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勇 田阳
摘要: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已经成为了当代人们群众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精神体验,从大众行为特征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大众行为习惯与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景观环境设计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等景观环境设计建议。
关键词:大众行为;景观环境设计;以人为本
对于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特性的界定,首先它具备高度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从使用群体的角度来说,它没有地域的限定,任何区域的任何群众都有使用它的权利;其次,它的功能是多元化的,从宏观的角度主要分为生态、空间、精神、经济四大功能,这些功能对于环境的保护、城市的建设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最后,它具有服务生态与人的双重性,任何形态的城市公共空间都必须遵守尊重自然和以人为本的的设计原则。
在中国古典造园史中,向来讲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由此可见,一个景观空间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如何使人与自然相处融洽。虽然景观设计师在创造景观空间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自然的发展规律,创造出“美”的景观,但是制造这些视觉效果的同时,应该以人的感受作为基点。任何景观空间如果缺少了人的参与,那么这些空间将变得索然无味、毫无意义,任何空间人都作为主要参与者,并于周围所有场所发生一定的关系,并形成特定的故事情节。这样的景观空间才是饱满的、有意义的,因此,在进行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应该始终遵循“设计必须为人”。
1环境行为学对大众行为的分析
1.1空间中的行为心理特征
每一个空间的营造都会影响着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和心理特征,而同时人的行为也是被人们社会结构意识等所支配的能动性活动,而一系列的行为也必然发生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且与许多人工的、自然的、心理的等外在环境形成相应的对应关系。通俗来说,就是特定的环境会让人产生相应的心理活动,从而形成某种特定的行为。
平日里当我们漫步在城市公园,我们不难发现在公园中许多环境的设计与它的实际用途完全不相符。比如,公园的入口处往往会设计一块开阔的空间来满足游览人群的交通集散,但是事实上,很多公园的入口广场上随处可见一些老年人占据了这片地面来练习书法(图1)。游客络绎不绝地過来欣赏他们的作品,有的匆匆看一眼就进入园中,而有的则会驻足细细品味,这时原本用来疏散人流的广场则变成了吸引人流的场所,这些隋况都与设计者的设计初衷完全相驳。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又是什么呢?许多人把它归结为人们不适当地使用空间,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站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老人选用这块地进行书法练习的原因。首先每个人都是有表现欲的,人们总是喜欢把自己好的一面拿出来,放在显而易见的位置,享受着他人赞许的目光;同理,公园的入口广场是人流的汇集地,这里有足够的目光被这些老人所吸引,从这一点上就满足了老人的心理需求;其次,恰好入口广场的面积较为开阔,老人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自己娴熟的技艺。通过内在心理和外在条件这两点原因的促使之下,这片区域便成为了“老书法家”们的活动场地。
因此,虽然是人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的环境,但是同时环境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行为活动,作为设计者来说,在对场地进行设计之前,应该尽量地去揣摩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和心理特征,有预见性地来进行场地设计。
1.2人在空间中的行为习惯
1.2.1观看周围的人和事。当我们在观察公共景观中人的行为的时候,会不难发现,开阔的广场上一群妇女在跳广场舞(图2)、波光粼粼的湖面中游荡着一只只小船。而这些活动都是设计者通过对场地的设计,理所当然产生的行为活动,如果我们摒弃了场地的限制,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就会发现这样一些行为——无聊闲逛的人、在草坪中野餐的人、躺在座椅上休息的人、在垃圾桶旁抽烟的人等。诸如此类,这些活动不受设计者的规划构思所限制,而这些看似随意漫无目的的行为活动,往往比设计者规划好的行为活动要更加普遍。而当你承认在游览公园的过程中做过这些看似随意的行为的时候,你其实也正在被其他人观察,这就说明了在公共景观空间中,大部分的地点、大部分的人群其实都在做着观看身边的人和事的行为,简而言之就是“人看人”的行为活动。
1.2.2寻找自我保护的安全点。在环境景观中人类行为的心理成因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安全”。在生活中无论是否在熟悉的空间,只要有陌生人的进入,人们就会产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当然这种自我保护并不是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而是出于一种自我隐私的保护。例如,当我们驻足休息的时候,我们会尽量找一个既能看到大面积的人群又能让自己不被大量人群所打扰的“安全点”。所谓的“安全点”就是既能保障自己的空间与其他空间的行为活动有一定的距离,又能让自己的观察范围尽可能的开阔,这样使用者在心理上就会感到舒适,不至于像路边的休憩者被置身于人群之中感到心神不安。
1.2.3对自身认同感的渴望。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将人类的,6N需求分为了5个阶段,最高层次就是自我实现,而寻找对自身的认同感就是这一阶段中重要的一点。在景观空间中,大部分的人会通过参与某项活动来实现对自身的认同感。而作为设计者应该作一个将使用者更加轻松地融入环境空间的推送者,让使用者能够轻易地与周围的环境和周围的人进行互动,产生相互关系,从而充分给予他们获得自身认同感的机会。如果游览者驻足欣赏甚至是参与其中,对表现者来说就是强烈自身认同感。如果设计者妄图通过场地的规划来将这些表现者“驱逐”出表现场地,这种行为只能是适得其反,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中必须将人的心理需求作为一个重要的参照标准。
2国内景观设计现状及建议
2.1现状
