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小超 王克明
MONOARCHI度向建筑
杭州市崇文世纪城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崇文学校”)的设计始于2015年底,在最初拿到设计任务书时,我们并没有立即进行技术分析、形体推演等常规化的设计操作,而是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学生时代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什么?
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再到欧洲留学,随着对各个经历的回忆,某些独特的场景逐渐清晰。幼儿园时是阳光满满、大大的院子;小学时是被广阔田野包围的校舍,午睡的时候偷偷跑出去在田里抓青蛙,在树上捉虫子、采果子,下课的时候大家争抢乒乓球桌,排着队打球,总是嫌活动场地太少;中学时教室的窗台有低矮的大窗户,从走廊就可以看到上课的场景,视线甚至可以越过教室看到另一边的花园,挤在二楼走廊的同学评论着楼下宣传栏的黑板报样式,还有嬉戏打闹的同学;欧洲留学时学校没有固定的教室,大家都混在一个大厅里各做各的事情,阳光从玻璃顶篷洒下来,大厅里所有能被利用的地方都被学生使用着……最后发现,在这些回忆里几乎没有上课的场景,反而那些我们自己可以自主支配的时光让人记忆犹新。我们希望未来的崇文学校也会是这样一个能让学生留下许多美好记忆的地方。
崇文学校系出名门,在她的基因里有非常独特的传承,其校史可追溯至杭州历史上颇负盛名的“崇文舫课”。据古书记载,自明代开始,先生带着学生在西湖泛舟上课,游走于荷花碧波之间,成为杭州四十二景之一。清康熙皇帝南巡时也造访过书院,并题写了“正学阐教”和“崇文”两块匾额。这种教育模式开创出一种亲近自然、自由而开放的教育精神。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在当今无法复现,但是其背后的精神却和我们对教育的憧憬有着相近之处。
教育建筑,特别是大学以下各级别的校园设计,一直是国内设计市场上的常见类型,其技术性要求并不太高,却鲜少有优秀的作品问世,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解决方案。究其原因,一是在国内的应试教育大背景下,以结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社会价值导向使自上而下的“教”凌驾于深耕细作的“育”,目的性过强的教育活动导致教育迅速变质为产品制造,使教育丧失创造力,渐趋成品化;二是为规避潜在的安全风险,以“管”“教”为目标的传统教育管理观念催生出简单直白甚至粗暴的空间模式,由此使教育文化的自我生长性和丰富性日渐丧失。
崇文学校是36班小学和12班幼儿园合建的项目,主要使用者是幼儿和儿童,他们的认知特点可用四字概括——天马行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欲,且没有固定模式的思考方式。这些特质决定了这一年龄阶段孩童的知识累计不会以单纯线性的方式发展,而是以更为多元且相互扭结的方式网状演进。作为教育活动的物质化载体,学校空间模式的塑造对幼童的智力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越是丰富的认知环境越能更好地帮助儿童成长,因此教育空间需要有一定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如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根基,有了这一基础,才会有生物的蓬勃发展、自我生长以及相互影响。
1 南入口的门厅可以作为家长的等候区
业主:杭州市世纪新城管委会
建设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建筑设计:MONOARCHI度向建筑
联合设计:上海都易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宋小超、王克明
设计团队:熊天宇、高鹏飞、莫言、唐福明、张昊、邵一梁
总建筑面积:64 000m2
设计时间:2015.07~2018.07
建成时间:2018.08
摄影:夏至、宋肖澹
2 总平面图
3 体育馆北立面
4 综合楼一层平面图
5 综合楼二层平面图
6 综合楼四层平面图
7 正方形图书馆庭院,大阶梯下是阶梯教室
8 三角形图书馆及下沉水庭院
9 圆形图书馆及圆形剧场夜景
10 校园整体轴测图解
当孩子们处于校园这一相对封闭、自洽的环境中时,就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型的社会生态系统。个体在社会中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这个过程需要时间,也需要空间。学生可以通过共同的项目和相似的活动来互相影响、互相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可能是近距离的印证学习,也可能是远距离的观察学习,所以在崇文学校的设计上,我们需要让这两种学习方式在校园里自然地发生。因而我们有意识地摒弃了传统的集约线性空间模式,转而构建了更为丰富和复杂的空间架构,通过将原来扁平化的空间进行立体化编织,提供了更多身体接触点和视线接触点,也使学生们获得了更多互相观察和学习的机会。
在这样的思路之下,结合学校的功能设置要求,我们首先把建筑进行了大的分块,以顺应长条形基地,从南到北依次分为小学部、幼儿园及宿舍,建筑集群以一种综合体的形式统合了各种功能,构建出一个外形集约、内部丰富的教育空间。
