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颇
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是提升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培养社会发展能力的旅游专业。而旅游管理专业如何建设,如何提高与实际的联系,都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研究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地方经济,推进社会发展的路径总结概括为通过教育教学以及科研的手段为本地区服务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达到提高本地旅游服务行业的竞争力的目的,为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为培养专业人才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此方面的探索,为同种类型的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提供经验供其借鉴。
关键词:旅游管理专业;服务行业;教育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7年科研计划项目,“高职旅游管理专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与实践——以西航职院与陕西潼关旅游产学研基地建设”,项目编号:17XHZJZ-02。
根据当今高职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首先政府对高等职业教育提供支持和发展路径,由于社会的市场需求,对拥有职业技能的人群给予关注,这是旅游服务专业的发展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并存,高职教育也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例如对专业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设置,对市场需求的变化要拥有敏锐的嗅觉,摆脱学科型专业建设思想的束缚,主动适应外界环境,提高教育教学的总体质量,深化对教育内涵的建设,这些都是高职教育在当今社会中面临的严峻的挑战。
一、高职专业建设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与普通的高校相比,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培养人才的方向不同。高职院校侧重于培养适应地方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高职院校具有的职业性和其服务社会的性质和使命使高职院校需要根据本地经济的产业结构,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来进行自身的调整。通过合理的规划,充分发挥行业与企业在教育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行比较紧密的联系,推进地方与高职院校的融合,促使其形成相互促进最终达到共同进步良性循环格局,实现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二、旅游管理专业面对地方社会经济服务的途径
(一)、培养面对区域社会经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1.因地制宜,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就是要根据本地区的需要,立足于本土,摆脱以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教育方式,将人才培养向应用型人才方向进行转型,为地方旅游业发展培养一批对本地了解清楚,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策略是着眼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也要注重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适当的课程设置的调整,加大实践课程的比重,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的教材根据每两年一次的人才培养方案,考察同类院校的教材和本地区的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课程修订。例如提高实践课程的学分,将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改为更具实践性的教材,开设操作性强的课程。还可以邀请本地区相关的领导进行讲座,听取他们对旅游管理专业建设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和有关领导商讨旅游管理专业的发展问题。
2.就地取材,深入开展实践教学
《野外旅游资源考察》、《旅游行业调查》、《课程实习》、《旅游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教师可以鼓励甚至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对本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考察。利用考察中得出的资料整理成为丰富的旅游资源考察报告。利用这些课程让学生更为深入了解行业,能够让他们收获在平常的教学中得不到的东西。另外还可以将相关的旅游行业的领导邀请到学校,给学生们开设讲座,为学生充分了解当地的旅游行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且,还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让学生对现有问题进行思考和提供解决方案,锻炼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
(二)、专兼结合、理实交替,提高教学团队水平
根据“双百工程”对学校教师团队的建设要求,我们一方面要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通过寒暑假这些课余时间来对教师进行分批次的到与专业相关的事业单位进行学习,培养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理论知识的积累。力求培养出一批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双师”素质教师。总的来说,就是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对学校的教师进行深造,通过对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来巩固教育教学质量。挖掘企业的优秀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利用兼职教师优秀的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来对学生的操作带来积极影响。还要建立“兼职教师动态师资库” 将兼职教师融入到整个的师资队伍中去,拉进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关系,形成密切的合作伙伴。
(三)、校企深度合作,推动企业发展
学校应当坚持“校企融通,五段递进”的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过程中 ,学校和企业都应当坚持“双主体”的原则。学校和企业应当是站在同一水平线上,不应当有某一方处于劣势的局面发生。学校应当在合作之前先对校企合作的主题利益诉求以及愿景、成长性、规模、资源等因素进行综合性考虑,通过和企业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校企共建的方面有:合作培训学校、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合作开展项目开发,为学生提供项目开发的机会。这种模式既可以解决企业场地不足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学校实习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真正做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获得"产学研"相结合的多赢途径。
高职教育首先要立足于地方,高职教育要想获得长足发展,就必须要紧紧把握当地地域经济的特点,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对自身专业的设立进行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学校和企业的优劣势互补,促进学校和企业的双赢局面的形成,提高本地区高职院校学生的毕业就业率。而地方也需要高职院校硬件和软件的支持,通过这种全方位的支持促进当地经济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可持续性发展,使本地区的旅游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谷静;朱凌玲.新常态下旅游职业院校科研服务区域行业发展的路径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1)
[2] 彭瑞娟; 郭庆凤; 满孝平.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群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济宁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9)
[3] 杨秀珍;全意.张家界区域经济与高职旅游专业的互促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03)
作者简介:
王 颇(1983.5-),男,陕西商州人,西安航空职業技术学院党政办工作,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等方面研究,硕士,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