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铁路工人的心灵简史

2019-07-08 05:24赵福武
中国铁路文艺 2019年6期
关键词:铁路工人钢轨乡愁

赵福武

初秋。江城。琴台月湖畔。

品读赵伟东的诗作,感觉清爽惬意。他刚出版的诗集《钢轨铿锵》,还散发着油墨的清香,集中收录了百余首(组)诗歌;大部分诗作以铁路为背景咏物言志,精巧、耐读,有灵性,给人以简练、凝重、深邃之感,宛如一杯好茶,味在茶内,功在茶外。

赵伟东是70后作家,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湖北荆门,很早就开始文学创作,先后出版《文化的背景》《内心的富贵》等散文随笔集。《钢轨铿锵》是赵伟东的首部诗集,按照他在《后序》中表述,这部诗集是他30年前的一个心愿实现,大部分诗歌是他在铁路工作和生活情景(情感)的缩写与再现。

诗集中,赵伟东以细腻、敏锐的感受和质朴的诗句,描述了与铁路关联的人和事,采用“一个在场者的心灵简史”的形式,叙述“低处的生活”,始终关注一线铁路工人群体,直面生存现场,呈现出强烈的底层情怀。

文学是精神的家园,跟诗结缘一如与高雅联姻。赵伟东追求文学艺术的执着近乎痴迷,他开始诗歌创作,或许是漫不经心,或是随心所欲、随机而作的心态。然而,一路写来,到目前结集出版,已近三十年的光景。时间之久,用功之深,创作一部有关铁路记忆之诗书,实不多见,很难得。由此可见,赵伟东对铁路十分热爱。正如他在诗中所云:铁路,是一生的宿命。

因为热爱,所以诗歌。赵伟东入路近30年,与铁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喜欢写铁路、写火车、写青春梦想,他写道:“我喜欢铁路/就像喜欢自然而然的事情。走在铁路上/想想与火车有关的事物/多想用诗歌覆盖。”

爱之深,意之切。一个铁路人的使命感和一个诗人的激情,促使赵伟东以诗歌的形式深情地向铁路表白:“我在铁路工作/诗歌总在心间荡漾”“我用键盘敲打诗行/一字字融进生活的肌理”“诗歌让每个字都坚挺/让所有的荣光/在汗水中流淌/将铁路之自豪/洒向诗意远方。”赵伟东对铁路的爱既深沉,又直白:“我越来越想融入铁路的每个细节/将自己变成铁路的微分子/成为一个闪亮的元素。他愿意把自己的青春、情感,甚至生命奉献给铁路,并与之‘融为一体。”

在赵伟东的艺术视野里,诗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思考与回应,是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升华。近三十年来,他在铁路基层单位工作、生活、阅读、写作,是文学点亮了他的心灯。火车、站台、钢轨等等这些铁路“具像”,在赵伟东眼里都是“美麗的风景”,充分无限生机和活力。“火车有爱不需表白/每列火车都是流动的风景。”“飘着土香的钢轨/像树根一样扎根。”

诗歌的根永远扎在当下生活,能够深入根的底部,挖掘新的东西并用诗歌的艺术表现出来,再回归生活。赵伟东的诗歌姿态是向下的,直接插入生活,抵达生活的现实。

快速发展的中国铁路,为铁路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绝的创作源泉。如果说,铁路是个文学创作的大富矿。那么,赵伟东就像一个执拗又勤奋的挖掘工,艰辛而甜蜜地开挖属于自己的那一片文学“自留地”。因为热爱,他创作了大量反映铁路一线工人工作、生活、情感的诗作,且接地气、有深度。在他心中,铁路工人也是艺术浪漫的,“每一名铁路工人/都是诗人 画家/用飞驰的画笔/展现变幻风光”。

赵伟东曾经干过养路工,十分熟悉和了解铁路工务一线职工的喜怒哀乐,他甚至对钢轨、道砟、枕木等“物件”均有着特殊的情感,“与钢铁和石砟为伍/熟悉铁道比熟悉自己的身体还要全面。”他不吝笔墨写出大量美妙的诗句,深情地赞美:“养路工的背影/带着钢轨和野花的清香。”“浑圆的青春/腱子肉在汗珠里闪动/一身好力气/一副好身材”。他将养路工形象比喻为“弹钢琴的人”:伟大的音乐诞生在劳动与汗水之间/弹钢琴的人/让火车传来美妙乐音。

