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中的应用探讨

2019-07-08 03:51林丽英
教育界·中旬 2019年4期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项目教学法

【摘要】“互联网+”模式的引入,为我国现代工业化进程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深入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方式,将其合理地融入网络综合布线技术型课程的教学中,实践结构化布线教学的价值。文章对项目教学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索,针对现阶段网络综合布线的教学模式提出了优化策略。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网络综合布线;计算机技术

【基金项目】本文是林丽英主持的2018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一般项目“基于技能大赛下县域中职网络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教学的探究与实践”(项目编号:GXZZJG2018B174)的研究成果之一。

智能化办公楼的建设离不开合理的线路布局和线路规划,促使局域内的信息以科学化的方法进行交互与传递。尤其是在网络综合布线的教学中,合理地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的探索,基于项目教学法的优势,促使办公楼的TCP/IPv6的基本协议能够更好地应用于网络基本构架中。因此,需要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一个集结构、规划、维护一体化模式的网络知识框架,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对推动信息化的智能型社会建设有积极意义。

一、项目教学法基本方法和重要性分析

(一)基本方法

项目教学法可以总结为“教师合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的基本模式,该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工学类和理学类课程。其核心是由于这些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项目规划和项目实践,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信息收集和实践探索[1]。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探索目标相对较为明确,且理论讲述的实践相对较少,学生可以在体验中更多地了解项目并执行项目,进而体现了“理论-实践”模式的重要价值。

(二)重要性

学生在对项目的实践操作中,能够在以个人为主体的核心性认知中深化对项目理论的认知,在实践操作中认知布线的基本流程。因此,该方法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同时,该方法改变了传统课堂氛围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帮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不足之处,也弱化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师生互动提供了良好的交流空间。所以,项目式教学全面颠覆了版书形式的理论教学,通过计算机的精准实践,让学生在自主理解中认知综合布线技术的综合理论,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性思维能力。

二、基于课程实践的项目教学法步骤阐述

在课程的具体实践中,需要融入合理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其中,具体的教学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需要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如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基本传输介质的介绍、基本布线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管理总调度系统和子调度系统的设计方法介绍的基本理论。以合理的方式进行教学拓展,最好将实践的情境选择在相关企业之中。

第二,需要引导学生对项目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包括操作中各項成本支出、水平布线的3D设计图、涉及线路规划的合同内容进行了解。让学生在实际布线基础上从基本合同出发,进行布线与调控的全阶段把控。同时,需要在操作中要求学生积极进行问题提出和问题反馈,提高学生对布线的文字内容和图片内容的了解。

第三,需要以严谨的科学设备对学生布局规划进行检查与验收,检查内容包括各元件的端接技术、φ20PVC弯管操作等方面,基于这些内容进行相应的动态管理,综合监察学生在操作中的通病,以合理的方法进行操作讲述和理论串讲。同时,需指定学生利用端口的兼容性做一定的定性实验,合理地分配项目的制定、实施、验收操作,促使学生能够进行高效自我评估。若学生在规划技术上存在问题,应基于企业的线路管理标准对实际问题进行讲述,促使学生不断吸收先进的科学操作技术。

在具体操作的评估中,教师需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估的方法,让学生逐渐掌握主体性的教学分析,进而全面感受如光纤冷接内容、热熔内容的重要性,让学生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促使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得到全面提高。当前,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了解各个元件的基本作用和使用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不仅对学生操作技术的提升有积极意义,而且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具体项目规划中进行反复观摩,将烦琐的知识体系以合理的方法进行简化,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三、应用策略

(一)设计课程,操作整合

在该课程的基本规划中,教师需要对课程和项目的可实践性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的基本流程。

首先,教师要制定一个严谨的项目需求,让学生阅读综合布线中所涉及的工程招标文件,并依据文件需求进行科学的选择。同时,学生需要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初步规划,对客户的通信要求进行办法评估,分析网络布线工程需求,特别是需要注意对传输介质的现场勘查,初步确认工程的操作流程。

