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琅勃拉邦省北部喷同县锑矿区地质特征概述

2019-07-03 08:01王洪荣
世界有色金属 2019年9期
关键词:琅勃拉邦炭质板岩

王洪荣

(江西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江西 南昌 330038)

老挝地处中南半岛北部,与我国和越南接壤,为青藏-三江带古特提斯构造向东南的延伸[1],老挝国内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程度普遍较低。喷同锑矿区地处琅勃拉邦省喷同县,位于省会琅勃拉邦36°方向直线距离约130km;到最近的县城约40km;距越南边境约40km。

1 区域地质

矿区在大地构造上跨越昌都-思茅-南邦陆块和印支陆块,主体位于印支陆块。西部位于思茅-丰沙里微陆块,东部位于琅勃拉邦岛弧带;从成矿区带看,属于琅勃拉邦成矿带(图1)。矿区周围区域断裂主要有北东向琅勃拉邦断裂和北东向普雷山断裂。琅勃拉邦断裂为思茅-丰沙里微陆块与琅勃拉邦岛弧带的分界断裂。在普雷山断裂的北段发育疑似构造蛇绿岩杂岩,反映断裂的延伸深度可能到达岩石圈。这两条重要的断裂带构成了矿区的主要构造格架。

图1 老挝北部地区成矿单元划分图

区域地层主要有中生代陆源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沉积地层(图2),分布于矿区的东部和南部。大范围出露古生代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矿区北部沿北西-南东向出露早古生代浅变质岩。在矿区东部,形成北西-南东走向的褶皱系,并发育同方向的推覆构造,这是矿区矿产形成的重要构造基础。区域岩浆岩分布范围较小,主要呈岩株产出,在南部呈岩基产出。

图2 老挝北部地质图

2 矿区地质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有粉砂岩和炭质板岩,时代不明。上部为紫红色泥质粉砂岩夹浅黄色细砂岩,粉砂质结构,弱千枚状构造,岩层倾向南西,倾角25°~50°。下部为炭质板岩,深灰-灰黑色,变余泥质结构,薄板状构造,局部见遗迹化石,污手,岩层倾向南西,倾角25°~50°。

矿区褶皱和断裂构造十分发育(图3)。在炭质板岩中常见复杂的揉皱现象,石英脉和方解石脉呈条带产出于揉皱的滑脱部位;在揉皱边缘可见雁行排列的节理,节理内常充填方解石和硅质脉。矿区规模较大的断裂构造为近南北向,其次为近东西向和北西向;其中近东西向断裂倾向南,倾角约45°,部分构造破碎带中产出构造角砾岩。矿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图3 揉皱

3 矿化特征

由于矿区褶皱断裂等构造十分发育,为锑矿的富集提供了条件。矿化主要产于炭质板岩的层间破碎带和断裂硅化破碎带中,矿体形态为透镜状、细脉带状和不规则脉状,矿脉沿走向延伸几米至十几米,宽度较小(图4)。

图4 断裂构造与锑矿脉

矿区矿石类型主要为辉锑矿石。矿石一般呈致密块状和针状、柱状集合体产出,部分呈细脉浸染状、角砾状等构造(图5)。辉锑矿呈铅灰色,金属光泽-强金属光泽,常见锖色;除了辉锑矿外,还有褐铁矿、黄铜矿、蓝铜矿、毒砂等矿物。围岩蚀变以硅化、碳酸盐化为主。硅化主要有两种类型,与辉锑矿有关系的硅化为白色硅质脉,表面因含硫化物而略显土黄色;另一类硅化出现在沟谷附近,呈蜂窝状产出,颜色为浅褐色或土黄色。碳酸盐化主要出产于节理和揉皱滑脱面中。

图5 辉锑矿石

4 矿化成因探讨

由于该矿区工作程度低,地表和深部揭露均不够,关于矿化成因的探讨仅根据地表地质和矿化特征进行。在挤压应力下,形成褶皱和断裂系统,并伴随构造地球化学作用,从而使地层中的水受热形成热卤水,热卤水对围岩的锑、砷等进行萃取,形成成矿热液。成矿热液在上升过程中,在断裂和揉皱滑脱部位等低应力区沉淀从而形成矿产。由于矿区目前没有深部揭露工程,无法确定锑矿与岩浆岩的关系。

猜你喜欢
琅勃拉邦炭质板岩
生物聚合物改良预崩解炭质泥岩水稳性及冲刷试验研究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高炉炉底用炭质浇注料的研究与耐用性能分析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老挝·琅勃拉邦
板岩地区高边坡滑坡原因及治理措施研究
城市公园游憩圈旅游商品开发策略分析
横观各向同性板岩层理角度与抗压强度及断裂韧度的相关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