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梁 郑延妮
【摘要】中小学语文关系着孩子的全面发展以及各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三观的培养举足轻重,影响孩子的一生。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改革也随之而来。目前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方式有所改变,却也还面临着教师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方面一些问题,处境堪忧。我们要根据课堂教学,教学反思进行转变,转变不但要体现语文的综合素养,还要考虑转变的“度”。
【关键词】课堂教学方式 中小学语文 综合素质培养 效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0126-01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需要靠教师正确的引导,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爱上语文,这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语文教学功利性浓重。《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不僅仅是语文》和《误尽苍生》等文章,中央电视台专栏节目“实话实说”对基础语文教学也进行了深度讨论。在讨论中教育学界的专家、名士抨击传统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窒息语文的活泼生动,可见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必要性。下面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转变方法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当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落后
传统落后的教学方法在当前的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仍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进行讲课、写板书,而学生则认真听课、勤记笔记,这便是主要的中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使得学生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交流变得少之又少,尽管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被动地位进行了一些调整,但是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教学的问题。
2.缺少有效的反思
教学的过程往往缺少有效的反思,如果对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后期进行有效的思考,往往能够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并且分析出这些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找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才能够总结出经验及教训,以便在今后教学活动中不断的改进,同时也能够加速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以及高效性的教学方式的转变。理论与现实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在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上完课就认为完成了教学过程、教学任务,缺失对教学活动反思这样重要的环节,以至于无法对教学活动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所以也无法探索出有效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最终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得不到提升。
3.教学方式没有以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中心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无论是知识的传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价值观的培养,都必须要以学生全面的综合素质和人生发展为目标。不仅如此,语文教学还要体现出语文学科的人文关怀,多元思想,对实际的指导和意义,回归常识。传统语文教学更注重书本上的文学常识的传授,认识不到语文对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综合全面素质,促使优秀人格的形成已是大势所趋。
二、如何转变以往的课堂教学方式
1.应着力推动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的实施与应用
如果想要教学活动以及教学方式得到相应的转变,必不可少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先进的教学活动和方式。并且如果想要让教学方式的影响最高程度的体现出来,那么教师则必须要拥有比较先进的教学理念。作为一名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越俎代庖。教师要主动转变观念,并把自己当作教学活动中的组织与引导者,是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引路者,认识到只有当教学中的主体——学生获得了有效的发展,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目标才具有有效性。从这方面来说,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过程时,就必须要把握“学生为中心”的正确教育观念,开展的教学活动也必须有针对性,面对学生的个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的兴趣的教学活动,教学效果自然能够得到相应提升。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就是这方面的典范,他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注重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的培养,短时课程和长时课程的结合尽显先进理念,学校以“大课程”理念为核心,树立校园人人、处处、时时为课程的意识,通过转变语文教学理念,为儿童健康、快乐、和谐成长铺七彩路、搭七彩台。
2.学生自主性是否得到体现,可以反映合作效度和探究深度
老师作为引导者是学生自主学习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引导下自主选定目标,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对教学过程也有深度的把控,自我反思教学成果,这是一种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的创造性的学习方式。合作效度体现在拥有团体共同的学习目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的团队学习方式上,这种方式同样也可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学习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多方面的,改变教师传统的以完成学习任务作为唯一目标的观念,同时小组成员在实现自我成功基础上也要融入到集体当中。例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无论是从教学方式还是从学生自主性方面都有很大的转变,充分体现了“以生为主”的教学观念。“勤学者不如好学者,好学者不如乐学者”,学生主动学习比起传统模式来说学习效果要好得多,也正如捷克斯洛伐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
3.“度”是教师的法宝,是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指南针
第一,教学温度是前提条件。教师眼中有学生心里有温度,认识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和不同,并给予每一个孩子活动的舞台。如:数学节、艺术节等,都遵循“全民参与,每个孩子都是主角”的理念,教学过程精炼清晰,教师举止有温度,如循循善诱的语言,温柔大方的神态,使学生如沐春风,腊月不知寒,课堂则变成人间的四月天。
第二,教学深度是主旨。语文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引领学生对语文进行由浅入深的学习,那么教师的语文综合素养就显得格外重要,教师都不能做到深入解读,学生自然学习效率低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出现整体语文素养下滑的情况,这不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以及个人素养的形成。
第三,教学入手角度是根基。语文是语言类文学,找到一个独特的切入口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把握,既能创新教学的过程使它变得生动有趣,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创造性的进行学习。
第四,教学广度是重点。好的课堂必须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思考,教师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形式,教师自身应该有极高的语文素养,引领学生走向更广阔的语文天地,吸引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活动中来,有了学生的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性就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好的课堂自然形成。
综上所述,进行文化的传播是语文教学的本质,语文教学、知识和素养是相互统一的,知识是连接教学与素养的桥梁,这个桥梁的纽带就是课堂教学方式。在语文教改中要不断伴随着先进科学的教学理念应用,同时教师要不断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出现的问题并积极地改进,才会形成优秀课堂教学,更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中小学生语文教师只有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科学有效的转变,才能够传授知识,才能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才能真正迎来语文教学方式改革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郭玲.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7(2).
[2]吴静.“以生为本”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7(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