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丽花 罗雪君 闫立杰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妇科,广东 深圳 518103
女性生育期较为多发的病症之一就是子宫肌瘤,肌瘤的体积会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而增大[1]。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白带增多、腹部包块以及月经增多等。子宫肌瘤的形成有着比较复杂的病因,不仅同患者的性激素生长有关,同时与其体内的细胞突变也有着密切的联系[2]。临床中对于子宫肌瘤的治疗普遍应用手术方式切除其体内肿瘤。大多数患者围术期易表现出焦虑、担忧等负面情绪,同时存在引发并发症的风险,因此,需要格外重视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以便保证患者的预后恢复效果。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建立规范化的护理流程来指导护理人员开展的护理工作,将其应用于子宫肌瘤手术围术期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更快速的康复,优化手术治疗效果[3]。鉴于此,本院为进一步明确该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效果,特进行了此次对比研究,报道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2月收治的92例实施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其中参照患者年龄24~64岁,平均年龄为(44.85±6.62)岁;肌瘤平均直径为(3.9±0.6)cm。研究组患者年龄23~63岁,平均年龄为(44.71±6.25)岁;肌瘤平均直径为(3.8±0.9)cm。两组上述基线资料的对比上未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1)经B超诊断确诊为子宫肌瘤;(2)所有患者皆签署了知情同意书;(3)经由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4)所有患者皆神志清醒。排除标准:(1)伴有高血压病患者;(2)伴有代谢性及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患者;(3)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4)有药物滥用史患者;(5)有手术禁忌症患者。
1.2.1 参照组 该组患者围术期予以传统常规护理措施,主要为手术耐受性评估、饮食护理以及体位指导等。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围术期则应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入院第一天,构建包括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在内的临床路径小组,待患者入院后,将医院注意事项、医护团队信息以及医疗环境等信息详细告知患者。全面评估患者病情并对其进行健康教育,使其在充分了解相关疾病知识的基础上,明确各项检查措施和术中注意事项,充分做好术前心理准备,预防其出现恐慌、焦虑等不良心理;(2)手术前一天,将一切准备工作处理好,充分向患者说明术前肠道及阴道准备措施以及手术过程、麻醉、皮试等流程,同时嘱其术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3)手术当天,护理人员清晨协助患者进行灌肠,引导其以正确体位接受手术,全麻后对其各项生命体征加以严密监测。完成手术后护理人员需第一时间将手术成功与否、持续时间以及用药方式等告知患者,嘱其以恰当的体位休息[4]。另外,需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做出科学的评估,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4)手术后,密切监测其各项生命体征、精神状态、全身一般状况,拔除导尿管后对其小便情况加以询问,要求其严格按照制定好的运动和饮食计划执行[5]。(5)出院当天,待患者出院后,将记录、表格等相关临床路径信息存档或录入到电子系统,临床路径小组要针对临床路径进行定期的分析和探讨,完善其中不合理的地方,并对此进行循环验证[6]。然后修订临床路径文本,以便实施在下一个循环中。
1.3.1 采用满意度调查表评估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总例数-不满意例数)/总例数×100%=总体满意度[7]。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表2 两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对比(
表2 两组术后各项恢复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初次下床时间(h) 首次排气时间(h) 住院时间(d)研究组 46 16.7±0.6 38.7±1.3 9.5±0.9参照组 46 21.4±1.3 48.2±2.9 11.3±0.7 t值 - 22.264 20.274 10.707 P值 - 0.000 0.000 0.000
1.3.2 详细记录两组术后初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加以比较。
此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采用(%)表示,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与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4.78%、97.83%,参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详见表1。
研究组术后初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皆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致使患者出现子宫肌瘤的原因主要是子宫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其中存在少量的作为支持组织的纤维结缔组织,顾又被称为子宫平滑肌瘤[8]。周期性出血是子宫肌瘤最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患者发病后会对其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心理健康而促使病情恶化[9]。鉴于此,围手术期对患者开展科学合理的护理对于保证治疗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临床路径是一种更为科学化的护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为系统化的护理服务。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促使医疗以及护理行为进一步的规范化,严格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执行护理操作,还有助于协调不同科室之间的工作,提升默契度。同时使患者及其家属对时间安排、治疗措施以及护理计划一目了然,深化护患交流,从而更加高效的配合手术治疗及后期的康复护理工作,优化治疗效果[10]。另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将路径的详细内容以及具体实施方法讲解给患者,使患者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哪个时间段应该享受到何种护理服务,引导并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使患者的知情权得到满足的基础上促进医患关系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从而使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所提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4.78%)低于研究组(9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初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6.7±0.6)h、(38.7±1.3)h、(9.5±0.9)d,参照组分别为(21.4±1.3)h、(48.2±2.9)h、(11.3±0.7)d,研究组上述各指标皆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应用临床路径模式,能够加速患者的恢复速度,促使其提前出院,为其节省更多的医疗成本[11]。原因在于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需要护理人员入院前为患者介绍医院的详细情况,以消除其陌生感;综合评估其身体状况和病情,以制定更为详细的护理措施;术中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并同医师认真配合,能够减少手术风险;术后对其实施全面照护,包括体位指导、用药方式指导以及膳食计划的制定等,促进患者伤口更快的愈合[12-13]。整理护理档案能够进一步优化护理措施,以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将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可取得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