复杂性的一个最重要的设计出现在小学部的中轴线中庭空间之内。在15m宽、88m长的巨大尺度上,从地下生根一直生长贯至天顶的5层空间里,校园室内公共活动空间被重新定义。我们设计了一座橘红色的“山峰”,它由三种基本楼梯原型组合成曲折迴复、变幻多端的楼梯群,像一个立体迷宫悬挑于中庭之内。天顶有玻璃屋盖,天光倾泻而下,洒在橘红色栏板上,使整座“山峰”熠熠生辉,晕染出温暖的光芒。这座“山峰”有不同的路径可供上下,不同的路径上会有不同的平台,它们并没有被明确为某种固定功能,而是可以根据师生们自主的需求转变为不同的场景(如舞台、画廊、阅读空间、制作坊等)。楼梯悬挑,不同组的楼梯互相分离、高低错落,当学生在楼梯上行走时,其视线可捕捉到这个立体空间里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事实上,学校在投入使用后,这个中轴群体空间成为了最常用的场所,校方接待贵宾、开发布会、举办讲座、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个人兴趣爱好时都会在这里进行。虽然综合体内部按照规范设置了逃生楼梯,但学生基本不会去使用那些过于封闭而无趣的地方,这可以说是对设计的最大肯定。
复杂性的第二个设计我们称之为“港湾”。标准化的教育建筑的普通教室通常是致密型设计,教室之间仅以一堵墙分隔,然后由一条走廊贯穿,即使走廊设计得很宽,也无法满足精力充沛的学生下课时的瞬间流量和课余活动的展开。所以我们在建筑每一层都设计了一些无确定功能的空间,可以被随意使用。在底层是架空的区域以及中庭的一层部分;其上每一层,都在教室与教室之间留出了大小不一的开敞空间,我们统称为“港湾”。它是一种被走廊串接起来的袋形空间,相对于走廊的跳跃喧闹,袋形空间内部显得稳定安静,而且数量众多,面积上接近教室面积的总和(小学部普通教室面积共计3 817.5m2,港湾空间面积共计3 544.4m2)。由此,学生多了将近一倍的学习和活动空间,每个学生也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独处角落。这些港湾可以作为小剧场、小图书馆、小画廊、小制作间等功能场所。它们像是奇妙的水体,在有学生活动时,是富有活力的港口;当学生独处时,它们又成了安静的港湾。
11 南校门的双入口门厅设计,上下学高峰时段可以分流;门廊提供雨雪天连续的通道空间
12 宿舍的立面直接反映了内部空间的功能分布
13 宿舍东立面窗户构成
14 绿树掩映之中,浅色而完整的形态使学校呈现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15 空间分解轴测图
16 上课时间活动图解
17 课余时间活动图解
18 教室和港湾空间在立面上的滑动形成变化
19 架空拓宽了校园的活动范围,模糊了建筑的内外边界
20 体育馆东立面窗户的构成
21 不同楼层的空间渗透和视线交汇
22 中轴线楼梯的转折变化提供了多样的视角和相遇
23 中庭港湾展览空间
24 中轴线楼梯下望,可以直接到达地下层空间
25 中轴线的楼梯群
26 楼梯的悬空设计让学生体验到简洁的力学美感
正统教育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对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多。20世纪伟大的德语现代诗人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说道:“世界很大,但它在我们心中深似海”。世界是广阔的,但世界更是深刻的。学生在学校不仅需要获得广博的知识,更应培养出一种独立思考、深入探索世界的能力。法国哲学家、科学家及诗人加斯东·巴什拉在《空间的诗学》中谈及:“在孩子的梦想中有多好的通往深度的优先权!真正拥有孤独的孩子是多么幸福!”独立思考意味着孤独,但这里的孤独并不是身体的孤单无依,而是精神世界的孤独内省,独自前行。
对应学校这样的教育场所,我们希望在群体共同学习、玩耍的地方之外,也能留出可供孩子安静思索的空间,特别是学生共享区域的设计,需要有一种特质使共享空间能在公共性和私密性上有转化的可能。
我们要设计的就是一种拥有沉静特质的公共空间。首先,校园规划为内院式——小学部三个庭院,幼儿园一个内院,综合体与操场之间一个庭院。这种布局方式的氛围迥异于传统的行列式布局,围合的做法使建筑获得了一种向心性,而向心性的空间具有非常强的领域感,更易使人安定下来,关注内心。除了幼儿园内院以外,其余院落均下沉直达地下,由于在纵向上脱离了主要的教学区域,这些庭院都变得更加安静。其次,三个图书馆与庭院对应,被设计为三角形、圆形、正方形,并以不同颜色区分,漂浮在下沉庭院上空,营造出最为静谧的读书氛围。最后是可以容纳多种功能的开敞的港湾空间。
校园的绿化设计更注重自然的回归,这对成长期的学生来说比单纯种花、种草更有意义。我们在校园全域设计了一条越野跑道,路径上设置了各种地质环境,用以模拟自然,比如沙漠、湿地、草地、原始森林等。基于同样的丰富性和立体化的考虑,我们将越野跑道与建筑空间结合,创造了一条在水平方向上环绕整个校园、在垂直方向上又有戏剧性变化的跑道,对学生的体力与认知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此外,综合楼的屋顶被特意开辟成了农田,可以顺应江南的时节种植时令的稻谷瓜果蔬菜,让学生不止于欣赏绿意,更能投身于劳作,明白读书的意义。
设计完成之后,再次回顾整个过程,虽然在沟通过程中有无法落地的概念和其他一些遗憾,但是在设计之初确立下来的基本意象,如天空、阳光、田野、庭院、尽可能多地给孩子们自由发挥的空间、透明性等,最终都有所呈现,令人颇感欣慰。未来,我们所希望的带有一定复杂性的教育场所在现实中也将进一步接受大家的审视与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