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瑜
赵镜中先生在《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一文中提出这样的观点:习得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兴趣的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因而提升阅读能力比理解课文内容更重要。如何让语文课堂从课文教学走向真正的阅读教学呢?笔者尝试从做好“取舍”入手进行探索。现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迟到》一课为例,进行阐述。
一、改变传统课文教学模式
1. 舍去课文教学的固定流程。传统的课文教学通常是按照“字、词、句、段、篇”的流程来组织,在这样的教学流程中,学生是被动接受文章信息的。真正的阅读教学强调的是阅读的交互作用和理解的建构,因此,本文的教学直接从篇章入手。第一课时:梳理故事情节以及人物、事件,学会概括主要内容;聚焦父亲,品味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感悟“严中有慈”的父亲形象,探究表达方式的独特(一是详略得当,二是对话与外貌描写的精到)。第二课时:着重探究“我”的心理变化(即面对错误的态度)给读者的启示,并链接《冬阳·童年·骆驼队》《惠安馆》等《城南旧事》中其他故事的阅读,探究林海音作品“对话描写的风格”,实现以一篇带出一个作家作品、推进阅读活动的目的。这样的课时划分,是因为考虑到文中“我”的经历在很多学生身上有过,学生不觉得这有什么大错,对父亲因此的责罚同样在情感上无法理解、接纳。我们把目光先聚焦到父亲身上,感悟了父亲严厉的爱后再进行换位思考,就能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因 “感同身受” 的干扰,而导致对“面对错误”这一单元主题意义建构的受挫。
2. 舍去细枝末节的零敲碎打。有研究表明,阅读过程是读者运用“字音、字形、词组、语意、语句结构、语用”等语言线索从文本中主动建构意义的历程。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把文本看做一个整体,舍去细枝末节的零敲碎打,侧重于两大板块教学。一是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抓住主要情节”和“抓住主要人物与事件”概括故事主要内容。二是聚焦“打”和“送” 的段落,自主阅读批注,围绕“这些段落中哪些语句让你有感触?为什么要这样写?”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把字词句的学习融入理解文本的教学中,把阅读策略渗透到探究活动的指导中,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和批判力。
3. 舍去简单检索的低阶思维。检索是阅读的基础。我们课题组以叙事性文本《一个难以置信的晚上》为测试情景材料,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结果显示,五年级学生的单项检索能力较强,达到了100%。因此,本课教学舍去了简单明了的信息提取能力的训练,着重在理解运用层级中的推论、归因等能力的训练。本课教学设计了三次指向表达的探究活动(一是详写父亲的教导而略写母亲的教育的合理性探究,二是刻画父亲形象的写法探究,三是父亲“送夹袄”画面中是否该把“关心”说出口的探究 ),把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用在了中高阶思维的培养上,引导学生穿透纷繁的表象,潜入文本中,讨论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妙,提高对语言文字的评鉴能力和语用水平。
二、著力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1. 聚焦阅读能力训练。PISA所测试的“理解、运用和反思书面材料的能力”中的“反思能力”,在“检索、理解、运用、评鉴、质疑·创新”这五项阅读能力层级中主要表现为“评价鉴赏、质疑·创新”的能力,这也是高段学生重要的阅读能力目标。因此,本课教学定位为培养中高层级阅读能力。一是概括能力。概括能力是中高年级语文运用的一项重要能力,而从阅读测试结果来看,学生的概括能力存在不够简练、未能准确抓住关键词概括等问题。本课在充分预习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或提取关键的情节词,借助情节曲线概括主要内容;或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的关键词、关键字,练习概括故事,培养概括能力。二是评鉴能力。我们从改变教师的提问开始,聚焦探讨有一定思考量的问题,即高阶思维的问题。如:“为什么作者用动作、语言、神态详细写了父亲的严厉,而对于父亲瘦高的身影只有一句话?”“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这句话是不是闲笔?”等探究性问题,促使学生在角色思辨与置换体验中开启思维的闸门,参与作品的再创造,发展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
2. 渗透阅读策略学习。(1)图像法。引导学生提取关键词,找到主要人物和事件后,借助情节图和关系图来概括故事主要内容。这一环节渗透了图示法阅读策略,让概括方法一目了然,为以后学习概括复杂故事的方法打下基础。(2)联结法。这是本课主要的阅读策略。如 “我猛一转头看,是爸爸那瘦高的影子!”这句话虽然只有寥寥几笔,但是透过对父亲肖像的描写去揣度一个孩子此时的心情,联结上文读出了“我”的害怕,联结下文则读出一个孩子被无言的父爱感动着的内心的温暖,以至于化为动力天天早起。(3)对比法。对比是阅读本文的另一项重要策略。如对比父亲和母亲对“我”迟到这件事不同的管教方式,对比写父亲“打”和“送夹袄”这两部分不同的细节描写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提升评鉴的能力。
3. 采用合作探究方式。基于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根据本单元教材特点,备课团队设计了“在自读中统整感知,在探究中对比感悟”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不断经历“自读—精思—感悟—交流—碰撞—共鸣—赏读”的阅读过程,凸显在个体自主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点拨方法、习得策略、丰富体验”的群体学习模式。本课在三次探究言语表达方式的奥秘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不断强化合作角色的分工和作用,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高效合作,自主探究。学生自读前,教师没有过多地设置阅读的条条框框,只以“父亲的一‘打一‘送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请一边读,一边思考:选择一幅画面细读,在你有感受的地方做上批注”这一提示,引导学生放飞思绪,自由探究。正是这种广撒渔网的问题设计,使学生呈现多彩的个性阅读,在交流汇报的思想碰撞中收获满满。
本课教学是我们课题组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推进“基于阅读素养模型的小学四五年级阅读教学模式建构”课题研究走向纵深化的一个案例。研究中,我们深感“明确的学段目标、指向中高阶思维培养的高质量问题,行之有效的阅读策略和语用训练点,面向全体学生高效的课堂学习活动组织”是促进学生阅读素养和“语用”品质提升的关键。而此案例中直指阅读素养的“三舍三取”模型,为我们践行“真正的阅读教学”提供了有形的范式。
(作者单位:福建省晋江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