亲情、乡情是诗人永远吟唱的主题。而铁路,就像一根情感的“纽带”,始终链接着赵伟东的诗意人生。无论何种题材,他都能够“娴熟”地将“铁路”无缝衔接上。如,他将铁路与“乡愁”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杂糅进诗意里,就像“滴血认亲”。在《乘着高铁回家》一诗中,他如是描述:“向着故乡/车轮与我的心贴得很近/高铁,为亲情留得时间/乡愁被一次次缩短/速度还我们以从容/我感到骄傲和自尊/一艘艘白色的长龙/一改乡愁的颜色”。又如,他描述游子思念亲人的诗句,“妈妈,我在华灯初上的北京想您/春节更想/我想将动车作为白马/拥抱您在槐树底下。”“父母在,乡愁在故乡/父母不在,乡愁在高铁上牵挂/揪紧游子的心”“烧饼圆圆/车轮飞转/回家的路上/一路光华。”

赵伟东热爱铁路一如热爱故乡,他把铁路当成了自己的故乡,热爱铁路人,一如热爱故乡的亲人;在他眼里和心里,那些整天风来雨去、朝夕相伴的铁路工人,其实与故乡的“农民”——自己的父老乡亲一样。“换砟的老人/一生在铁路拼打/面朝钢轨背朝苍天/关注天气温度和降雨。”

中国人自古有“落叶归根”的传统,对于赵伟东来说,铁路是他第二故乡。“追赶火车和太阳的孩子/一晃大了,再晃老了。/晃晃我也老了/躺在父亲身边是迟早的事情/或许躺在故乡/或许躺在钢轨的尽头。”

爱情,一直是神圣的事情,也是诗人笔下之“美妙”。在许多人看来,铁路职工的工作和生活忙碌而琐碎,似乎缺少浪漫情怀。然,赵伟东诗歌里的爱情却是“非诚勿扰”,小桥流水式的婉约情感,动人的诗句含蓄、温馨又睿智:“那一年去看你的亲人/想把你的亲人变成我的亲人/我为幸福的想法局促不安”。对待爱情,他也有过情不自禁:“快去对所爱的说爱吧/假如爱过,就别错过”。亦有难以释怀的时候:“无法不再想你/离开后常想起栀子花开。”

如今,不少诗人沉迷于自我情感不能自拔。从小我中走出,才是真正的智者,赵伟东做到了,他更多关注的是铁路人(群体)的爱情,在《三河爱情故事》一诗中,他以冷峻的笔调描述一个站长的爱情“在三河火车站,过隐姓埋名的生活/群山递过来两把钝刀/一把叫孤独/一把叫寂寞/让钢铁保持冷峻的光泽/将铁路职工雕刻成守望的石像。”“呼啸而过的列车像一把银梭/只是没把三河织进高铁生活/这个普通的高铁站长/望着娇妻泪眼婆娑。”

“诗歌是人间最美的艺术花朵”,应随时随地向“伟大时代、伟大祖国、伟大人民奉献出锦绣华章”。纵观赵伟东诗歌创作时间跨度近三十年,主旋律均是新时代、新生活的赞美和讴歌,充满正能量。他的铁路诗歌,是他对铁路生活的一种体验感受,和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铁路工人生存的关照;把深沉的心绪融入切肤的体察中,其中融涵了诗人的良知、责任、智慧、深挚的爱。他写给一线铁路工人的诗歌简单易懂,极富乐感,朴实、简洁而灵动,充满浪漫和想象,诗歌中自然平和,没有生涩的语境,没有华丽辞藻,更没有故弄玄虚朦胧,让人读来亲切自然。

一名优秀的诗人,必有一双发现真、善、美的眼睛,他的视野也应该是开阔的,能在日常平凡的事物里,不断地变化视角,发现或发掘诗意的真谛。同时,一个好的诗人,必是一个有良知、有同情怜悯之心,和思想敏锐深邃的人。作为一名铁路诗人,赵伟东除了讴歌铁路、赞美生活、抒发情怀之外,他还把诗意的触角,延伸到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追问。他较为成熟地把铁路、乡村、生活、生命、情感的基本元素杂糅在一起,使得他的创作始终在协调线性、立体等诸多方面有更深的开掘、拓展。同时,我们也能从他的诗歌作品中看见时代、生活对个人的折射、渗透、挤压。的确,赵伟东有一颗悲悯之心,他也感叹岁月的无情,人生的不易。“我们失手打碎的青春,就像一堆青花瓷碎片/无法黏合/我们分开走的道路,终生不再重逢。”

品读赵伟东的诗集《钢轨铿锵》,是不会让你失望的,它会让你如品香茗,回味无穷,也受益匪浅。

猜你喜欢
铁路工人钢轨乡愁
英铁路工人酝酿33年最大罢工
永远的乡愁
乡愁
用了72年!
九月的乡愁
“法国铁老大”罢工
钢轨焊后双中频感应加热工艺研究
回头一望是乡愁
高速铁路钢轨疲劳过程的超声非线性系数表征
国内外高速铁路钢轨性能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