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中教师资源不足的困境与破解

2019-07-08 03:52张园晓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质量

张园晓

摘   要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良方,是彻底稳定脱贫的持久保障,是锻造贫困群众造血能力的智力支持。教育扶贫离不开教师这一主体,教师是教育扶贫的支撑者。教育扶贫中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质量堪忧、流动性大、断流现象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教育扶贫事业的发展。为此,必须输送优秀人才、提高教学质量;鼓励人才回流、杜绝教师断流;实行激励政策、稳扎三尺讲台;培育师德师风,弘扬育人精神。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教师数量  教育质量  教师流动性  教师断流

一、中国特色教育扶贫的新意蕴

教育扶贫作为一项目标明确、群体针对性鲜明的教育工作,以教育的方式帮扶贫困人口,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利用贫困人口的内生性潜在动力挖掘其发展潜能,增强贫困人口的生存本领和技能,使贫困人口根本性脱贫、长效性脱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扶贫具有新的历史使命,面临新的挑战,富有新的意蕴,呈现新的特色。

1.公平性和益贫性兼顾

教育扶贫兼具公平性和益贫性的双重特征、双重责任和双重功效。首先,教育扶贫立足于贫困地区,从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学仪器配置、图书音乐美术提供等方面,对贫困地区实行优惠性政策,解决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性问题。其次,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中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基本方略,以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建档立卡等贫困人口为重点,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确瞄准教育最薄弱领域和最贫困群体,实现“人人有学上、个个有技能、家家有希望、县县有帮扶”,促进教育强民、技能富民、就业安民,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1]。

2.内生性与外源性结合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一直非常关注。扶贫初期主要采用“外部输血”的扶贫方式,忽视了贫困地区的内生性动力问题,未充分挖掘和利用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潜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教育扶贫工程不仅具有扶贫作用,更具有扶智的特殊功能,能提高贫困地区人口受教育水平,使其掌握更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其劳动技能和生存发展本领。为此,教育扶贫必须使贫困地区的内生性动力与外源性支持相结合,使二者同向发挥合力作用,才能使教育在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过程中发挥持久性的积极作用。

3.个体发展和整体发展共赢

依据国家统计数据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与贫困发生率之间成负相关性,即户主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群体,贫困发生率则相对较高。随着教育扶贫工程的深入推进,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得到普遍提高,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水平随之提高。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受教育情况较上年有所改善,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4年,比上年提高了0.1年。与此同时,2016年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8元,比上年增加823元,增长10.9%;2016年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消费7273元,比上年增长10.7%。教育扶贫使贫困个体受教育程度得到提高,生存发展能力得到提升,也使贫困人口整体因此受益,实现个体发展与整体发展相互促进。

4.政府主导与民间参与互补

教育扶貧,政府是主导,经济是依托,政策是支持,民间是补充,教师是支撑。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旨在加强老少边穷岛等边远贫困地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并推出提高师德水平、提升能力素质、拓展补充渠道、统一编制标准、职称评聘倾斜、提高生活待遇、建立荣誉制度等多项关键举措遏制贫困地区教师流失。此外,我国还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阶段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保障贫困地区学生接受教育。

教育扶贫不仅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更需要聚合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2015年以来马云公益基金会先后举办“马云乡村教师奖”,对乡村教师进行资金资助;开展“马云乡村师范生计划”选拔优秀应届师范毕业生成为乡村教师;开展“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寻找和支持中国优秀的乡村校长。2017年在黔西南州地区率先启动乡村寄宿制学校试点,计划用三年的时间建成具有标杆性的乡村寄宿制学校,并复制和推广到更多贫困乡村地区。民间参与和社会资源介入、参与到精准扶贫事业中,这将激发社会各界参与精准扶贫事业的积极性,共同推进教育扶贫事业更优更快发展。

二、教育扶贫中教师队伍的现状

1.结构性短缺,教育质量堪忧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教育扶贫地区教师任职状况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教育贫困地区教师队伍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教育扶贫地区所需教师数量与供给数量存在差额,教师供不应求;第二,教育扶贫地区男女教师比例不协调,女性教师占比较高;第三,各科目教师配比严重失衡,科目结构性配比不合理,主要以语、数、外等主课为主,缺乏音乐、美术、体育等副课和课外趣味知识;第四,教师教龄普遍较短,缺乏教育经验,整体教育质量偏低;第五,教师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接受再教育再培训机会较少,各方面素质能力有待提高。

2.以短期支教为主,教师流动性大

支教是我国政府向教育扶贫地区输送教师的途径之一,是一项支援偏远贫困地区教育资源贫瘠的乡村中小学的一项教育活动,致力于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积贫积弱的状况。目前,我国的支教主要以大学生短期支教为主,短期支教是指由某些社会机构、学校机构或学生社团组织的支教活动,此类支教活动具有一定的组织性和时限性。首先,在支教时间段的选择方面,大学生短期支教将支教时间安排在寒暑假期间,此时段正值被支教地的学生处于假期,若强制要求学生在寒暑假期间上课则是不被允许的,这导致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中能够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是有限且不确定的。其次,支教周期短,教师流动性大。支教周期满后支教者随即离开,在短暂的支教活动中虽可以帮助孩子开阔视野,传授新知,但这种影响终究是短暂的,难以对学生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3.支教的公益性减弱

