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学习中常见问题及对策探微

2019-07-08 03:16焦碧辉
北方文学 2019年17期
关键词:英语学习常见问题学习策略

焦碧辉

摘要:我国目前有3.5亿人对英语有一定认识,但是我国英语学习者学习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本文深入探讨了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动力问题,学习态度问题,学习情绪障碍,学习行为问题和学习方法問题等五大问题,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系列解决办法。

关键词:英语学习;常见问题;学习策略

剑桥大学出版社的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目前有3.5亿人对英语有一定认识,在中国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人,很可能比美国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还要多(有五分之一美国人在家中说的并不是英语)。尽管中国英语学习人数众多,但是学习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据雅思官方发布的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雅思A类考试成绩TOP 40中,中国总成绩5.76分,排名34,倒数第6,仅高于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五个国家。该数据表明,尽管我国英语学习者众多,但是学习效果堪忧。

一、我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学习中常见问题

关于我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蔡成龙[1]认为,成人英语学习者存在功利性动机强,学习态度不坚决,英语语言基础不扎实,学习方法混乱,语言学习心理障碍,跨文化差异影响,年龄因素七大问题;王津津[2]认为,我国英语学习者存在听说能力极为薄弱,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对英语课倦怠程度增加,英语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多年从事高校英语教学,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英语专业四级培训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法,访谈法等一系列科学手段,本人认为我国英语学习者目前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学习动力问题:主要表现为不想学,提不起劲。国内学者在研究“动机”与“动力”时,往往将这两个概念等同或者混淆。实际上,动机与动力是有区别的。动机(motivation)是所有引起,支配和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内部过程。正如学者王建利[3]所指出的,学习动力则是指“学习动机所激发的行为过程”。学习动机与学习动力两者关系密切,学习动机可以激发学习动力,学习动力是学习动机的外在表现。我国大多数英语学习者认为英语学习很重要,但是很多无法将此类“动机”转化为“动力”,因此,“不想学”“提不起劲”的英语学习现象依然较为普遍;

(二)学习态度问题:主要表现为“英语无用论”等。态度,是指个体对特定对象(人,观念,情感或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心理倾向。该心理倾向包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顾菊华[4]在其著作《英语学习行为研究》中称外语学习动机应当包含“学习态度(learning attitude)”。在英语教学学习实践中,我们发现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关系密切,两者有一定交集,但两者绝非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英语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主观评价,极大影响了其学习效果。我国部分英语学习受挫者倡导“英语无用论”,这是英语学习态度的重大问题。除此之外,国内近几年时常泛起的“英语退出高考”“英语降低高考中分值”也是此类论调的变体,本质上是“英语学习态度”的问题;

(三)学习情绪障碍:主要表现为“看到英语就烦”“讨厌英语”等。情绪障碍主要由某些心理因素,如某些精神刺激或因教育方式不当等所造成的情绪异常的表现。这种情绪异常,会使学习者感到痛苦或影响其学习的适应。此类情绪障碍,普遍多发于偏科学生以及某科目学习长期受挫的学习者。情绪障碍会严重干扰学生学习成果,使学生陷入“厌学-成绩差-更厌学”的恶性循环中;

(四)学习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想学,但不学,如不背单词,不看书,不做题等”。此类学生往往在学习态度,学习情绪上没有太大问题,但是存在学习动机不强,学习习惯不佳,学习执行力不足的问题。改变学习成果的第一前提是“学习行为”,没有“学习行为”,一切学习效果都是空谈。《晏子春秋》中说,“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踏踏实实的学习行为,才能改变学习效果;

(五)学习方法问题:主要表现为“想学,在学,但学不会”。据中国知网检索结果显示,我国学者热衷于学习策略研究,但是对于学生学习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则明显认识不足。出现该类学习问题的学生,往往表现为“死学”“蛮学”“硬学”,希望通过“题海战术”,“时长战术”改变自己的学习效果,往往不能或者不想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导致事倍功半。

二、英语学习中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国英语学习者应当如何克服,以期提高学习效果呢?

(一)设定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动机。学生在英语学习前,应反复思考“我为何要学英语?”“我的英语应学到何种水平?”这两大关键问题,教师在有条件时也应当诱导学生进行此来思考,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学习者英语学习动力产生的关键在于激发其学习动机,找准其学习“痛点”,使学生自发设置其“英语学习目标”,并主动关联其“人生目标”,从而激发学习者英语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克服英语学习中的障碍提供动力来源;

(二)端正学习态度,改变英语认知:在国内,非英语专业CET4,6级成绩,英语专业TEM4,8级成绩,已经成为就业,升学的筛选门槛。毕业时无法提供CET4,6或TEM4,8级成绩,或者成绩偏低,已经严重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就业与升学。此外,由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多数国人将来均有出境旅游的可能性,即使不出国,在国内也可能会产生使用外语的需求。因此,尽早端正学习态度,改变对英语学习的错误认知,是对学习者自己人生负责的表现,也有利于英语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寻找学习兴趣,突破情绪障碍:学习者对英语学习的情绪障碍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有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英语学习的对立情绪也不是针对英语的一切,而是有选择性的。这就为突破英语学习情绪障碍提供了突破口,比如学习者是否可以从自己不讨厌的英语方面着手,如听英语歌曲或看英语电影,强化心理暗示,用对英语某些方面的好感这一情绪,泛化到情绪对立点,经过长期积极的暗示,协同认知,观念等的改变,彻底消除情绪障碍;

(四)缩短反馈间隔,改善学习行为:知乎和果壳问答上有一个关于毅力的问题“为什么嗑瓜子可以嗑半个小时甚至一个小时以上,看书学习却不可以?”网友bebop13提出心理学名词“咸花生综合症”,即“技能简单,及时回报,成就明显”。如果英语学习过程能够被设置的“技能简单,及时回报,成就明显”,必能增加学习者英语学习的粘度,增加学习者的自信心,提高学习主动程度,提高学习者英语学习的毅力,从而大幅改善学习效果;学习者也可以通过酬式的方式,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奖惩,从而保障学习行为的改变;

(五)坚强学习意志,探索学习方法。《墨子》中说“志不强者智不达”,只有真正强烈的,发自内心深处的学习动机,才能激发百折不挠的学习意志。在此种学习意志的激励下,学习者可以产生极大的学习智慧。然而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学习者应当密切关注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探索适合自身的英语学习方法,避免闭门造车,缘木求鱼,将科学的学习方法与勤奋努力结合起来,从而大幅度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蔡成龙.成人英语学习问题及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9):153-157.

[2]王津津.关于国内英语学习问题的反思[J].戏剧之家,2018.

[3]王建利.大学生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动力的预测模型研究——基于西安石油大学13154名抽样学生的分析[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103-109.

[4]顾菊华,英语学习行为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3.

猜你喜欢
英语学习常见问题学习策略
高中生数学自主学习策略探讨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刍议农村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培养
微信对大学英语学习的辅助作用
一种使用反向学习策略的改进花粉授粉算法
基于微博的移动学习策略研究
自主学习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