近年来我国公共景观空间的数量迅速增长,全国城市公园的数量就在以每年数百个的速度增加,但是我国景观空间的品质似乎并没有随着数量的增长而得到显著的提高,大量的公共景观空间出现了严重的空间同质化,一些极具特色的地域性景观开始逐渐失去了它的独特性。这其中,优秀公园的数量微乎其微,一旦出现了一个创新成功的设计方案,在行业内便会刮起一场巨大的模仿风,一个又一个类似的设计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味地模仿、翻版,久而久之就形成各地景观空间的同质化。
任何舒适景观空间都是在不同地域、气候、文化等特定条件下产生的,人只能在那个特定的环境才能感到最大的舒适。全国有不少地方出现了跨地域的模仿江南水乡的景观空间环境,这些景观空间非但没有达到江南水乡的生态功能,却使得本土的自然环境遭到了人为的破坏,这种不遵守自然法则的后果往往适得其反。
园林的产生是以满足人的意识为根本出发点,现代景观空间设计切不能忘了“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在现代景观空间营造中,如果不能以人的景观体验感和行为习惯作为设计的出发点,而是追求更加富有设计感的结构形式,这些作品,更像一件工艺品,而非为人类提升户外体验感的景观空间。环境空间是为人来服务的,过多地重视形式而忽视了人的空间使用感受无异于舍本逐末。
2.2建议
2.2.1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公共景观空间的设计首先必须具备其特定的功能性,为使用者提供不同程度上的行为需求。不同种类的公共景观空间应该将各自特定的功能性转化成为使用者提供特定服务的实用性。现如今,城市街道已经成为了城市公共空间中环境最为恶劣的地方,同时这里也是城市居民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所不可避免的场所。
如何在这里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相对缓和的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候城市街头绿地空间就必须发挥其特定的功能性,并将它转化为为大众服务的实用性,为城市居民在钢筋混凝土、噪音、汽车尾气的恶劣环境中提供一个相对生态的休憩区,并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合理组织城市交通的功能,其次才应该追求其视觉上的观赏度,从而最后达到保证行人安全、合理组织交通、丰富城市景观、平衡生态环境的空间价值。景观空间是公共开放的,也需要考虑到使用者的心理需求,通过植物的围合、地形的错落等设计手法来满足使用者的这一心理需求。围绕着“以人为本”的设计准则来进行每一个细节的处理,并注重整体的实用性、公众的参与性、空间的私密性以及环境的观赏性,力图通过这些要素来提升使用者的使用舒适度,加强城市公共景观的使用率。
2.2.2存差異,去雷同。目前,全国各级城市都开始陆续改善和提升城市环境,但是随着绿地面积的提升,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差异性也开始逐步丧失,失去景观的独特性。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主要应该归结为城市建设有关部门通过解决“数据”来建设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在《国家绿地城市标准》中,明确公布了城市绿线管制制度、城市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等数字化规定,而建设部门也仅仅是为了满足这些相关规定来建设城市绿地,所以才导致全国各地绿地空间丧失了其独特性,使这些绿地空间生而就是为“数据”服务,而非为城市居民服务。要想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应该让各地建设部门重视景观空间的差异性,并积极地去制造这些差异性。
针对景观空间的同质化,应该根据各地的历史文脉以及人文景观来塑造景观空间的独特l生。城市公共景观主要包括城市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2大方面,这2个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城市公共景观的基本骨架,也是设计师进行景观设计工作的重要对象。我国有5000多年的历史,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脉络,这些带有明显地域性的文化标记都可以带入到景观空间的建设中来,这一种人文因素的带人性,不仅可以拉开各地景观的差异性,对游览者来说,同样可以创造出一种自身的归属感。
2.2.3功能与形式的有机结合。目前国内的许多景观空间营造中,都可以看出设计者在有意创造一种形式的独特性与趣味性,当然一个成功的景观空间离不开结构形式的新颖,但是在大众审美飞速发展的今天,设计者似乎忘记了设计的初衷。一部分新建的公共绿地空间过多地表现结构与形式的新奇,而在空间的功能性上却显得明显不足。无论是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还是室内设计,设计的最高要义以及原始初衷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一个优秀的设计师一定是对于人的生活方式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对于受众群体的接受能力具有极强的观察力,设计仅仅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它的目的应该是通过某一种手法,来解决现实人类行为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
沈阳建筑大学校园内的稻田景观原本就是一块高产田,场地内种植着东北稻、荠麦等乡土植物,通过简洁明快的直线作为交通流线,同时达到划分空间的目的。由于东北稻的农作物特点,会产生播种收割等一系列的农业活动,使得这片场地的公众参与性极高,另外当代大学生大多没有接触过农耕这类的活动,所以这一处景观空间便衍生出了多种功能性。虽然场地内大多种植乡土植物,但是金黄色的麦穗随风摇晃在视觉感受上依然美轮美奂。
2.2.4追踪方案后续使用状态。在设计师的设计过程中,通常以接到设计任务书为起点,以方案实际落地定义为设计周期的结束,但是对具体方案落地后的居民使用情况以及使用率似乎并不那么重视。然而个人认为追踪方案建成后的使用状态应该是整个景观设计过程中值得重视甚至思考的一个环节,在对景观空间进行后续追踪的过程中,可以最为直观地了解设计者意图与使用者使用状态之间的差异。因此,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使用者的实际使用习惯,设计师应该在实际完成后对景观空间进行长时间的后续追踪,甚至是调查问卷。只有这样,才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到使用者的使用夙愿,总结出使用者的行为习惯,并将这些经验运用到之后的每一个景观设计中,创造出真正符合大众行为习惯的公共景观空间。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在城市公共景观空间建设的过程中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一个城市的生态建设与城市化建设,绝不单单是靠城市公共景观空间的数量盲目堆积来完成的,真正符合城市发展规律,满足居民生理、精神需求的景观空间,也不是靠视觉感受的叠加和对优秀景观空间的复制来建设的,而是应该从使用者本身人手,从他们的行为习惯与心理需求出发,设计真正符合大众行为的城市公共景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