首先,我们必须肯定支教是一项奉献爱心、传播知识的教育活动,公益性是其首要的根本的性质,应该把为被支教地区的学生们传播知识、助力健康成长作为首要目标。但是,近年来支教活动的公益性日益弱化,功利性日益增强,该现象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短期支教活动中。部分学校机构或学校社团仅仅是“为了支教而支教”,其中一部分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大学生为评定奖学金或荣誉称号,为丰富社会实践,为以后找工作筹备砝码等功利性的动机参加支教活动,这势必会曲解支教活动的本意,违背支教使命,不仅会伤害被支教地受教育者的感情,也会造成支教风气恶化,不利于教育扶贫工程顺利推进。

4.待遇较低,职称评定困难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教师以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到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当予以补贴”。根据对贫困地区教师工资的调查数据表明,贫困地区大多数教师的工资集中在2000~3500元,工资是教师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家庭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工资的大部分用于偿还各种贷款。教师物质生活的窘迫必然会极大挫伤工作的积极性,抑制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以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与否作为根本的甚至唯一的评价标准,将教师的教育效果量化为学业成绩。我国贫困地区的教师面临着艰苦的教育条件,在技能培训、特长发展、外语水平、论文发表等方面均不及城市教师,使其难以获得称评定职的资格,职称评定机会少且评职之路艰难长远,这不利于调动贫困地区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难以使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保持旺盛生命力和持久动力。

三、教育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不足困境的破解

1.输送优秀人才,提高教学质量

输送优秀人才到贫困地区任教,一方面,政府应为他们到贫困地区任教提供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采取特殊性激励政策鼓励他们到贫困地区任教,确保他们的工资水平不低于或应高于同类城市教师的工资水平;在职称评定方面须优先考虑,减少职称评定限制条件或适当减少职称评定规定的年限等。另一方面,应从教师的工作环境、身心健康、业余生活、工作满意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着手,努力构建使贫苦地区教师安心于本地区教育活动的保障体系和可持续发展体系。

我国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优秀大学生毕业,当前绝大多数的大学生毕业后把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作为谋职之地,这直接导致大城市人才济济,偏远贫困地区人才资源断流枯竭。为此,我们应该鼓励一批有理想、有斗志、敢拼搏、能吃苦的优秀大学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首先,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拥有满腔的热情,他们是贫困地区教师队伍的优良后备军。其次,大学生又是我国教育体系的体验者、受益者和反思者,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接受到新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这将为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带去新思想、新方式、新活力,助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

2.鼓励人才回流,杜绝教师断流

贫困落后地区有一部分人走出山村、走进城市,他们是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一方面,他们接受到先进的教育和培训,是贫困地区走出去的佼佼者,更是贫困地区的骄傲和希望;另一方面,他们又对贫困地区有深刻的认知,有独特的情怀,有反哺回报的赤心。为鼓励人才回流,必须采取全面措施以解决人才回流的后顾之忧。可从职位安排、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居住条件、配偶工作、子女教育、养老问题等方面着手,保证回流人才的工资待遇或生活条件不低于或高于当地正常水平,照顾其子女入学问题、解决其配偶工作问题等,为人才回流提供良好的环境,使其“回得来、留得住、能扎根、扎深根”。以此使贫困地区与发达地区建立良好沟通,补充贫困地区优质教师缺额,防止贫困地区教师出现断流现象。

3.实行激励政策,稳扎三尺讲台

工资是教师收入构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其劳动价值的体现,也是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物质保障,改善贫困地区教师的生存条件应首先从提高教师工资福利待遇入手。首先,建立全国统一的教师工资制度,缩小城乡教师工资收入差距,真正做到“同工同酬”;其次,提高贫困地区教师的津贴补贴标准,由国家或当地省级财政统筹统发,把教师教龄、岗位、职称、学校位置、师生比等因素纳入考核范围,并赋予这些因素相应的权重;再次,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尚不发达、信息传播较慢、教学不集中、留守儿童居多等现实情况,建议国家应划拨专项教育基金,加大对此类特殊地区特殊学校的特别政策扶持,并在此类学校实行全面的特殊津贴补助制度;最后,考虑到购房对贫困地区教师所造成的经济压力,政府应建设一批专门针对贫困地区教师的经济适用房或集资房,解决贫困地区教师住房难题。

4.培育师德师风,弘扬育人精神

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必须常抓不懈的任务之一,具有相对稳定性、长期复杂性、时代更新性。贫困地区处于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对教育的定位问题和重视程度,对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和方法途径等方面的认识缺乏。因此,培育师德师风,弘扬育人精神成为推进教育扶贫工程必不可少的关键一环。第一,要构建师德师风全方位、立体化的组织领导机制;第二,要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培训、考核、评估、检验反馈机制;第三,要建立师德师风模范引领和监督批评相结合机制;第四,要建立师德师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相互影响机制;第五,要建立师德师风风险检验评估机制。在贫困地区培育师德师风和弘扬育人精神绝非一挥而就能完成的,这不仅要依靠学校、学生、教师的努力,还需要家庭、社区、各团体组织和全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使师德师风和育人精神历久弥新,历久弥香,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教师是人才的培育者,是教育扶贫的支撑者,使贫困地区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后备军,使贫困地区每一个个体都能够获得教育、参与教育、享受教育、受益于教育、感恩教育,服务社会,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教发〔2016〕18号http://www.moe.gov.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6n/xwfb_161229/161229_sfcl/201612/t20161229_293358.html.

[2]國务院.《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3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6/08/content_9833.htm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1993-10-31.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37.htm.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教育扶贫教育质量
教育扶贫,助力精准扶贫
战略管理视角下中医药高校教育质量分析
幼儿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质量改革综述
对职业教育发展中“软实力”的思考
新时期特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机遇探析
教育扶贫视域下西部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