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效果研究

2019-07-08 00:26吴丽花钱兴萍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抑郁症心理护理

吴丽花 钱兴萍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程度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各项临床症状(焦虑、抑郁)及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各项数据。结果: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前者较后者明显更优,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前者相比后者明显更优,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患者经护理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自我接纳;心理护理;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6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随近年来我国护理事业快速发展,促使护理模式渐渐转变为整体护理,更加强调心理护理作用[1]。心理护理通过护理人员在护理实践过程中,以心理学知识帮助患者解决其精神痛苦和疑难问题,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目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意义重大[2]。抑郁症患者治疗过程中受到过分关注,会使其在出院后无法正常工作及生活,最终导致患者出现继发性抑郁,甚至于自杀[3]。本次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程度的临床效果,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详细研究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以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88例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观察组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此次参与研究的两组中,观察组患者有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为23至47岁,平均年龄为(30.12±6.49)岁;对照组患者有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为22至45岁,平均年龄为(30.04±6.31)岁。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一般资料,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方案;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案,详细护理方案为:①以心理游戏、心理剧及心理故事等方法帮助患者心理成长,以此改善患者认知及外在行为,让患者更加了解自己,并从深层次反思自己人际沟通、竞争合作意识及自我等方面的认知,使自身心理品质获得提升②通过多种方式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包括对话、催眠等,并舒缓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在治疗过程中保持乐观、积极态度③定期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及报告等,给予患者正确疾病认知,详细讲解保持心理健康的措施及要点④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健康重要性,帮助患者获得家庭及社会支持。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及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数据。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相关数据使用SPSS16.0处理,同时以()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以(%)表示,并行(χ2)检验,(P<0.05)代表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改善情况 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 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 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前者较后者明显更优,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抑郁症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后,其社会角色也由健康人变为患者。患者在入院后生活环境及人际关系发生变化,部分患者无法完全适应这种变化,随之产生诸多心理问题,影响生活质量,需要给予其针对性心理护理措施[4]。心理护理能有效提高抑郁癥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健康恢复。相关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配合适当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自我认知评价、自我体验及自我表达能力[5]。心理护理还能够使患者以积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避免其自杀。自我接纳属于一种自我态度,其建立在自我评价之上。抑郁症患者自我评价及自我接纳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社会适应能力低于正常人,在出院后日常工作及生活会存在一些困难,部分患者会因这些困难出现继发性抑郁,甚至于自杀。

本次研究显示:分析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焦虑及抑郁改善情况,前者明显优于后者,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自我接纳程度改善情况,前者较后者明显更优,两组各项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不良情绪状况,提高其自我接纳程度,患者经护理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释放,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王琼.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16):249.

鲁丽丽,郑晓英.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51):86.

朱文通.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42):177.

乔元.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情绪及自我接纳的影响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18,5(33):105.

段翠兰.抑郁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自我接纳及情绪的影响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9):150,154.

猜你喜欢
抑郁症心理护理
三种抗抑郁症药物治疗伴躯体疼痛症状的抑郁症患者的对比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