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7-08 03:17谢瑞平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5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康复效果神经内科

谢瑞平

【摘要】 目的 研究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4例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2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 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满意率、自理能力恢复率。结果 A组十分满意27例、满意8例、不满意7例, 护理满意率为83.33%;B组十分满意34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率为97.62%;B组护理满意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自理能力完全恢复25例、部分恢复9例、没有恢复8例, 自理能力恢复率为80.95%;B组自理能力完全恢复32例、部分恢复8例、没有恢复2例, 自理能力恢复率为95.24%;B组自理能力恢复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結论 对于神经内科门诊中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优质护理, 可以促进其自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并增强其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 可推广。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优质护理;神经内科;康复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9.081

在神经内科中, 脑血管疾病患者病情高危, 且进展十分迅速, 所以这类患者的预后无法得到保障。因此, 临床中应对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更为高效且科学的护理方法, 辅助患者提升其生活质量, 并最大限度地保障其预后[1]。本文主要对比与分析了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对于神经内科门诊中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4例脑血管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A组和B组, 各42例。A组中, 男33例、女9例;年龄41~65岁, 平均年龄(53.00±10.58)岁。B组中, 男34例、女8例;年龄42~66岁, 平均年龄(54.00±11.3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1. 2. 1 A组 对患者施予常规护理:医护人员要在门诊中热情地接待患者, 并辅助其至有关的科室进行就诊;医护人员要答复患者与其亲属所提出的质疑, 并把握患者用药与恢复等相关情况, 如果产生了异常, 要立即进行解决;医护人员要辅助患者科学地开展康复锻炼;医护人员要告诉患者下一次进行就诊的明确时间。

1. 2. 2 B组 在A组基础上对患者施予优质护理, 具体方法如下。

1. 2. 2. 1 人性化护理 ①基础干预:患者在住院后, 医护人员要马上给予其清洁且舒适的住院条件与环境, 并在其住院的8 h内, 辅助患者开展清洁身体、换置被单、修剪指甲等基础干预, 使患者能够体会到更多的亲和与温馨, 辅助减退其惧怕感与焦躁感, 进而提升其对护理与治疗的依从程度。②心理开导:脑血管疾病患者大多会产生焦躁、惧怕等各类负性心理, 无法促进其尽早得到康复。为此, 医护人员要多激励与抚慰患者, 并告诉其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预后、注意事项等, 提升其对抗疾病的自信心, 主动联合医护人员开展护理与治疗。

1. 2. 2. 2 健康宣教 医护人员应借助已经痊愈的病案、小型视频、宣教册子等相关方法对患者解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机制、护理方法等, 并向患者展示这类疾病成功痊愈的案例, 让患者能够抱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应对疾病, 尽早得到恢复。

1. 2. 2. 3 功能康复干预 对于神经内科患者尤其是脑血管疾病患者而言, 其大多会伴有一定程度的功能、肢体等方面的障碍, 部分患者甚至会残余较重的后遗症。为此, 医护人员应依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辅助其开展更具针对性与科学性的功能锻炼, 如对于产生功能障碍的位置开展按摩、迈步锻炼等, 辅助患者进行步行、站立等相关锻炼, 并引导患者加入到各类运动中, 辅助其肢体功能尽早得到康复。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护理满意率 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 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总分100分, 十分满意:80~100分, 满意:60~79分, 不满意:0~59分。护理满意率=十分满意率+满意率。

1. 3. 2 自理能力恢复率 评估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 分为完全恢复、部分恢复、没有恢复3个等级, 完全恢复:各临床表现与症状十分稳定, 生活可以自理, 没有产生其余并发症;部分恢复:各临床表现与症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可以开展较为简单的运动;没有恢复:各临床表现与症状并未得到改善, 甚至是有所加剧。自理能力恢复率=完全恢复率+部分恢复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护理满意率比较 A组十分满意27例、满意8例、不满意7例, 护理满意率为83.33%;B组十分满意34例、满意7例、不满意1例, 护理满意率为97.62%;B组护理满意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自理能力恢复率比较 A组自理能力完全恢复25例、部分恢复9例、没有恢复8例, 自理能力恢复率为80.95%;B组自理能力完全恢复32例、部分恢复8例、没有恢复2例, 自理能力恢复率为95.24%;B组自理能力恢复率高于A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在神经内科中是十分普遍的疾病, 患者大多病情高危, 且并发症多, 患病后会十分快速地产生神经功能受损、瘫痪等相关问题[2]。为此, 对患者施予专业且总体的护理对策, 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关键。

近几年, 优质护理在临床中得到了大量的运用, 其对比常规护理而言, 有以下优点。①增强心理开导, 可以提升患者及其亲属的主动性, 使患者在恢复期间可以维持十分平稳的心理状态, 主动联合医护人员实施各类恢复计划, 得到更为理想的恢复效果[3]。②给予患者及其亲属更为总体的健康宣讲与恢复引导:健康宣讲可引导患者及其亲属把握怎样防范并发症, 并知晓怎样观察药品所引发的不良反应;在就诊期间, 引导亲属辅助患者开展按摩, 提升局部血液循環;依据患者自身的情况, 引导其开展适宜的训练, 提升免疫能力;对于进食方面, 在手术结束后, 患者应多吃部分清淡的食品, 辅助消化, 促进恢复[4]。③可以持续地提升护理的质量与水平, 优质护理将患者当作核心, 在开展各基础护理的前提之下, 把各护理工作加以贯彻, 增强对医护人员各类能力开展教育与培训, 提升其护理质量与水平[5-12]。

本研究结果显示, B组护理满意率为97.62%高于A组的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自理能力恢复率为95.24%高于A组的80.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对神经内科门诊中脑血管疾病患者运用优质护理, 可以促进其自理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提升, 并增强其对护理的总体满意率, 可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琪娜, 纪蓉, 阮海玲, 等.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国医药导报, 2015, 12(35):123-126.

[2] 方英, 戴莉敏, 刘媛, 等. 2型糖尿病合并脑血管疾病病人足部危险因素筛查及护理现状分析. 护理研究, 2016, 30(2B):560-563.

[3] 马艳华, 马晓红, 张拥波. 专职化分层护理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急救效果的影响. 西部医学, 2015, 27(11):1734-1736.

[4] 金红燕, 吕文儿, 金宠玲.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脊柱压缩性骨折后腹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6, 16(2):163-165.

[5] 徐辉, 陈宏尊, 崔正华, 等. 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干预措施.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6, 26(7):1575-1577.

[6] 王世玲, 杨文欣, 孙淑英.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6, 3(9):86-87.

[7] 郭然.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4):244.

[8] 陈瑶, 杨晓蓉, 付梅.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门诊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华西医学, 2015(11):2149-2151.

[9] 耿莉, 冯海霞, 门丽娟, 等.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脑血管疾病)护理中的实践及效果. 内蒙古中医药, 2015(9):136.

[10] 曲东娟. 优质护理在脑血管疾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中外健康文摘, 2012(39):283-284.

[11] 杨富桃.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和效果. 今日健康, 2016, 15(9):245.

[12] 张宜淑. 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5, 5(5):298-299.

[收稿日期:2019-02-18]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康复效果神经内科
神经内科护理中脑卒中康复护理体会
神经内科患者焦虑与抑郁症状的临床观察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全程护理对鼻内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满意度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解锁精神病患者康复效果的观察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疼痛控制护理有效促进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评价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整体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理状态及康复效果的影响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