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采用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的效果

2019-07-03 02:12:12任红芳周晓燕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17期
关键词:调护情志胃炎

任红芳 周晓燕

慢性胃炎是因诸多病因导致的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食欲减退、餐后饱胀、上腹隐痛和反酸等[1]。有学者[2]指出,慢性胃炎的发生与情志不和、饮食不当、药物损伤以及劳累过度等关系密切,诱发因素则主要有药物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老年患者常因机体免疫力下降、胃肠消化功能减弱等,因此发生慢性胃炎的机率较高[3]。由于慢性胃炎病情易反复,患者极易产生诸多消极情绪,因此除了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外,还应配合个体化护理,以达到改善病情,促进康复的目的[4]。现就本院2018年2—10月接收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措施的效果展开探讨,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2—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60)与试验组(n=60)。参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5~72岁,平均为(50.48±6.37)岁;病程1~14年,平均为(6.42±1.08)年。试验组中,男性34例,女性26例,年龄36~71岁,平均为(50.57±6.12)岁;病程1~13年,平均为(6.31±1.07)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经胃镜和X线检查均证实患有慢性胃炎,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临床资料完整,护理配合度佳;(3)患者知情同意,自愿签署同意书。

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2)水电解质失衡、有胃肠手术史;(3)严重胃出血、精神系统疾病者。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指导患者用药、密切观察患者病情、提供饮食指导、落实并发症护理以及给予生活指导等。

试验组:在参照组护理前提下,给予中医情志护理和饮食调护,内容如下:(1)情志护理:中医认为,怒胜思、思胜恐、恐胜喜、喜胜悲,悲则胜怒。故可借助“喜胜悲”的方式调护患者的内心状态,主要方法有发泄解郁法、移情易性法和释疑解惑法,具体内容如下:①通过发泄解郁法鼓励患者,使患者克服心理障碍,消除思想顾虑。②通过移情易性法鼓励患者多参与一些日常活动,通过散步、看书与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从而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保持良好的心态,达到以情调志的目的。③通过释疑解惑法向患者讲解慢性胃炎的患病机制、主要诱因、临床特点、危害性、治疗措施与临床预后等知识,告知负面情绪对脏腑的不良影响,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知了解。(2)饮食调护:健康规律饮食对慢性胃炎患者而言意义重大。若患者营养摄入不足、食欲不佳,临床护理人员需鼓励其摄入维生素、蛋白含量丰富的食物,确保食用的食物与胃酸维持在良好酸碱平衡状态中;若患者胃酸过多,可指导患者食用面包予以中和;若患者胃酸过少,可指导食用鸡蛋、水果等食物,以刺激胃壁,进而加速胃酸分泌;还可结合疾病中医分型开展饮食调理;若患者为体热型,可给予莲藕食用,并给予适量的菊花茶饮用,以起到清热的作用;若患者为气虚型,可指导食用香菇、西红柿与大枣等食物,以起到益气补气的作用;若患者为气滞型,可指导食用玫瑰花、陈皮与山楂等食物,以起到理气行气的作用;若患者为胃络瘀血型:可指导食用西洋菜、桃仁与西红柿等食物,以起到通络活血之功效。嘱咐患者规律饮食,遵照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原则,进食时细嚼慢咽,切忌暴饮暴食,防止胃部负担加重;嘱咐患者多食用营养清淡的食物,禁食生冷、过酸及辛辣的食物,禁饮浓茶、咖啡等,以免给胃肠道带来不良影响;做好口腔清洁管理工作,少食快餐外卖;必要时监督患者戒烟戒酒。

1.3 评价标准

参考《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调查表》[5]评估护理满意度,总分为100分,评分≥90分为十分满意;评分60~89分为比较满意;评分≤60分为不满意。

参考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6]评估焦虑抑郁情绪,焦虑评估标准:50~59分提示轻度;60~69分提示中度,≥70分提示重度。抑郁评估标准:轻度:53~62分;中度:63~72分;重度:≥73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参照组十分满意28例,比较满意22例,不满意10例,总满意度为83.33%;试验组十分满意33例,比较满意24例,满意3例,总满意度为95.00%。两组护理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良情绪评分

试验组护理后不良情绪评分,与参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胃炎属于消化系统疾病[7],在临床中十分常见。临床治疗慢性胃炎的方法较多,资料显示,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期间采取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不仅能快速改善临床症状,还可增强疗效,帮助患者及时摆脱病痛的折磨[8],早日恢复健康。常规护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但无法兼顾患者多方面的生理需求,因此临床应用受限。中医饮食调护与情志护理属于针对性护理模式,能统筹兼顾患者的病情需要,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效果[9]。

本次研究中,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后,护理总满意度为83.33%,且护理后的抑郁焦虑评分均低于护理前(P<0.05),表明常规护理在改善慢性胃炎患者不良情绪方面有一定作用。试验组患者接受中医护理,通过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发现,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5.00%,高于参照组,护理后的抑郁评分(42.06±1.82)分、焦虑评分(43.16±1.64)分与参照组的(45.82±1.70)分、(46.94±1.63)分相比,更接近于理想的护理目标,说明试验组采用的护理方案更有实用性,能增进护患关系,使患者积极配合护理,进而消除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使患者及时转变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最终推动康复进程。情志护理是一种能突显个性化特点的护理模式[10],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中,能通过对患者的语言、行为、态度和表情等加强了解,进而制定针对性的疏导方案,使患者情绪维持稳定;同时,通过合理的方式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能进一步提高治愈效果[11]。慢性胃炎患者消化功能减弱,易出现机体营养摄入失衡的状况,进而导致抵抗力下降,生存质量降低。饮食调护能针对患者的病症特点,制定不同的饮食调护方案,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12],积极改善胃部不适感,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

综上所述,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饮食调护与情志护理行之有效,能增强患者满意度,消除负面情绪。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不良情绪评分比较(分,±s)

images/BZ_177_213_2417_2303_2553.png参照组(n=60) 58.63±2.47 45.82±1.70 61.28±1.47 46.94±1.63试验组(n=60) 58.49±2.50 42.06±1.82 61.30±1.38 43.16±1.64 t值 0.308 6 11.694 6 0.076 8 12.662 9 P值 0.758 2 0.000 0 0.938 9 0.000 0

猜你喜欢
调护情志胃炎
银屑病的饮食调护
中老年保健(2022年7期)2022-09-20 01:04:22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5期)2022-05-26 16:27:58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甲减”虽扰,调护有法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终身疾病糖尿病中医调护不可少
基层中医药(2018年1期)2018-03-01 07:36:14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中医研究(2014年12期)2014-03-11 20:29:56
慢性胃炎中医临床治疗之我见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1
中医情志护理在乳腺癌围术期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