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 213000)
作者冯季勇所理解的圈,并非我们通常理解的圈,而是借圈的形式来比喻人生,抒发对于人生的思考。冯季勇眼中的人生,如同圈一样,是一种不断进步与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是一种不断追求、不断进步的人生,是从一个起点开始追求探索,在成功与失败中不断地循环往复,既有享受成功的喜悦,也有尝试失败的痛苦滋味,也有为了摆脱痛苦的深刻反省与思索,一切重新振作后又到达一个新的起点,继续进行无止境追求的过程。这就是人生,是不断经历挫折困苦的磨练,不断坚定意志信念的过程。“圆”与“圈”不同,圆是从一处出发,纵使经历千山万水,但最终要回到出发的地方才能结束,过程可能曲折漫长,但结局从开始时已经注定,缺少了一些悬念与可能。而圈可以是平面内由无数个圆组成,是不断循环的圆,可以是平面内由内向外不断扩张不断变大的圆,也可以是空间中无限螺旋式上升的圆……圈,有一种无尽的、无止境的概念,有一种没有终点、没有限定的概念。正如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种无止境的循环往复中不断进步,不断上升的一个过程。基于作者对圈的这种理解,也是对主题圈的一种呼应,作者限定采用了回旋曲式的结构进行写作。
乐曲的整体结构如下图所示:
主要主题至少呈现三次,在主题中穿插不同性格的两个插部。表现出人生旅途中不断经历失败与成功的循环往复。
整首作品,描述的是现代人在生活中,在人生道路上不断追求进步,追求成功而经历种种坎坷、不断积累人生经验、历练自己的一种映射,是每个人都必须去经历的一种来源于生活的共鸣。引子,是对主题的引入,表达的是对未来人生道路的坚定信念。主题A段所表达的,是人生中开始进行无休止追求的一个起点,充满着自信与坚毅的力量。B段展现的是一个不断攀爬前进的过程,虽然过程很艰辛,但这也是为了取得成功必须付出的代价。而后又回到主题A1,代表了尝试成功的滋味后,继续进行无休止的追求的过程。C段,是经历了坎坷与失败的痛苦之感后,对失败的思考与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之后又回到主题A2,整理好自己,站在新的起点重新出发,勇敢前行,继续进行无止境的追求。整首作品所讲述的,是一个人生的巡回,是现代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层次思考,是与现代人审美取向非常相投的,与现代人的生活所相符的一种情感的深层抒发。
该作品与传统扬琴作品相比较,在演奏技法方面有了一定的拓展延伸。此曲很好地利用扬琴自身的特性,在基于传统作曲技法的基础上,汲取西方作曲技术的养分,对《圈》这首曲目进行创作。笔者认为,优秀作品的创作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乐器的发展,一种乐器是否拥有大量优秀的作品,是衡量这一乐器发展水平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此首作品很好地利用了扬琴的宽广音域,在作品中以传统演奏技法为基础,不断进行演奏技法的拓展延伸,正因为这种写作,也推动了这件乐器的不断发展与进步。
1.作者利用扬琴宽广性的这一特点,在写作中运用了跨音区的琶音写法以及跨越了三个半八度的大跳写法。
见谱例1:
《圈》这首作品中所运用的跨越了三个半八度音区的大跳写法,在传统曲目中可以说出现的频率较少,作者在本曲中大胆运用,在连续的大跳中又参插着不同音区同音的交替演奏,胜似多次再现主题意境——“圈”,一直在一个上升而又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不断地接近成功的彼岸。作者分别在主题A、主题A2中运用了跨越了三个半八度的跨音区大跳演奏,从全曲的结构来看,起到了首尾呼应的效果,而在旋律的进行中,都是旋律音向上进行后起到一个推动的作用到达本主题的情绪高点,主题A中,在一小节八度双音演奏后将旋律推向了本主题的大跳演奏,在到达情绪的高点后旋律继续向下进行直至恢复平静。而主题A2的大跳演奏出现于全曲的结束部分,在旋律音不断向上进行的大跳演奏后推向了干脆有力的情绪最高点——四个双音,最后呼应开头,以两个A音结束全曲。这些跨音区的大跳演奏,既为全曲增添了更丰富的情感色彩,又为演奏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此段旋律的演奏对演奏者的基本功有着很高的要求,想要快速而又准确地演奏好这几个音,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练和积累的。
此种写作手法更好地诠释了现代扬琴音乐作品风格的魅力,独特而又富有生机。这种跨音区的大跳演奏,对于演奏者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在左右手快速交替演奏以及进行大跨度跳跃演奏的前提下,既要保证音位及音准,更要保证音质的饱满度和旋律音的颗粒清晰度,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是否扎实,以及对此种扬琴演奏技法掌握的成熟度是个极大的考验。
2.利用扬琴颗粒性强的这一特性,在写作中运用了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移调分解和弦进行。
见谱例2:
此段旋律的演奏,对演奏者的基本功要求很高,双手移动速度极快,在移动演奏的同时还需注意旋律的强弱起伏,在双手快速移动演奏的前提下还要保证击弦的准确性、颗粒性以及音质的饱满扎实程度。本段描绘的是一个不断攀爬的过程,路途中充满困苦与艰险。人的一生,也像这段跳动的音符一样,强强弱弱、起起伏伏,时而顺境、时而逆境。人生没有千篇一律,更不可能一帆风顺,跌宕起伏、波澜壮阔才是人生的真实写照,正是这万般的变化、曲折才谱写出了人生的华美与多姿多彩,更彰显了人性的不屈与桀骜。
