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创业教育在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中的重要性及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包括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教学模式,建立专业的双师团隊,加强宣传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创业教育意识。它为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战略层面的借鉴。
【关键词】 高校创业教育 大学生 创业能力
一 前言
2017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国民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在新时期, 要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高校必须加快培养急需人才的步伐。 既是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匹配程度低这一核心问题的有效应对,更是明确了大学生创业是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趋势。因此,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已成为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 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性
据中国统计年鉴统计,2016年各大高校毕业人数达到704.2万,2017年达到735.8万,2018年高达753.3万,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创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的关键。但是,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三 当前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2002年,它是中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发展阶段。 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初步形成,创业教育政策也正式出台,但是我国各个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存在不同,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也是不同的。 因此,在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尤其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而言,还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
(一)课程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高校在创新创业课程的模块分配上,大多放在选修模块且学分较少、课程质量低, 很多高校教授的创业知识往往不够系统,未能突出主题和重点。 尚未具备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无法满足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难以适应当前的高压就业环境。
(二)师资配比不合理
教育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教师的配置,而创业教育需要专业性和创业经验丰富强的优秀教师,即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据有关统计,目前高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来自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等从事经济相关研究的专业教师,创业经验不够丰富。 上述教师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方面往往经验不足,缺乏对创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全面把握,以及课堂上传授的理论知识不够系统化, 因此,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难以调动学生的创业热情。
(三)对创业教育认识不足
很多高校大学生认为创业就是开工厂办公司,而不是将其当作一种综合能力的形成,综合素质的提升来理解。择业观念的偏差受其自身思维及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不愿从事高风险、高投入和不稳定的创业活动。
四 基于高校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加强对创业教育课程的重视,建立系统的创业课程体系,提高创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提高创业教育学分的比例,并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 一方面,由于我国各个高校对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式和目标存在不同,因此,根据各高校具体情况,分情况设立适合本校校情的创业教育课程[1]。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按照自己的能力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因此,设置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既要注重专业课与实践课程相结合,还要注重对大学生本身的关注。
(二)改进教学模式
大学生创业教育区别于创业培训,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依托高校创业教育,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相结合,开设讲座、案例研究等教学法启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开拓思维,着重对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打好理论基础,掌握创业知识,全方位培养创新型人才。
(三)建立创新创业型教师团队
专业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由本校专业性强的教授、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政府人员、培训师等担任,培养双师型教师。从学生需求的角度出发,制定完善的教师授课制度,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培训。 既能在校内教师的指导下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在校外教师的指导下学到更多实用性技能,比如商务谈判技巧[2]。
(四)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
充分利用校园宣传平台,传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创业教育。注重典型榜样的引导作用,推广先进的创业典型,从思想、行为和精神上正确引导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大学生创业意识。树立正确的自主创业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高桂娟,苏洋. 学校教育与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关系研究[J]. 复旦教育论坛,2014,12(01):24-30.
[2] 杨晓慧.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2015(01):39-44.
作者简介:王会颜(1993-),女(汉族),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河北大学,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