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群
(福建商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福建 福州, 350012)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文化的力量和文脉的传承,传统元素凝结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中国传统元素视觉形态丰富,表现形式多样。对传统元素进行解读与再设计,目的就是推进中国传统文化与大众生活的融合,更好地传承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设计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通过其丰富的视觉表现和视觉创新,极大地提升了传统文化的竞争力。
“形”是指事物的形态,它是视觉形式的目标载体。“形”包含形状、大小、质地、肌理等诸多视觉状态。“形”包括客观形态和主观形态两大类。客观形态包含了自然界所有的自然存在物,大多是人们比较熟悉的自然规律形态,主要靠自然造化而成,具有具象外在的美学特征。主观形态是人们有意识地在视觉要素之间构筑的形态,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性的创造,如绘画、设计、造型等。相对于客观形态,主观形态更加强调人在认识思维活动中,对事物表象因素的舍弃和对本质因素的抽取[1]。传统元素“形”的视觉表现,体现了主客观形态的结合运用。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传统元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以传统精神为表现核心,利用视觉原理的介入,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引导大众审美观念,从而推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意”具有意境、意象的含义,是形态联想和感觉经验的融合,是由于形的直接影响或支配所形成的情感因素和思维反馈。中国传统艺术认为要以形达意,立象以尽意,“意”是人的内心活动与客观物象相互作用形成概念的过程,“意”借助“形”来表达,“形”其实是“意”的寄托物。
“色”即色彩,它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之一,它能够引起人的情感反应和变化,色彩不仅是自然感官的反应,而且它具有鲜明的历史和文化的意识特征。“形意色”是形态、意象、色彩综合作用所产生的美学特征。“形意色”的高度融合与准确呈现是视觉设计成功的重要条件,尤其在传统元素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形意色”的关联和准确表达,能够提升中国原创设计的文化自信与表现,避免设计中传统元素的简单滥用,推动传统元素视觉设计的进步。
传统书画艺术和纹样,是中华文明的独创艺术,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无论是书画笔墨,还是个性浓郁的民间剪纸纹饰,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视觉美感。它为“以形达意、以形传神”提供了极大的创意空间,在对这些传统元素的借鉴和使用过程中,我们通过抽象重构符号艺术的方法,能够演变出千变万化的视觉形式。以传统书法为例,书法艺术虽然是单纯的线条架构,却极具韵律感和识别性。如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就是利用汉字“世”作为设计创意的原形,通过与数字的组合,取书法艺术的“筋骨”和“形”,进行抽象重构,传达意动神飞的传统审美观,很好地实现了传统元素的视觉表现与创新。另一方面,中国传统纹样在精神上的追求极其丰富,所谓“纹必有意,意必吉祥”。中国传统纹样的题材非常丰富,包括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三大类,如龙纹、鱼纹、梅兰竹菊、云纹等。这些纹样蕴含着传统形式美的规律,可以通过分解、抽象重构的方法,把它们有针对性地融合到现代设计中去,从而拓宽传统元素视觉表现的途径。
传统器物文化是生活习俗、技术条件的集中体现。从新石器时代的彩陶造型到明清家具,无不体现了几千年来中国特有的造型艺术体系。中国传统的器物造型种类繁多,包括容器、食器、饰物、家具等用品。从造型上分,可分为仿生型、象形型、观念型等。仿生型器物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商周时期大量的动植物、人物青铜器仿生造型,体现了人们对自然形态的崇拜。象形型和观念型器物的功能主要在于象征意义和观念的表达上,借助特定的造型结构、装饰图案来呈现。观念型器物则常常被供奉为政治、文化、人生的一种圣器而存在[2]。传统器物的造型,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在文化观念上具有稳定性,是传统元素视觉创新和表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传统器物造型上崇尚自然、功能上简朴实用的特点,对当代设计视觉创新极具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传统器物的色调和材质的运用体现了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中国传统色彩色调,如中国红、青花篮、琉璃黄、长城灰、水墨黑、玉脂白等作为中国的文化图腾,经过历代的传承、积累和深化,已成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传统器物的材质,如陶、漆、木、纸等材料,也无不呈现出传统元素古拙自然、清雅内敛的触感和视觉美感,这些都和现代设计所崇尚的环保性、可塑性和耐受性不谋而合,成为传统元素视觉表现的创新途径。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许多传统工艺重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重视,并且在新的现代设计观念影响下被成功运用到艺术设计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宝藏,它所呈现的形式、元素以及工艺技巧,启发了当代设计的视觉语言。