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玲 雷利 雷雨晴
摘 要:公共区角活动作为幼儿园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的身心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公共区角活动是幼儿的自主活动,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促进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也以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丰富的操作材料、自主的学习方式,有效的弥补了幼儿园集体教学的局限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区角活动有效开展的优势,合理的组织各项活动,让幼儿在健康、积极、文明、和谐的公共区角环境中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公共区角;有效利用;思考;
作者简介:潘玲,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甘棠幼儿园园长;雷利,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道甘棠中学高级教师;雷雨晴,湖北省黄冈师范学院生物科学师范类专业。(湖北 武汉 43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师个人课题“农村幼儿园公共区角的有效利用策略”(课题编号:2018G403)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115-02
蒙台梭利说过:“在教育上,区角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称《纲要》)总则中也指出:幼儿园教育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幼儿园教育中,针对各年龄段幼儿特点创设适宜的公共区角,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从而提升幼儿的综合素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形式。因此,公共区角活动对幼儿的行为发展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公共区角活动中,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可以获得直接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经验,对幼儿的终身发展起到了奠基作用。但是,在以往的公共区角活动中,教师普遍采取介入式的方式,将幼儿在公共区角的自主活动变为指派性活动,未能真正尊重幼儿的意愿,从而也未能让幼儿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与此同时,在公共区角材料的投放上,有的是幼儿在生活中不常见的、幼儿不熟悉的操作材料,使得区角活动进行时,这些材料成了摆饰被“遗弃”在一边,未被真正有效的利用起来。
那么,作为农村幼儿园,怎样才能让公共区角有效被利用起来,弥补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不足,促进幼儿的学习习惯养成和社会性发展呢?
将公共区角区开设到幼儿园长廊或户外场地上,例如,在楼道上设置体育区,提供丰富的体育锻炼器材,供幼儿自选材料、自主探究不同的玩法,达到锻炼的目的;也可开设富有本土文化背景的特色区,以我园为例,创设以“铜锣文化”“灯笼文化”“荷文化”为主的特色公共区角,从幼儿身边见得多、耳熟能详的文化出发,既能满足幼儿人人参与区角活动、学习发扬本土文化,又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同时,把公共区角活动开到室外,也丰富了屋外公共活动。
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要具有目的性、探究性、生活性和动态性:
1.要注意材料选择的目的性。材料作为幼儿教师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载体,教师只有在了解幼儿的兴趣和能力的基础上,才能运用相关材料实现教育目标,从而让幼儿在操作材料的过程中,获得教师所期望的发展。
2.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具有探究性。生活中易见的水、泥、沙、石和一些废旧物品等,对于幼儿言,它们的玩法多变,并且通过改造可以被用于多种活动。这些具有探究性的材料的操作能丰富幼儿的想象,且富有灵活性和创造性。
3.為幼儿准备的材料应具有生活性。比如,农村幼儿园可以利用农村本土的自然资源,土壤、树叶、蛋壳、菜苗等,这些材料不仅安全,还能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区角活动的参与度,例如:将土变成泥,用泥捏泥人、泥球等;利用树叶进行贴画、拼画、染色、拼接等;用蛋壳做吊饰、不倒翁娃娃等。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熟悉材料,可尽情发挥创造,感受大自然的馈赠。这些生活性的材料更易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在活动中的自主性。
4.注意区角材料的动态性。投放在公共区角活动的材料不能一成不变,而应该不间断地、有计划性的进行更换,从而实现活动材料的动态变化。此外,也应充分利用家庭与幼儿园、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发动他们的力量,参与到幼儿园区角材料的投放中,实现幼儿园公共区角活动材料的多元化。
全园可以打破班级活动界限,让幼儿自主选择公共区角活动内容和活动伙伴,增强同伴间的交往和相互学习能力。尤其是大班幼儿不仅能在确定主题、引导活动、帮助收纳整理材料起到引领作用,还能在公共区角活动过程中带领小、中班的幼儿生成活动内容、扮演角色,使游戏中互动频繁、活动效果更佳。以我园公共区角“娃娃家”为例,在混龄区角活动中,我们按人数、班级分批次可以组合大、中班,中、小班,大、小班幼儿按计划入区角展开活动,大班或者中班的幼儿在带领小班幼儿的时候,会用幼儿间的交流、帮助方式教他们整理摆放物品、折叠衣物,间接性的促进自己和他人交际、动手、自理等能力的提高。
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唯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儿童内在的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观察是了解幼儿的前提。在幼儿进行公共区角活动时,教师不应过多的干预、控制幼儿的活动,而应扮演好观察者的角色,在幼儿的自主区角活动中,记录幼儿的活动兴趣点和需求,在适当时予以幼儿以指导和帮助。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幼儿家长带领幼儿进入公共区角活动时,可用图表或温馨提示的方式张贴进区规则,让家长意识到活动结束后,要帮助整理材料放归原处,从而培养幼儿及家长整理、保护公共区角材料的意识和习惯。
《纲要》中要求的“教”是作用于幼儿的活动,并对其有重要的影响,而“学”则一定要成为幼儿通过活动的主动建构,不再强调按照教师的目标教学,而是强调幼儿个体的参与和体验,丰富幼儿的经验和锻炼合作探究能力。而幼儿园公共区角活动正是为幼儿们提供了一个主动建构的平台,在建构中使得幼儿各个方面得以发展,所以幼儿园公共区角的有效利用必定是一项让教师和幼儿受益无穷的教育活动。
参考文献:
[1] 陈敏.幼儿园区角活动的有效开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5,(1):72-74.
[2] 赵凤艳.幼儿园区角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43):271-272.
责任编辑 胡江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