3.利用扬琴本身的音位排列(即横向四度,纵向二度),在主题A的左手旋律声部中采用了连续循环的“纯四度”进行。
4.利用扬琴左右全能的复声特性(即具有多个声部的特性),在节奏上采用了不规则重音的写法,使得左右手的重音不统一,相互错落,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而又生机勃勃的追求精神。
5.传统曲目中的琶音一般多为以四个音为一组出现的三度或四度叠置和弦,给人感觉“中规中矩”,富有中国民族色彩。而本首曲目中,作者加入了跨音区的琶音写法,不再是以四个音为一组出现的三度或四度叠置和弦,有以四个、五个、六个甚至是七个音组成的琶音,并且琶音音程跨度跳跃大,更能充分地表达乐曲的情感,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苦涩之感。这种写作手法与演奏技法的拓展延伸也很好地展现了现代音乐作品张扬的风格与丰富的表现力,是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前提下,对古典乐器和演奏技法的不断地发展,不断地跟紧时代的步伐。
本曲中的跨音区琶音,音程跨度最大的已跨越了十四度,而琶音跨越最大的,已经跨越了三个半八度的音区。作者将琶音中的音程跨度加大,是对扬琴传统演奏技法的拓展与延伸,这对于演奏者的基本功扎实程度和击弦音位的准确度、音位把握的精准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当下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扬琴作品也在跟随时代的步伐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演奏者则需要在掌握好扬琴的基本演奏技法的前提下,学会掌握扬琴新作品中延伸出的演奏技法,以满足当代扬琴作品发展的需要。
笔者认为《圈》这首作品给予演奏者印象较深刻的地方应该在于它的大跨度跳跃演奏,也就是跨音区的大跳演奏。作者利用扬琴音域宽广的特点,最大限度的将扬琴的这一特色展现了出来,同时这也是对演奏者演奏技术的一项考验。跨越了三个半八度的音区,运用坚定的节奏型以及准确干净而有力的音质将旋律推向高潮,笔者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大胆的尝试,也是非常成功的一次尝试。传统曲目就像普通人的生活一样,规律、平凡、节奏感强。而现代作品,则是一种疯狂而又大胆的尝试,特别、自由、富有动感,但又不失平凡的美丽和珍贵。现代作品的创作,正是于传统作品的基础之上,吸收传统作品之精华,汲取西方作品及现代风格之养分,结合乐器本身的特色及魅力,才得以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意境呈现出来。
每一部作品,都会有它自己所要表达的情感,有它自己想要讲述的故事,都是有温度、有思想、有内涵的旋律。而作为演奏者来说,需要对曲目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与表达,有更高要求、更细腻的处理与歌唱。一部优秀的音乐作品,当然离不开演奏者真正心灵的歌唱与呈现,也需要利用乐器的特性来更好地诠释音乐作品,展现作曲者的所思所想,所悟所感。
人的一生,总是起起落落,是一种失败与成功的循环往复。但是这自始至终都是螺旋式上升的一个过程,正如中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季羡林先生所说,“我相信,不管还要经过多少曲折与艰险,不管还要经历多少时间,人类总会越变越好。”1人生,就像一段旅程,经过一个地方,踏过一座高山,越过一条大河,一步一个脚印,总是从一个起点迈向一个终点,然后这里成为另一个新的起点,在失败后反思没有取得成功的原因,不断地勉励自己后重新出发,就是走向成功道路的一个新起点,新方向。曲折的人生,虽然不一定是成功的人生,但一定是精彩的人生。
冯季勇老师曾在他发表的文章中提到:“音乐作为一门艺术,以附于其中的精神内涵为本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乐音的组合形式。音乐情感不同于日常情感,不是属于某一个人的具体情感,而是一种观念化的、抽象的、人类共有的普遍情感,是抽离了具体内容的,形式化了的普遍的情感。”2冯老师的作品,正如他所说,不仅仅与情感密切相关,更是情感的表现。2000年时,中国的音乐艺术已经进入了一个多元化的时代,绚丽多彩,百家争鸣。随着当代音乐作品的不断深入,它的音乐表现又与现代人的审美取向相投,因此当代音乐作品不断盛行,且表现形式日趋多样,这对于音乐艺术以及乐器的发展来说是非常有益的。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圈》的音乐创作,以中国传统音乐形式作为根基,加入了西方传统功能和声素材,在旋律连接上更突显了音乐的色彩性。本作品的写作以汉民族的五声音阶为基准,对其中的三音列进行展开与发展,以此来开始创作。作者在清楚了解扬琴个性特征的前提下,更好地运用与发挥了扬琴音域的宽广性及左右全能的个性特征,在乐曲中不断加入以传统曲目的演奏技法为基础发展延伸的创作手法与演奏技法,使得演奏者在掌握好扬琴传统演奏技法的同时,更要学习好扬琴新作品中所延伸出的演奏技法,以不断拓展现代音乐作品发展内容和满足情感表达的需要。
注释:
1.转引自季羡林:人生的意义与价值。选自《季羡林谈人生》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世纪行,2006年12期.
1.转引自冯季勇:《音乐与情感》,中国知网独家出版刊物“小说评论”,2011年S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