以瓷器为例,景德镇的一些当代青花瓷设计,通过吸纳传统工艺技巧,利用瓷土造型的可塑性和釉色创新,在产品的特色、瓷器的造型和艺术形象上都有所突破,产品既具有现代生活用具的实用功能,又能传递出中国传统元素的审美意韵,传统古法造纸技艺也是如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留存的古拙工艺,非常适合用以传达质朴的中国特色,传统纸张内敛、丰富的视觉情感和装裱方法,运用在现代包装设计和书籍装帧设计中,很好地诠释了传统元素的“形意色”视觉表现所传达的文化气息,加深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体验和理解,对视觉创新具有积极的意义。
设计怀抱“技术与艺术”的实践,是传统元素视觉创新的重要途径,技术进步拓展了设计的视觉表现,数据时代设计传达的重要特征就是网络化、信息化。传统元素利用网络、移动终端以及交互工具进行传播,在视觉形态的开发上,主动适应新的传播工具,丰富便捷的视觉呈现能够提升传统元素设计的传播速度和影响范围。传统元素利用数字时代的技术条件,主要从工具多样化、形式多元化、媒体整合化等方面,拓宽传统元素的创意空间,利用数字绘画、计算机图形、电脑动画、视频、光电效应、网络多媒体等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拓展视觉创新的途径。
图1 山月夜-创意陶瓷灯具 Fig.1 Moon Night-a creative ceramic lamp
从设计的角度看,文化是创新创意的源头,文化体现社会的知识信仰、文学艺术、民俗等价值体系。从某种意义而言,设计的内涵就是文化。探索传统元素中具有文化意义的“形”,首先需要分析和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框架体系和具体表现形式,了解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人文艺术内涵。从城市建筑、书画雕塑、音乐舞蹈、园林、家具陈设、文房雅玩等入手提炼、分析、留存传统元素,创造出一种诗意的表现形式,从而实现传统元素“形意色”视觉表达的创新呈现。刘韬等设计的“山月夜”创意陶瓷灯具,正是这样一件具有浓郁文化气息的作品,见图1。它从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着手,将中国古诗词的意境诗化成具体的产品形态,强调“形”的文化诉求和生成,它兼具灯具的实用功能与装饰性,从中国传统故事的视角出发,选取嫦娥奔月中的玉兔形象进行设计,营造中国式的“山峦”“满月”形象,从“形”的角度很好地诠释了视觉认知与文化传承的关系,营造出“寒光伴桂兔,山峦映玉环”的文化氛围,令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3]。
正如苏珊·朗格[4]所说:“符号的功能不仅具有指称事物和表达概念的作用,而且还具有构形能力,这是符号的一种原始功能,它可以把人的经验构造成某种形象性的东西,以供人关照、理解和认知。”符号是一种指称关系,中国传统元素在设计表达的过程中,要善于使用符号转化的方法,通过对“形”的提炼和符号转化,使其在“意”的宣扬中,更准确地表达传统元素的形态寓意。例如中国传统元素七巧板,就常常被运用在不同的设计中,其精致的形态和配色,充满中国传统智慧,利用七巧板衍生出千变万化的各种形态,阐述传统、开放、多样的中国精神和趣味,通过非单一的“形”,衍生出准确而丰富的“意”,使设计更加开放,拓展和传承了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艺术精神。
传统元素“形”的视觉表现,不能拘泥于对传统元素简单的模仿和照搬,要尽可能地结合新技术特点,拓宽其视觉表现风格。数字化风格是数字技术发展的结果,传统元素的数字化风格表现在形状、构图、色彩、线条等要素的设计上,具有数码化、多维化的视觉特征。将高度条理化的图形语言与传统元素的寓意融合,有利于传统元素形式的再创造,设计出高水平、有传统文化哲思的作品。李京浩设计的作品《生肖文化》,见图2,很好地体现出数字图形的风格,简练夸张的图形意象使传统十二生肖具有超乎想象的时代感。这些具有中国语境的视觉创新形式,体现了对传统形态信息化、数码化应用的思考,它不是简单的中国元素的堆砌使用,而是更多地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去创造传统文化和民俗的新视觉,使观众在视觉体验的过程中提升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图2 生肖文化 Fig.2 Chinese Zodiac culture
“意”体现着中国传统元素背后复杂的观念与想象,它包含内心的体验,体现了设计从物理世界向心理审美的延伸。在艺术创作过程中,我们常常说“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这正是从物化的设计形态向深层的精神领域探寻的表现。因此,加强传统元素“意”的精炼,从传统和现代的交融中挖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象和文化价值,显得尤其重要。
“意”涉及形象与意义,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它是对设计作品的鉴赏和审美感受。中国传统造型,无论是动植物还是几何造型,随着时间的推移,常常会演化成图案化、格律化的特点,但是在格律化的特点背后,往往蕴藏着一种复杂的想象意义,如常见的中国传统“回形纹”图案。一些传统图形能够传承千载而不衰不灭,不仅仅是因为其优美的形态,还在于其“形”的背后所蕴含的绵延流长的“意”,它代表了一种超越形式的吉祥含义。传统元素“意”的精炼与转化,背后承载着中国式的智慧、意境和精神。
在传统元素“意”的转化和创造性表达过程中,我们常常通过“特征化”和“意象化”的方法来完成。“特征化”是对传统元素的整体或局部特征进行艺术加工和抽象简化的方法,以达到本质突显的目的。而“意象化”,是通过对传统元素的分解重构,使其具有典型意义的方法。“意”的精炼,需要对传统图式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从而达到取形延意的目的,才能真正地完成从熟悉的传统感向现代感的过渡,并保持现代审美特征和功用。王鹏设计的绞胎纹小花器陶瓷作品,见图3,利用表面粗糙的肌理纹样,结合形变但很有中国韵味的造型,使其具有传统的形式美感。在拉坯的过程中,设计师运用瓷的白色与陶的棕色进行绞胎拉坯,颜色之间具有笔墨飞白的意象之美,传达了强烈的传统美感,同时又极具现代感。
