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聪
摘 要: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指导意义。针对新时代和新的历史条件,习近平同志回顾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对人民力量有了新的认识。本文首先追溯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观点的理论渊源,然后对人民力量观点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其内涵可分为三个层面,包括肯定人民力量、重视党与人民的关系、人民与中国梦的实现,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科学的内涵。最后,总结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观点的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就新时期如何看待人民群众力量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关键词: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科学内涵
中圖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3-0005-02
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宗旨,体现了党始终把人民作为全党工作的重点,同时这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了“人民”一词,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群众作为执政的根基,也展现了党对人民力量的重视。
一、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观点的理论溯源
建党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人民的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在理论层面,党与时俱进,心怀人民,不断提炼总结与人民相关的新思想。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民创造历史,创造大量社会财富,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反对将英雄人物视为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因素,他批判英雄史观,坚定地支持人民史观,认为人民在缔造历史的过程中展现出最巨大的作用。相应地,历史也在推动着人民不断前进,随着历史的发展,人民群众拥有的力量也不断增加[1]287。马克思在此基础上还指出,世界上并没其他力量推动着历史的前进和社会的发展,只有人民才是一切现象发展的根本因素[1]295。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启发,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力量的思想。
列宁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的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人民的影响力,意识到无产阶级政党始终要站在人民这一边。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发展离不开人民的力量,建设无产阶级政权离不开人民,社会的持续发展也离不开人民。早在十月革命之前,在反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势力的过程中,列宁就相信人民群众是无产阶级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列宁指出无产阶级党派要有根本性的变革,要能够真正与群众保持联系[2]。习近平的人民力量观点借鉴了列宁强调的人民在政权建设中的地位,并根据中国国情进行批判性继承,人民力量观点是对列宁思想的学习、借鉴和进一步丰富。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已经成长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这与党始终相信人民、依靠人民、与人民一起努力是息息相关的。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人民力量在党的执政和发展中具有的关键性作用。他在思考中国共产党的权力是谁给的这个问题时,得出的结论是来自广大的人民群众[3]。人民群众只有在真正信任党、拥护党的时候,才会将权力交到我们党手中,背弃人民只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失去执政的权力。习近平同志吸收毛泽东思想中的精华,进一步发扬相信人民、依靠人民的信念,不断弘扬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继续在人民的支持和拥护下开启新时代的新征程。
邓小平在指导改革开放的过程中指出,党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和定位,明确自己需要发挥的作用,要主动帮助人民创造财富,寻求幸福[4]。邓小平对党员和人民的关系进行了新的概括:党员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的一部分,与广大人民具有密切联系。如果漠视人民的力量,拒绝倾听人民的声音,党的发展将会阻滞不前,甚至会遭受挫折[5]。邓小平指出了新时期党与人民的关系,他的人民观深刻地影响了习近平同志,是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观点的重要思想渊源。
二、习近平同志人民力量观点的科学内涵
(一)肯定人民的作用
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了人民在建设国家、培育先进文化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6]。中国人民在广大实践中积累无尽经验,创造无数新事物,发展了无穷的智慧,具有无与伦比的巨大力量,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认识到,中国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克服重重磨难并经过不断奋斗,才令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任务得以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因为人民紧紧遵循党的领导,紧紧跟随党的步伐,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在我国建立;今天,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人民的力量更是不容忽视。“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力量的源泉。”虽然个人的力量很小,但只要团结起来,就能够在前进的道路上跨越所有障碍。习近平同志充分信任中国人民的力量,相信这是我们党、我们国家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新时期建设国家和社会,必须获得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支持。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不断创新也离不开人民。在人民面前,共产党人不能产生傲慢的情绪,必须把人民当作老师[7]。人民群众是中国不断发展的主力军和建设者,全体党员要深刻认识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主动向人民靠拢、积极求教于群众。习近平同志一再指出,全党上下必须主动听取人民的声音,了解人民的新想法,并学习人民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经验[8]。党中央对于人民力量进行了许多思考和总结,无论曾经拥有多光荣的历史,在国家建设中取得多大的成就,共产党员都不能疏离群众、忘记群众,高居于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甚至胡作非为更是万万不可行的。
(二)探讨党与人民的关系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中国共产党继承古代“民本”思想,重视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将人民群众看作党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共产党要做到重民、爱民、惠民,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的权力。
习近平同志考察党的历史轨迹时,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党力量的源泉”[9]。党的根基就是人民群众,党和国家的改革和发展都要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与党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党只有始终紧跟人民,才能保持活力,才能顺利建设社会主义。放弃人民只能被人民抛弃,所有的事业和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习近平同志提醒全党同志,只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鞠躬尽瘁,才能把握到人民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也只有真真实实为人民谋利益,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让人民感受到生活的改善,人民才会永远支持中国共产党。
