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明霞
【摘要】 目的:探讨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选取在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2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分析护理质量及患者和急诊科工作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比参照组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更高,患者和急诊科工作人员满意度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护理管理模式护理质量更高,满意度更好,对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有更好的影响,可以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急诊科; 护理管理; PDCA; 护理质量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5.08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5-0-02
急诊科是代表医院整体形象的科室,是一个医院的窗口,主要工作是应对紧急发生事件,并对患者进行分流分诊的重要科室,其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医护关系和医患关系[1]。由于急诊科患者类型多,流动大,因此护理难度也更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护理时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技术的全面性[2]。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全新的专业的管理模式,PDCA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专家提出的,全面专业的管理方法。本研究将急诊科工作的医护人员62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研究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护理的满意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工作的护理人员62人,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31人,研究组护理人员年龄18~40岁,
平均(26.19±5.07)岁,男3人,女28人,在院工作时间
1~5年,平均工作(2.48±1.01)年,受教育程度本科18例,大专9例,专业护校4例;参照组护理人员年龄18~45岁,平均(30.26±6.12)岁,男4人,女27人,在院工作时间1~6年,平均(3.02±1.41)年,受教育程度本科13例,大专11例,专业护校7例,两组人员性别、工作时间、受教育程度及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试验护理人员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管理方法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护理人员要按照医院内部的要求进行专业学习、操作技能培训及相关考核,并且根据急诊科工作要求所需对护理人员进行工作安排,同时培训急诊科常规的抢救程序和护理工作,以及安全管理和注意事项等[3]。
研究组采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参照组的基础上,进行PDCA护理管理,包括P(Plan)计划阶段:根据急诊科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标准,包括安全标准、管理标准及基础护理标准等,制定护理人员抢救相关标准,包括,抢救设备管理、抢救药品及抢救危重患者管理标准等;明确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结合急诊特点分工明确,工作落实到个人,排班要求新老搭配,强弱搭配;制定工作流程、输液流程、急诊流程及抢救流程;建立完善的交接班制度,以及巡房制度。D(Do)实施阶段:根据不同员工的特点,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对员工的工作专业技能、操作技能及沟通技能进行培训,在不耽误工作和员工休息的前提下每天进行1~2 h的培训学习,可以利用清晨和夜间休息时间进行,培训也包括药物使用方法和副作用注意事项,以及应对方法、抢救设备的使用、突发事件应对处理方法,鼓励工作人员提高自己的学历继续进修;合理搭配值班人员,及时补充抢救药品和消耗品,对急诊科仪器进行日常维护,熟悉各个药品和仪器的位置,对于标签相似容易弄混的药品贴上区分标记,以便及时准确使用;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告知患病注意事项及用药注意事项,按时查房及时记录各个患者每天的生命体征,如遇突发情况及时处理;注重个人卫生及环境卫生,定时检查清理病房,开窗换气,保持病房的卫生干净和空气清新。C(Check)检查阶段:对每个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定时检查,以试卷考试、操作考试和口头考试三种形式进行,以现场评分的形式,对不合格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措施,并现场及时修正,主要目的是让工作人员记住所有要点,并且检查个人及环境卫生,以及设备维护抽查,对出现的问题早发现早处理,并且及时进行改进和补充,减少医患关系矛盾的发生。A(Action)处理阶段:每月要组织员工进行组会,汇报当月的所有问题,并进行讨论解决,统计出共性问题,再次进行培训,调整不合理的护理流程,平衡合理的运行每一个阶段,确保工作顺利进行,也确保医护关系和医患关系的良好状态[4]。
1.3 观察指标
对护理质量包括:护理专业技能、个人及环境卫生、实践操作技能、护理工作日志书写及病区管理等进行评分,每项满分皆为100分,70分以上为合格,统计各项合格人员及全部合格人员[5]。对患者和急诊科工作人员进行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调查表格,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护理技能及护理质量等临床护理内容进行客观评价,评价等级划分为非常满意(100~80分)、一般满意(79~60分)及不满意(59分以下)。总满意=非常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质量比较
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护理质量,研究组五項全部合格比例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比较参照组和研究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100%,没有患者和医生不满意本次的护理,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19%,对本次研究的8人护理情况不满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诊科是一个复杂的科室,由于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患病不同程度,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专业的全面性,并且护理科人员流动较大,人员素质的不同,急诊科也是最易发生医患纠纷的科室[6]。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不再只是治病救人,而是高端的服务,急诊科就是医院内最为重要的科室,在医院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个医院的窗口科室,是一个医院的形象。如何提高患者及医生的满意度和如何提高护理质量,降低纠纷的发生概率,维护医院的形象,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是当前需解决的重要问题[7]。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无法全面地进行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患者及急诊科的要求,而PDCA护理管理模式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PDCA四个环节计划、实施、检查及处理阶段环环相扣,紧密联系[8]。首先从提高个人专业水平和操作水平等入手,个人小循环组成科室大循环,使每个人都参与到管理中,总结不足并且相互学习检查,提高护理质量和工作质量,使护理流程具有实用性和科学性,更人性化,从而推动整个护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提高护理满意度[9]。
本次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证明该方法护理满意度100%,显著优于参照组的74.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总合格率为83.87%,也优于参照组的5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为PDCA护理管理模式是从4方面入手,对不同的护理人员制定不同的护理计划,具有提高护理效率,增强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减少护理风险等优势[10]。通过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和准则,保障了护理工作的执行流畅程度,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操作技能及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和与人沟通的能力[11]。由于急诊患者的心理压力较大,容易出现负面情绪,所以良好的沟通方法不仅能够减少纠纷的发生,也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和治疗效果[12]。PDCA护理管理模式从个人到小组,到整个急诊科全面配合,秉承着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的理念,提高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意识,以及有效的工作方式,完成每日的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质量,完善医患和医护关系。
综上所述,PDCA护理管理模式的方法效果明显,提高患者和急诊科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和医护关系,提高医院的整体形象,降低纠纷发生率,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玉琴,杨燕清,陈小芬,等.PDCA循环模式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2014(12):1975.
[2]白召婵,王卫华.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3,11(34):3234.
[3]吕文梅.PDCA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4):54-55,58.
[4]周桂芝.PDCA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62-164.
[5]杨艳,鲍益华.PDCA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急救中的应用及有效性分析[J].吉林医学,2015,36(18):4202-4203.
[6]曾文.PDCA在急诊护理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7):1808.
[7]宋丹,孙秋华.PDCA循环法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进展[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3,9(6):147.
[8]黄雪梅.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4):3213-3214.
[9]李仙娇,郭君怡,胡晓,等.PDCA循环在急诊科护士交接班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5):135-136,139.
[10]唐永仙,李悦.PDCA循环在急诊护理质量管理中应用的价值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0):117-118.
[11]吕晓芬,徐慧红,吴春羚.PDCA循環在门急诊输液患儿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23):154-155.
[12]杨学军.PDCA质量环在提高护理安全管理水平中的作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1):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