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 王雪梅
摘 要 学科作文以其多样化的写作形式、灵活的教学方式繁荣了初中学生的写作生态,让学生作文在写作观念、写作内容、写作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具有很强的教育生态学意义。学科作文以其真实的生活情境、清晰的逻辑层次、理性的思考精神这个基本特征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增强了其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对学科作文开展的主要形式和教学策略应是探究的重点。
关键词 生态化写作 学科作文 特征 策略
“学科作文”是指在学科知识背景下,让学生运用写作手段描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现象,在学习中获得的新知、心得。由于学科的多样性,“学科作文”必然也是多样的、开放的,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一、生态化写作下“学科作文”的基本特征
“学科作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活动。借助学科作文,生活与知识之间、生活与学习之间开始产生联系,生活变得更富有情趣,更有理趣,而知识也开始变得灵动可感。学生学知识、用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对知识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作文就会在学科兴趣的带动下,写得更精彩。作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生态圈的交叉所产生的“边缘效应”会激发出更多的写作灵感,在最大程度上激活学生写作兴趣,产生写作冲动。学科作文的存在,让学生学习生态得到了优化,写作生态内部的各要素开始相互融合,解决了学生写作的素材、情感、思想等等问题。学科作文的基本特征如下。
1.真实的生活情境
“学科作文”倡导真实地再现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用学科知识去描述。在学科知识背景下,写作对象是真实可感的,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的现象。我们无法去虚构,也无法去篡改它的真实。
2.清晰的逻辑层次
自然科学是讲究逻辑的,学生有了自然科学的知识就可以遵循科学的逻辑法则去理解现象背后的本质,这个描述的过程就是一个从现象到本质的描述过程。
3.理性的思考精神
在我们的日常作文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写作文仅凭热情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不重视深入的理性思考。学生作文会出现思路混乱、说理浮于表面、说服力不足的问题。而学科作文学科思考的理性维度会让学生沿着一定路径,深度思考,冷静看待问题,从一开始就进入理性的思维空间,寻求具体的思考方法和路径。
二、生态化写作下“学科作文”的基本形式
1.綜合性学习写作活动
这里所说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而是带有某个学科或者几个学科特征的学习活动。如“我是谣言粉碎机”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从网络上找到一些流传广泛的谣言,利用自己所学的学科知识进行科学分析,并把分析的结果写成文章在网络上发布。这类活动要想“粉碎谣言”就必须有目的地去学习并运用学科知识,这就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科学习的兴趣。
2.角色体验主题写作活动
该写作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运用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问题分析和假设想象。我们可以在“法制与道德”课上,给学生一个法官的身份,让他们审理学校周边的水资源污染的案子。学生搜集“证据”,获取法律依据,根据相关条文进行判决,“法官”最终要写出一个符合法律的“判决书”。角色体验的主题写作活动提供了写作的素材和情境,甚至写作规范,但这些都需要学生运用自己的学科知识去思考分析才能写出一篇有价值的作文。
3.实践探究报告
实践探究报告要求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并学会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探索其背后的原因。“报告”就是学生探索发现结果的文字呈现。该写作样式需要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思考问题,并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实际上就遵循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下笔成文”的思维过程。其间还有可能需要长时间的观察,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记录、报告写作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写出最后的“探究报告”。如“食物为什么会变质”“铁为什么会生锈”等“为什么”系列实践活动能够极大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怎样用手机才会更省电”“怎样选择一款好手机”等“怎样”系列实践活动则会发挥学生的特长,使其获得成就感。生活性、实用性是“实践探究报告”类作文写作的最大亮点,能够让作文变得更“有用”,更有价值。
4.学科探究小论文
如何让学生对学科学习兴趣浓厚,能够在学科纵深学习上走得更深更远,有自己的探索发现,如何运用更专业的术语、更科学的规范、更严谨的逻辑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和发现,这就是“学科探究论文”。学生可以在自己的知识视野内进行探索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小论文”的形式不仅可以应用于自然科学学科,还可以应用于社会科学学科。例如,在初中高年级阶段学习完鲁迅的作品后,可以集中对比阅读和研究性学习,以“鲁迅的乡愁意识”“鲁迅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分析”等题目把学习的结果写成小论文。这种基本的学术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用逻辑规范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思想。而论文写作前的资料搜集、阅读、梳理等过程,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进行主题探究性的阅读,使阅读更有针对性和目标性。
三、生态化写作下“学科作文”的教学策略
1.学科联动
学科作文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教学组织上要考虑到各学科的联合教学,学科教师要相互合作,步调统一。首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学科作文既要体现作文教学的目标要求,也要考虑到其他学科的内容和主题是否适合“学科作文”的写作。教师要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与其生活联系密切的、可操作性强的课题进行“学科作文”的教学。并在写作过程中,对写作的语言、结构、形式及内容的科学性、逻辑性进行指导,并辅之以多元化、多角度的评价。
2.设置课程
多学科联动是推进学科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可以校本课程、选修课程等形式建立专门的课程,由专任教师进行授课。如“唐诗赏析”“宋词赏析”课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诗词知识结合课堂讲授的鉴赏方法进行诗词赏析的写作;建立在政治、历史、哲学等学科基础之上的“有趣的哲学”课程,可以让学生以哲学随笔的形式写出自己的哲理化思考;“花卉栽培知识”“生活中的化学”等课程,可以让学生以观察日记、实验报告的形式写出自己的探索所得。以课程形式推进学科作文教学不仅在时间、空间上保证了学生的写作,也在写作指导上保证了学生能够得到最专业教师的指导。
3.活动推进
以主题活动推进学科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展示平台上体验学习,感悟成长,增加阅历。主题活动不仅提供给学生丰富而真实的写作素材,使学生言之有物,更能让学生从课本学习的框架中跳出来,主动思考。学校可以因地制宜,挖掘本地丰富的历史、文化、教育资源,让学生就近获得丰厚的学习资源。
4.成果发表
作品的发表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果学生作文仅仅停留在教师批改阅读的阶段,那么学生的写作兴趣会受到影响。这对于作文教学课堂而言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也错失了一个鼓励学生写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机会。因此,生态化写作下,我们应鼓励学生发表作品。积极寻找发表的途径,充分运用网络社交媒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鹏,李传训.生态化写作视野下初中微作文设计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8(13).
[2] 张松祥.学科作文的教改价值与实施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06).
[3]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