图3 绞胎纹小花器Fig.3 A little vase with tread patterns
人们对于色彩的情绪体验极其微妙,色彩学认为,色彩经验可以传达至最深的中枢神经。依据色彩的物理属性和情感体验,人们赋予了色彩种种的象征意味。色彩最初来源于自然的感官,但也蕴含着文化的因素。相对于西方的色彩体系,中国传统的色彩文化有着极其悠久的历史,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人关注光学现象,比如墨子的光学八条。中国先民在此时期已经对自然繁复多变的色彩进行了有目的性的提纯,形成了独特而强大的色彩观念[5]。中国传统元素的色彩运用和体验,十分强调文化意蕴的展开,其感觉层面复杂而悠远。
中国传统元素的色彩动态演绎,主要得益于光艺术的发展,传统物象色彩在光媒介的照射下,产生丰富多彩的视觉呈现。伴随着新技术与新媒体的进步,中国传统元素借助色彩技术,在声音、视觉、触觉和行为的交互设计中,演绎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同时,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电影、视觉产品更加丰富多样,人们进一步认识并重拾传统元素和色彩观念中充满诗意的色彩表达,这种诗意的色彩表达,常常运用在大型的文化展示活动中。杭州G20峰会期间,在宣扬传统文化和城市视觉形象的过程中,色彩的动态演绎与视觉体验加深了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元素的审美理解,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元素的色彩之美。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色彩体验的世界中,色彩可以勾勒出城市的气质和文化格调,色彩在以形达意的过程中,提升着我们的视觉经验和文化自信。中国传统元素利用色彩技术的动态感与协调性,在交互、产品以及传统空间氛围的设计营造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从设计的角度观察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直接地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德国设计具有精细稳重的特点,日本设计具有小巧精致的特点,设计的特点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极其强调人与自然、人与各个维度之间的圆融共通,强调“形”的轻重缓急所呈现出来的和谐美感,追求观物取象、形意相符的视觉表现,通过对传统要素的深入挖掘,客观上促进了传统文化视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生活中常常由于短视和物欲化的误区,简陋的设计造成传统文化和城市历史文脉的异化。“形意色”交融的视觉表现,通过对传统元素的再设计,促进了传统文化视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文化的传承有积极的意义。
文化产业是科技、智力和文化相结合的产业,以文化创意为核心,体现文化的价值观和竞争力。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的进步以及经济的提升,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中国传统文化只有通过与文化产业高度结合的方法,才能被最广泛的大众接受,从而促进文化的传承发展。 “形意色”交融的传统元素视觉表现能够准确地呈现设计所蕴含的传统符号内涵,这种精炼概括的视觉表现,符合我们的现代生活方式和审美追求,蕴含着传统元素的意象气息,并且可以运用在工业化生产中,有利于传统文化的推广。
从体验的角度观察,人们在选择、购买、鉴赏、使用商品的一系列消费过程中,决定人类行为的不仅是物理的世界,更是一个认知心理的世界。设计常常通过其存在的状态给受众提供相应的信息,同时伴随着有意或无意的认知活动而展开[6]。视觉体验的原理告诉我们,形态不仅能够影响设计物的使用功能,形态还可以通过它的文化寓意,反过来调整、修复受众的认知体验。因此,要让人们从传统元素“形意色”所传递出的寓意中获取传统文化和生活环境的认同感,就必须在设计过程中,融入相应的设计元素,并把它准确地表现出来。
图4 陶瓷作品影青Fig.4 Art ceramics with grisaille
其次,“形意色”交融的传统元素设计,带给人们生活美与设计美高度融合的视觉体验,通过传统符号的介入,使设计具有自然和人文的双重灵性,提升设计的观赏性和文化的亲近感。钟声的陶瓷作品影青,见图4,利用宋代古瓷片、生漆、哑光黑漆、麻、布等材料设计而成,作品在“形”的塑造上轻灵简约。古瓷片的形态分布,契合了传统书法笔划的形式美,保存了传统材质的质感,作品在“意”的文化精炼中体现古意悠远的传统文化精神,在“色”的对比和融合中,淡淡的青白色和深青色相互映衬,含蓄质朴,独具匠心。整个设计通过传统元素“形意色”的完美交融与体验,以传统美学的诗意智慧塑其形,以情感寄予意,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了设计的灵性之光和文化之美[7]。
在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文化的发展、传承与设计互为关联,通过设计展现传统元素的魅力,逐渐被大家所认同。在设计发展的进程中,中国元素要求设计能够以全球化和多元化的视角体现设计需求,以创新和大众的视角创造更丰富的设计语言。中国传统元素极具生命力和表现力,推广传统元素的“形意色”视觉表现与创新,使简练、达意、智慧的传统美学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是设计思维进步的创造性体现,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