大学学习、生活阶段是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典型人物尤其是同辈群体中的典型、新进人物,其影响力对于大学生“思想入党”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新媒体窗口要对这些大学生身边的优秀党员、典型人物做具体细致的报道和宣传,让他们知道这些人物就是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学习的榜样,并引导那些渴望入党或已经是党员的学生照做。这样就能把意识形态话语权牢牢控制在高校党建组织部门的手中,同时还能为大学生“思想入党”起到有效的价值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习近平在全国创先争优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05-22.

[3]魏志玲,王艳丽.文化多元视阈下群体文化构建刍议——以高校教师党员群体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3(11).

[4]白云华,黄蓉生.论新形势下青年教育工作的时代遵循[J].思想理论教育,2017(5).

[5]彭庆红,任鹏.习近平关于党的作风建设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与理论特征[J].思想教育研究,2017(4).

猜你喜欢
制度设计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民营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跃升的校企合作症结及其破解
大类招生模式下大学生专业分流的影响因素分析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以务实精神合理创设容错机制
关于我国开征环保税相关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