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故事、讲故事,学人物、学做人

2019-07-08 03:50谢江峰
小学教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语言文化人物故事

谢江峰

摘要:育人先育德,将传统文化引入语文课堂浸润学生心灵,开启师生智慧,结合教材进行融汇、渗透是重要途径。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司马光》一课的教学中,通过带领学生读故事、讲故事,唤醒了中华传统故事在童年阅读生活中的记忆,将孩子的故事梦与传统优秀故事文化紧紧连接在一起;透过《司马光》一文,了解司马光一人,走近历史先贤,感悟这一类人群的美好品质,学人物,学做人;咀嚼语言文字,了解小古文的独特与奇妙,感受汉语言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传统文化;故事;人物;做人;语言文化

“纤纤小草,有根必然长青;灼灼鲜花,无根终究会败。”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华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所作的一番比喻,形象地道出了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我们国家、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我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使惊鸿一瞥,亦无法长久。”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精神是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的基石,也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

育人先育德,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开启师生智慧,这无疑对教育远离功利、回归育人初心意义重大。笔者谨以执教的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司马光》一课为例,谈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司马光》属于三年级语文上册的第8个单元,单元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围绕着这一主题选编了《司马光》、《掌声》、《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等4篇涉及古今中外的人物故事。《司马光》处在本单元的第一篇,是一篇小古文,出自《宋史 司马光传》。围绕“司马光砸缸”这一核心事件,全文仅用30个字,就清楚地介绍了司马光砸缸的原因、经过和结果,并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动作描写,用一系列动词,生动再现了一儿失足落水及司马光“持石击瓮”那一瞬间的场景,语言极富形象感、画面感。

面对“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的紧急情况,“众皆弃去”,而司马光却选择了“持石击瓮破之”。在这行为对比中,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机智的高贵品质显露了出来。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落实统编教材“语文要素”和“人文主题”双主线,如何渗透传统文化呢?结合本文的特点而言,在教学过程中引领学生领略中华传统故事的魅力、感受司马光的人物品质和中华传统语言形态——小古文的魅力是重中之重。

一、续故事梦.读故事,讲故事——由学“一篇文”迁移“一类文”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故事梦,公主梦,童话梦,英雄梦......在这些美妙的梦中,中华传统文化故事必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传统小故事》《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神话故事》《中华经典故事:民间故事》《中华成语故事》......无不承载着一个个童年的梦想。结合本文的特点及单元目标的要求,立足儿童立场,基于孩子们心中的故事梦,我将学讲故事确定为本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紧紧围绕这一前提,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必要的学习活动与学习过程,将教孩子讲故事这一教学重难点切分为三个螺旋上升的层次。第一层:根据生活经验讲故事。此时学生没有“文字感”,仅仅是基于民间流传的故事内容做经验分享。第二层: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讲故事。在借助注释、古今文对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了课文内容、感受了司马光美好的品质后,让孩子再试着讲故事。第三层:把故事讲得生动。为了让孩子们对于讲故事有直观的感受,我亲身示范,为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起了这个小故事,使他们懂得,讲故事要注意表情和语气,要展开合理想象,增添恰当的内容,将故事讲得形象而生动。学生在走进文本情境,深入理解故事内容,领悟人物品质,展开合理想象的情形下,将司马光的故事讲得更加生动活泼、引人入胜了。

《司马光》中学讲故事既让孩子们掌握了一项技能,由学“一篇文”举一反三,迁移“一类文”,了解了学习小古文的方法,同时,又激发了他们对讲故事的热情,唤醒了中华传统故事在童年美好阅读生活中的记忆,将孩子的故事梦与传统优秀故事文化紧紧连接在一起。