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只有做到为民所想、为民谋利,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使党得到持续的发展。习近平同志从历史角度讲述出人民群众力量与党的建设发展、国家的长治久安之间的联系。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兴衰告诉我们,只有让人民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获得人民的信任,执政者才能不断发展;一旦忽视人民,失去人民的支持,执政者就会迅速被取缔。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的力量,让人民为国家建设和党的发展添砖加瓦,国家才能富强,中国共产党才能永葆朝气与活力。
(三)论述人民与中国梦的实现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是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全体中国人民切身利益的集中体现。习近平同志准确描述出广大人民群众心中最迫切的梦想,把人民的向往作为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明确表明我们党今后工作的关键内容,要通过科学执政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自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希望沉睡的雄狮再次觉醒,重新恢复泱泱大国的气势,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屹立不倒。而人民群众的愿望,就是生活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中国,不受外侮,安居乐业,能够为各自的目标而去奋斗。个人与民族的梦想是有机结合的,实现个人的梦想必将实现民族的梦想。
可以看出,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与人民的梦想是相互兼容、相互交织的。中国梦的确立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人民的期望。每个个体的愿望集合起来,提取最广泛、最普遍的特点,凝聚最热烈、最强烈的盼望,就是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力量,党只有真正为民做事、为人民服务,才能运用好人民的力量,才能推进“中国梦”的实现。
“实现中国梦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追求者、参与者,每个人都有权利、有力量去实现各自的“中国梦”[10]。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能只靠共产党单独努力,也不能只靠共产党员独力推进,要团结全体人民紧紧围绕在党身旁,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拼搏,共同推动伟大事业的发展。只有全体人民都为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的贡献,全社会才能集结出一股坚不可摧、一往无前的力量,才能推動党和国家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人民还是党的监督者。在人民的监督下,我们党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更好地谋篇布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人民力量观点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创新党的理论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党的领导人都根据历史环境和现实情况提出新的理论指导实践,使得党能与时俱进,完成各项历史任务。十八大以来,面对新时期出现的各种挑战,党中央凭借高超的政治智慧、科学的工作方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用最新理论不断武装广大党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人民力量观点,深刻体现了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方式的决心和气魄。人民力量观点是新时期以来习近平同志针对现实国情进行深刻思考后所总结的理论,也是新一届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创新性,习近平同志重视党的理论创新,其中人民力量观点就是其突出表现之一,对人民力量与党的建设两者关系有了全新的看法和视角。二是针对性,人民力量观点凸显了人民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地位,看到了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三是系统性,人民力量观点有比较完整的体系,习近平同志从党和国家层面思考人民力量的问题,抓住了治国理政的关键和重点,理论的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逻辑联系,是一套与时俱进、严谨踏实的理论。这些特点彰显了习近平同志的人民力量观点符合当前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潮流,对增强党的先进性、党的工作重心回归到人民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二)坚持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持续执政的制胜法宝。通过总结九十多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人民具有无穷的力量,不但可以为党的不断发展提供动力,而且能够持续地监督党,改正党内的不良作风,有助于党的执政朝着更加科学、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重视人民的力量,就能更好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更好地发挥其强大价值功能,促进党内紧迫问题的解决,推进党的全面严格管理,让人民群众看到党的不断进步,主动拥护中国共产党。
落实群众路线要从每一位党员做起,要让群众路线落实到每位党员的行动中去,要加强党内思想教育,加强关于群众路线的教育和宣传,让全体党员树立正确的人民观,主动走近群众,听取群众声音,收集群众意见,学习群众经验,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这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同时,要主动向人民群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帮助人民群众了解党的路线,让人民群众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
(三)着力改善民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带领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他在报告中从教育、就业、社会保障、扶贫、健康、社会治理和国家安全这七个方面指出我们党改善民生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习近平同志指导全党要将改革带来的成果分享给人民,要不断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踏踏实实为人民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后,才能以更好的状态,在党的领导下更好地运用自身强大的力量,推动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不能让任何困难地区和困难群众掉队,要平等对待每一位老百姓,要以更强的力度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为每一位老百姓解决难题,让每一位老百姓都能享受到全面小康社会的成果。改善民生需要踏踏实实、脚踏实地,不能有马虎之心,要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让保障和改善民生成为实实在在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列宁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225.
[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581.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7.
[5]邓小平文集: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306.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7]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8]黄亦君.人民:习近平党建思想的逻辑起点[J].学习论坛.2017(4).
[9]习近平.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N].人民日报,2012-12-24.
[10]习近平.在十八届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21.
[11]钟豪.中国共产党群众观的早期探索及历史演进[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