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英
【摘 要】目的:探究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在舒适护理中的应用具体效果。方法:对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共计90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依据临床护理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对试验组患者采用中医舒适护理模式,随后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精神疾病改善效果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情况进行收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中医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试验组患者的抑郁精神疾病恢复情况要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的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中医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舒缓患者情绪,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促进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的提升和增强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均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在临床医疗护理的过程中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技术;舒适护理;进展研究;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伴随着现代医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于临床护理舒适度的要求不断提升,由此催生的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产生,这一护理模式对于增强患者临床治疗体验,促进患者疾病康复进程加快均具有着显著效果。而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具有着鲜明的辩证护理特点,中医护理干预模式联合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对于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提升可以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为此,本文以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抑郁不良情绪的患者作为具体研究对象,对中医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护理具体效果进行探究,现将具体探究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对2019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抑郁情绪的患者共计90例的患者资料进行收集,随后依据临床护理的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包含男性25例,女性20例,患者年龄22~60岁,患者平均年龄(41.97±7.22)岁。
试验组患者包含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年龄24~63岁,患者平均年龄(42.02±7.31)岁。
本次试验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和监督下进行,全部患者均为骨科住院患者,经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估后诊断为出现抑郁傾向,全部90例患者均为自愿参与本次试验观察并参与试验知情书。
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平均年龄等一般资料上均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统计学分析意义。
2 方法
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包括对患者进行临床健康宣教,密切观察患者情绪变化情况,必要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或给予药物治疗等。对试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增强中医舒适护理干预模式,其具体护理内容包括:环境舒适护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开展护理的过程中要保持微笑、礼貌服务,患者入院后首先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工作,告知患者疾病的基本情况,治疗措施的选择原因和大体操作方式,尽可能的解决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各类问题。随后护理人员要依据患者的疾病和具体生理表现对患者分配病房,气虚血瘀病症患者要分配到温暖的病房,肝阳暴亢、阴虚风动等实证患者则要放置在相对凉爽的病房。中医对症护理:护理人员要对依据患者的抑郁情绪具体情况和患者的具体病症对其进行中医用药护理,患者所服用的汤剂要在饭后保持温热服用。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进行穴位按摩,取患者的涌泉穴、合谷穴、极泉穴、足三里、委中穴、太阳穴等,先采用指关节进行按压后顺时针揉按,持续2min以上,1次/d。除此之外,临床还可以采用针灸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取患者印堂、百会、三阴交穴位,采用温和灸方法进行针灸,持续5min以上,间隔1d进行1次治疗,20d为一疗程。拔罐方法也是临床对患者进行中医舒适护理的方法之一,取患者俯卧位,采用闪火法对患者的膀胱经和督脉进行闪罐,直至患者皮肤潮红后开始对患者进行走罐,直至患者背部皮肤走痧,1次/d,持续治疗至少10d。依据患者的临床护理个性化需求,还可以为患者给予拔罐 ,督灸,十字灸,火龙罐,刮痧,耳穴贴压等特色中医舒适护理治疗方案。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结果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在临床护理前后的HAMD均显示患者的抑郁情绪有显著改善(P<0.05),但试验组患者在护理后的HAMD评分改善情况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对于临床护理的满意度情况也要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具体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对比详见表格一。
三、结论
舒适护理干预模式的产生是基于患者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对缩短患者疾病治疗进程,促进患者临床护理的质量提升,减少患者治疗痛楚,增强临床护理体验均具有着显著效果。对于在临床治疗期间出现抑郁倾向的患者而言,采用舒适护理干预模式更可以帮助其排解不良情绪,更好的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而中医护理干预模式采用辩证护理的方法,可以依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素质和疾病类型对患者给予有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对于患者的抑郁并发症的护理也具有着一定的护理优势。将中医护理干预模式和舒适护理干预模式联合对于临床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的抑郁并发症改善具有着更好的改善和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丛培丽,林乐琴.中医护理干预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33.
梁百慧,石溪溪,林静,陈燕.中医护理技术在舒适护理中的研究进展[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9):79-81.
杨巧丽,金旦飞,马德华,张波.舒适护理对肺癌患者综合情况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3):154-159.
黄晓丹,陈荣浩.中医舒适护理在中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07):787-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