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逃离文化”理论主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审视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学生由于跟不上学校教育进度,过早地被流水线式教育所淘汰,无法获得教育的乐趣,往往会产生逃避的心理,通过欺凌他人获得快感并深陷其中。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构建包容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终身受益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注重于学习成绩,需要破除传统教育的限制,落实素质教育。文章主要针对基于“逃离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治理展开分析。
关键词:逃离文化;校园欺凌;治理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19-018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9.174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关注,使得校园欺凌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校园欺凌从本质上来看可以当做是反学校文化,在治理上应当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但是由于校园欺凌者是未成年人,在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深入探讨如何会产生欺凌者,并通过包容的心态来纠正欺凌者的思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欺凌的现象。
逃离文化源于西方文化研究学派,认为其在青年文化中具有广泛性、流动性与不确定性,这与年轻人的经历有密切的相关性。亨利·吉鲁认为那些家境贫穷、受人歧视或是饱受压迫,但又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喜欢流连在街角、体育馆以及废弃场所,这些空间为其提供了逃离场所。“逃离文化”虽然是其的特征,但并不意味着是他们的选择。逃离文化应用于校园欺凌者身上时,首先需要共情,也就是保持着同情心。由于欺凌者往往是学业的失败者,往往无法跟上教师的进度,甚至没有考上大学,认为自己在社会位于社会的底层,但他们本身并不想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使其产生了这样的观点,他们往往在学校被人轻视,是教师批判的对象,甚至坐在最后,在家庭中也不被重视。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可能是教育的弱势群体,在教育中没有受益且不得不过早面对社会。欺凌者在学习中没有体会到快乐,因此构建了一个逃离地带,例如后排角落、校园中的安静区域,用自己的方式生活,躲避教师的看管,在这些地方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嘲笑成绩好的学生,相互打架,或是学成年人抽烟喝酒。逃离文化让我们认真地思考他们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一)校园欺凌的形成
在我国目前的教育环境中,学习成绩是判断学生好坏的主要标准,在部分学校中甚至成为唯一标准。中考与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制中的重要考试,成为了判断学生质量的重要标志,并成为了社会默认的事实。在这样的背景中,学校往往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而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愉悦感。人内在驱动力中“趋利避害”的本性对于自身的行为具有较大的影响,未成年人的本性与成年人相比更加突出。因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文明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对人自身欲望的限制,而未成年人由于文明教化程度正处于慢慢累积的过程,对于短期快乐与愉悦的追求更加明显,甚至是影响其行为举止的主要驱动力。另一方面,为了应对中考、高考,教师喜欢通过题海战术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式非常的枯燥,但是并不排除能够给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带来快乐,因为成绩好的学生可能由于排名高而广受教师的褒奖,从而获得成就感,但是这一群体往往占据学生数量的小部分,大多数学生要么是盲目追随教育流水线,要么被驱赶出教育流水线,在学习中无法得到快乐,甚至逃离学习,从而产生了相应的氛围。
部分学生的逃离不具备攻击性,只是单纯地逃离学习,而部分学生的逃离具有攻击性,往往以欺凌别人获得快感,例如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或是通过各种方式来捉弄他人,并以此为趣;或是结成帮派,打架斗殴,从身心折辱他人,这从本质来看就是校园欺凌,是一种非常极端的行为。
(二)校园欺凌的治理
校园欺凌的出现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校园欺凌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对于学校而言,要想纠正欺凌者的行为,需要复杂的过程。首先教育部门与学校需要明确教育的目标,让教育更加具有包容性,不僅仅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升学率,应当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让教育回归本质。在学校中,教育者不仅仅需要关注学生成绩的变化,更多的关注是学生的其他方面,包括学生的平等观念、遵守规范的素养等。只有通过在这些方面的关注与引导,才能够避免逃离文化的形成。教师要重视弱势群体,做到教育公平。部分学生由于跟不上进度,且无法通过题海战术提高自身的成绩,往往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被抛出教育流水线,学校需要重视这一现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层次化教学,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而达到长效治理校园欺凌的效果。
学生无法通过学习得到快乐,甚至遭受排挤,这使得学生产生了逃避的心理,进入自己理想的空间,并在无规则意识和自我意识的驱动下,产生了攻击性逃离的行为,这对其他同学的身心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教育部门与学校需要认真探讨欺凌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帮助这些教育中的弱势群体,从而减少校园欺凌现象的出现。
参考文献:
[1]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6(14).
[2]江水长.建立惩治校园欺凌的法律机制[J].中国德育,2016(6).
[3]樊娅苹.从初中生欺凌行为探讨德育的有效性[J].西部素质教育,2016(2).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张红霞(1974.8— ),女,甘肃陇西人,中学高级,研究方向:中学教育。
基金项目: 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巧用传统文化中仁爱消减校园欺凌的新模式》(课题立项号GS[2017]GHBZ048)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