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曙艳
【摘要】基础教育正在迈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发展素质教育的根本抓手,义务教育阶段音乐教学质量监测围绕学生音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培育学生音乐基础素养和音乐能力。教学质量监测怎么测将导向音乐课堂教学怎么教,下面笔者就教学质量监测导向下提升音乐学业质量策略谈几点思考。
【关键词】质量监测 音乐学业质量 策略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学业质量测评研究》研究成果,立项批准号:FJJkCG18-077。
【中图分类号】G64;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1-0210-02
教学质量监测引导音乐课堂教学改变以教材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内容;改变教师口授为主要教学形式来组织教学;改变以掌握音乐知识为目标来组织教学。对音乐教育的双基有了新的理解,即是对音乐作品的基本情感体验和表达基础情感的音乐经验。更加关注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强调的是音乐欣赏能力、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造能力。包括感受能力、体验能力、表达、审美、发现、想象、创造等能力。当然这不是一节课能体现出来的,这些能力的获得是建立在听觉的基础上,是以音乐经验的形式被学生掌握并应用一生的。
一、立足课堂,改进教学
音乐学科素养的形成包括音乐知识(审美、艺术、文化)+音乐活动(感知、表现、理解)。课堂教学是培育音乐学科素养的主阵地,提升音乐学业质量关键就看课堂教学怎么感知、怎么表现、怎么理解。
首先,要确立以主动参与音乐活动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正确处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确立以活动教学为中心的学生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教育理念。明确素质型学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进行以人为本的素质化教育,强调音乐教育不应以传授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为目的,而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让音乐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音乐需要服务。
其次,要掌握以音乐体验能力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中小学音乐教育要着力避免专业化、知识化、传授式倾向,实现音乐体系艺术化、音乐教育美育化、音乐教学感性化、音乐修养个性化。要以形成体验音乐情感能力与养成用音乐表达感情的习惯为教学目标,以满足学生主体需要的音乐为教学内容,采用以培养学生的音乐体验能力为中心的体验式教学方法,以接受与表达音乐情感能力和音乐综合素质为标准进行教学评价。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对音乐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体验才能感染和带动学生,关注学生音乐经验的形成。以教师指导下的学生音乐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包括跟随、模仿、独立、个体或集体的体态律动、歌唱、表演、聆听、即兴创作等。以系统化、有时序的教学内容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有效有趣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积累音乐经验。
二、加强视导,随机监测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实施方案》和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强化美育评价与督导,实施美育评价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制度和学校美育发展年度报告制度。加强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将美育作为中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关注常态教学,加强教学常规督导。严格执行学科课程计划,确保开齐上足音乐课,防止和纠正学校挤占音乐学科课时。
(二)制定测评方案,加强教学质量监测。研制印发《中小学艺术教学质量监测考评方案(试行)》,以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教学质量监测。每学期以教育局统一确定的随机抽测年段和学科为准,以随机抽测的形式,组织对全市部分学校阶段性学业水平监测。采用现场测试方法,主要考查学生校内学业质量教育的情况,考查教师在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完成教学内容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情况,考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应知、应会”内容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掌握情况。
三、常态实施,写实记录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改革目标提出:2018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将实行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音乐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艺术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个评价维度之一,将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毕业依据和升学的参考指标。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是教育部为了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提高学生全面健康成长而推行的重要举措。该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构成。基础指标是中小学学生在校内参加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的情况;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坚持面向全体,以合格为基本目标,重视学生音乐兴趣和特长的培养,让每一位学生通过音乐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参与、培养基本的审美素养、培育音乐能力,初中毕业至少掌握一至两项艺术技能,并做好艺术素养培育的常态实施和写实记录。
(一)制定实施学生美育素养提升计划。开发美育课程,营造校园艺术氛围;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举办校园艺术节,巩固提升“班班有歌声,校校有校歌”活动成果。积极组建合唱队、乐团、舞蹈团等艺术团队,努力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美育特色。定期开展校歌大汇唱比赛等常规赛事,推送合唱、器乐、戏剧、朗诵、舞蹈等优秀团体参加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交流展示美育阶段成果。
(二)建立艺术素质成长档案袋。学生的艺术素质评价是一项系统工程,暨包括有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统一组织的终结性评价,也包括平时的形成性评价,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评价有机结合,做好建立学生艺术素质成长档案袋,制定学生参与课堂学习、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表,全面掌握学生美育学习情况。做到既关注学生艺术课程的学习水平,也关注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活动的经历;既关注学习成果,也关注学习态度;既关注学业基本要求,也关注学生特长的激励,为全面实施新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做好素质教育常态化实施和写实记录。
四、课题研究,深化科研
问题即课题,在教学实践中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依托省级立项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学业质量测评研究》,着眼于评价的“诊断、激励与改善”功能,研究建立一套切合教学实际、有利于学生艺术学习与发展的教学评价和学习评价标准和方案,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引导规范教学,落地艺术核心素养。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音乐学业质量测评,开展测评研究。达到以评促教,以测导学;研究测评结果、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着力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一)组织骨干力量研制有针对性的,实用的,适用于课标实施教材版本的测评试卷。组建现行教材的监测题库,探索区域范围内教学质量监测办法。
(二)加强表现性为主的教学研究。研究学生音乐表现领域包括:演唱(演奏)、識读乐谱、综合艺术表演等音乐表现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音乐实践能力的发展,注重音乐知识能力的运用。
(三)加强期末音乐自测卷交流与研究。根据音乐课程标准和音乐教材要求,参照国家音乐教学质量监测办法,研究音乐自测卷的质量。定期组织自测卷评选活动,加强音乐自测卷交流与研究。分析测评结果,提出改进教学策略。
结语:
教学质量监测是教学活动的风向标,要真正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就必须有合理规范的质量标准,相关的评价体系正在实践过程中研制,研制适用于音乐核心素养要素细化的方案,以促进学生音乐核心素养达成的过程性评价标准产生。因此,完善评价机制,实现多元化评价,掌握标准、落实标准,让音乐学业质量成为培育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最佳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