二、解人物情.学人物,学做人——由学“一篇文”走近“一群人”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美好的品质”,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人物美好品质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司马光富有爱心,遇事沉着冷静,敢于突破常规的特点,要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阅读中自然领悟,而不可抛开文字泛泛而谈。在引导学生感受司马光美好品质的过程中,我紧抓一个核心问题:司马光为什么能想出这样的办法?围绕这个核心问题,设置子任务帮助学生解决核心问题。任务一:想象“没水中”那个孩子在缸里的情形状态,了解当时情况的紧急。任务二:对比“众皆弃去”的其他小伙伴,思考其他人“皆弃去”的原因。任务三:思考司马光为什么选择“持石击瓮破之”的方法。将三个子任务突破、联通,司马光的人物形象与美好品质自然地就立起来了。

学习了《司马光》,学习了司马光,学做司马光,是这篇文章之后,留给孩子们的宝贵财富。为了将优秀人物品质更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在课的结束阶段,我出示:“群儿归,      ”,孩子们基于文本,从课文场景出发,发出这样的赞叹:“群兒归,赞!”“群儿归,大喜!”“群儿归,皆夸光勇!”……司马光的智、谋、勇,已深深地印在孩子们的心里。

课后,围绕司马光人物形象的认识,我又链接了相关资源,让学生再去阅读司马光的其他小故事,了解司马光的生平,全方位、立体化地去认识司马光的美与德,学人物,学做人。还可以拓展阅读古代中国有着类似美好品质的名人故事,引领学生由“一篇文”的学习走向对“一个人”,甚至“一群人”的兴趣化探究,我想,这也是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的最好方式之一。

三、烙语文印.品文字,悟语言——由学“一篇文”爱上“汉语文”

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和体现,文言文是古代通用的,蕴藏着中华民族古老而深厚的文化。因此,要想了解、传承古代文化,就有必要学习文言文,积累丰富的文言知识。

小古文就是适合儿童阅读的,浅近易懂、篇幅短小的文言文,它是文化长河的一颗珍珠,母语天地的一朵奇葩。

《司马光》正是这样一篇语言简洁却意义深远的文言文,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岁男孩的形象,带领大家行走在这凝练的语言文字描绘的历史故事中。但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初次接触文言文,新奇中又夹杂着些许陌生感,如何通过《司马光》一文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陌生、距离感,并将他们从新奇、新鲜引入喜欢、热爱,埋下一颗文字的种子,烙下一个结,是需要探索的。

课堂伊始,我先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随机用词卡贴出故事中出现的相关动词短语“在庭院里玩”“爬上水缸”“失足跌进”等,让孩子们尝试借助词卡再来说说“司马光砸缸”的故事,随之,再让孩子静心去读读文中的故事,与文字直接对话,并想一想这篇文章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在与白话文的对比中引入了文言文(小古文)的概念,孩子们觉得很新奇,很有趣,也发现了这篇不同于以往白话文的小古文的精妙之处。

随后,我再充分利用这些词卡层层递进,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首先,让学生再读课文,将表示动作的词卡放在相关人物下方,厘清不同角色关涉的活动;接着,让学生再思考,可否移动这些动词词卡的顺序,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接下来,将这些词卡移动到板书的原文处,帮助孩子理解古文与白话文在意义上的对应,并采用古今版本的文字朗读对比,孩子们再次感受到小古文言简义丰的魅力,中华语言的博大精深。最后在讲故事的实践运用中,进一步体会到古今文字不同的优势与特征。

一份词卡,重复着用,变化着用,递进着用。白话文与小古文,对比着学,并列着学,勾连着学。这一次次的操作与实践,一次次的阅读与思考,犹如在孩子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铺开了一条通道,让他们穿越时空隧道,走近历史先贤,汲取古代优秀文化的精髓,了解到汉语言的无穷魅力,在心中深深烙下了这枚语言文字印,由学习了一个故事,学习了一篇文,了解了文言文,进而爱上了汉语文,促进了孩子们对祖国传统语言文字、文化的热爱。

猜你喜欢
语言文化人物故事
基于中日语言文化对比对日语教学方法的研究
英语文学作品人名背后的语言文化分析
从“国学”看汉语言的软实力
“故事”是中国动漫的短板
中英翻译中语言文化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