其次,学生要对实际操作中使用的软件进行确认,使用AUTO CAD和Visio软件进行工程绘图。具体需要进行多人分工,对工程所使用的材料、物力、人力规划进行系统的分布,要求小组进行工程计划的系统规划。此时,需要明确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端口的设备使用情况,制定精准的统计表,宏观地调控操作的精度。同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项目调整,联动工程经理和监理人员对不科学的端口计划进行改正,保证信息模块的需求和操作模块的需求达到技术标准。另外,需要基于软件对工程中的成本规划和成本支出进行系统的分析,包括工程的人员支出、光纤的使用情况和辅助工程的成本支出,保证综合布线的标准是结合图纸规划和3D模拟视图而深入的。

再次,教师需要制定严格的验收和评估标准,要求学生对线路的端口、基本型号进行评估,保证永久链路的核心性能。同时,需要构建合理的评分标准,依据学生在实操中的工作严谨度、工程项目的操作质量进行分析,对学生操作不足的地方进行优化和改进,总结其在实际操作中的个人经验,帮助学生更快地了解布线所涉及的操作需求,进而提高学生的基本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出一定后期维护和质量监管的办法,让学生对方法进行实践,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

(二)情境创设,精准流程

教师需要选取合理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实用性的技术探索。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VR技术进行实践布线的操作讲述,让学生投身于虚拟现实的环境当中,引导学生观看综合性布线的操作方法和实践规律。其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拓展DTS1200测试设备和光纤熔接机的操作流程,制定系统的操作计划,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进行自主操作。另外,教师需要合理地筛选教学的基础资源,分析各项教学资源与工程的兼容性特点,在本质上确保实战的合理性。如介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内容时,教师需要标出工程设计规范的重点内容,以实验报告书的模式进行反馈,通过合理自我评测和自我体验,让学生了解操作标准的内容,从本质上增强学生安全生产的意识。最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项操作设备的工作原理进行探查,在项目实践中分析各项设计规范与基本规划的兼容性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得出设备安装的方法,做出实验项目的报告书。

如在工作光纤工作子系统的实践中,学生通过对操作空間进行分析与规划,发现实际操作中使用的8芯插座最为合理,此时在模拟的操作空间中进行子系统的技术连接。同时,学生需要对各个工作区域中的移动设备进行技术规划,保证传真机、计算机的设计和安全均处于合理的技术规划中。另外,需要对各房间内的子系统信号进行系统的处理,分析工作区内的交互结构,让学生在多元化的硬件表示中感受端接场的安全需求。最后,需要在总调度系统中对目标管理系统进行技术性探查,保证综合管理系统均处于科学的技术范围中,提高设计的核心精度,为学生后期综合布线操作提供技术支持。

(三)微课教学,精准操作

在项目实践中,教师可以采取微课的模式进行课程筛查,选取如“100Base-T的安装方法”进行视频制作,讲述该章节中的重点项目内容,让学生对微课视频进行反复观看。此时,教师需要提出问题:“综合水平布线系统如何进行安装?”让学生带着问题细化观看微课教程的基本内容。学生通过学习微课内容,分析自身在实际项目完成中的不足之处,从而更快地掌握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的操作方法,提高对设备的基本认知。同时,教师需要结合大多数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优化讲述,特别是其中的项目规划流程和项目操作流程。最后,教师需要依据微课教学的内容进行项目的实施,精准各项工艺的操作流程,提高综合布局的精准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技术性评估,保证各项操作的工艺精准度,提高学生的科学操作意识和操作能力。

四、结束语

在实践网络综合布线技术科目的内容中,教师需要提出合理的实际项目,引导学生利用小组讨论的办法进行组织规划和技能分析,从科学的角度深入了争多个实践问题,促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基本操作。同时,教师需要选取合理的教学设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与体会,确保学生的实际操作技术得到全面提升,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范月祺,朱壮普.高职网络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及其实践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07):147-149.

[2]张驰.网络综合布线课程一体化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职业,2018(01):86-87.

猜你喜欢
计算机技术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在PLC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
关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相关探讨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