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CF40研究部 鲁 西
5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接受了央视和新华社、人民日报记者的采访,回答关于中美经贸摩擦、金融业如何应对外部冲击等问题。
这是他三天内第二次就中美贸易、人民币汇率、金融业开放等问题公开发表评论。三天前,银保监会首席风险官兼办公厅主任、新闻发言人肖远企代郭树清在2019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上念发言稿,从三维度谈贸易摩擦、喊话震慑人民币空头。
从金融角度,如此密集且高规格地公开表态并不常见,主要原因是美国在5月10日升级对华关税,且5月以来,金融市场震荡、人民币汇率不断走低,对中国金融体系及投资者信心产生了较大影响。此次郭树清的表态,意在稳定市场信心。
5月27日央视《新闻联播》中播出的超过4分钟专访,和28日早上新华社和人民日报刊发的文字稿,采访内容都涉及五方面,具体来看:
中美经贸摩擦一年多以来,不断牵动市场和公众神经。对于经贸摩擦产生的影响,不管是市场分析还是机构研究,众说纷纭。
郭树清说,“经过了一年多大家看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实际对经济的影响很有限。金融市场没有恐慌,老百姓没有恐慌。无论是股市还是汇市,相信后面的影响会更小一些。”
他在文字稿再次表示,从中国来看,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水平,但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经贸摩擦的影响完全可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应对。
接着,文字稿中详细阐述了对中国经济影响有限的五方面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是中国内需增强,市场多元化,有相当一部分产品美国无法找到替代品,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对金融市场冲击有限。
因此,郭树清指出,中国经济韧性强,产业结构完整,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支撑。他尤其强调了一点,“我们拥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这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坚强保证。”
对当前金融风险的总体判断,郭树清认为总体是可控的。在文字稿中,他坦率表示,去年刚发生经贸摩擦时,“大家思想准备不足,有点心里没底,金融市场反应有些过度。”
去年下半年,中美经贸摩擦升级,再叠加上民企和上市公司股权质押危机,股市、汇市出现了较大波动,当时除了郭树清,还有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央行行长易纲,央行副行长、国家外管局局长潘功胜等也通过媒体密集表态,提振和安抚市场信心。
经过一年多时间,“大家看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实际对经济的影响很有限。”郭树清表示。
在两篇报道中,郭树清均提到,高风险资产两年压缩了12万亿,(风险)从过去的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
对于处置风险的态度,郭树清强调,“都是比较主动地去处置它。”在文字稿中,他则用到了“自我革命”四个字,“以自我革命的方法去处置(风险)。”
联系到刚刚由央行和银保监会接管包商银行一事,可以看出,在处置风险方面,银保监会更加主动,且在打破常规,让过去一些隐蔽的风险主动暴露。由此可见,监管的态度和过去发生了较大变化,也就是说,“不是说等着危机爆发了,不可收拾了,你再去抢救”,而是“自我革命”。
采访中,郭树清均谈到了人民币贬值的问题。郭树清表示,5月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一度超过3%,主要原因是美国单方面加征关税,影响了市场情绪,造成金融市场的不稳定。
在文字稿中,郭树清进一步解释,过去十几年,凡是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基本都是由于外部原因。
他再次强调,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正常的,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不可能持续贬值。“投机做空人民币必然遭受巨大损失。”
近日,易纲也透过公开活动表示,对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充满信心,中美十年期国债利差仍处于较为舒服的区间,美联储加息可能性降低,都有利于人民币汇率稳定。
郭树清强调,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革完善金融机构体系,其中今年的重点便是他在央视采访中提到的对市场体系进行改革,也就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使得我们资本市场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在文字稿中,郭树清从四方面阐述了如何服务实体经济,包括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加表内融资;完善市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对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出口型企业,加强市场化金融服务和汇率风险管理;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金融开放的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去年3月博鳌论坛期间,易纲公布了金融业开放11条举措,涉及金融市场的各方面。金融市场开放,尤其是银行业保险业的开放,在中美经贸摩擦升级的背景下,更是外资特别关心的问题。
郭树清在央视回应,“我们还会继续一如既往地扩大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开放。将来我们外资不仅51%(控股)可以,61%、71%、81%甚至100%,也可以设立机构。”
在文字稿中,郭树清进一步表态,“在对外开放上,我们不会停顿,更不会倒退,金融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
他提到,我国金融业开放的空间仍然很大,未来将推动全面实施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境内外各主体一视同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去年推出的15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和今年5月初公布的12条新措施,正在抓紧落实,稳步推进。
在对外开放的决心上,中国一直很坚定,该修改相关法律法规就修改,该批准新设外资机构就批准。尤其是一些世界著名投资机构和投资者,中国的大门永远敞开欢迎。
但是开放的同时,风险管控也不容忽视。5月以来,在资本市场上,北上资金基本上处于持续流出状态,撤离情绪明显。5月28日收盘后,MSCI第一阶段扩大纳入A股的决定正式生效,中国大盘A股纳入因子从5%增至10%。人民币汇率企稳,再加上高层密集发声,稳定了市场信心,28日尾盘期间,北上资金时隔多日再次蜂拥买入,净买入额达到74.91亿元。
郭树清在接受央视专访时表示,中美经贸摩擦发生一年多以来,我国金融市场虽然一度出现波动,但目前市场心态恢复稳定,不再盲目恐慌。
郭树清:经过了一年多大家看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实际对经济的影响很有限。我们的经济稳中向好,结构调整照常进行,新旧动能转换继续前进。金融市场没有恐慌,老百姓没有恐慌。无论是股市还是汇市,我相信后面的影响会更小一些。
央视记者:今年5月份,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跌一度超过3%,您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郭树清:主要原因就是一个,就是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加征关税,造成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然后大家觉得你中国出口到美国会受影响,世界的贸易,世界的经济会受影响。所以人民币出现了走贬的趋势,完全是市场作用的结果。我们从来没有采取过有意贬值人民币的做法来应对贸易方面的冲突。
郭树清表示,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正常的,长期来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了人民币不可能持续贬值,投机做空人民币必然遭受巨大损失。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具备良好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当前,我国经济基本面总体向好,为金融市场稳定提供了最重要的支撑。此外,我国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影子银行等高风险因素正在得到化解。
郭树清:金融风险总体上是可控的。高风险资产两年压缩了12万亿,这方面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应该说从过去的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我们处置风险都是比较主动地去处置它,不是说等着危机爆发了,不可收拾了,你再去抢救。
与此同时,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也在增强。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增加7.01万亿元,同比多增1.08万亿元。投向科研技术、信息软件、居民服务的贷款增速分别为40%、17.32%、15.05%,显著超过贷款平均增速。
郭树清:进一步改革和完善金融机构体系,要发展更多的中小银行、投资基金、股权基金,来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还要进行市场体系方面的改革,我们比较突出的今年的重点,就是加快发展直接融资,资本市场,使得我们资本市场有更强的融资能力来支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郭树清表示,本月初公布的银行保险业12条对外开放新措施,正在全面推进中。
郭树清:我们还会继续一如既往地扩大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开放。将来我们外资不仅51%可以,61%、71%、81%甚至100%,也可以设立机构。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外资机构,特别是表现好的、世界著名的机构投资者到中国来投资。
郭树清表示,我国金融业开放的空间仍然很大,未来我国将推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对境内外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美方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将对中国经济产生哪些影响?中国金融业是否有足够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金融业将如何应对市场变化?
记者:近期,美方不断升级经贸摩擦,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多大?
郭树清:从中国来看,美国固然可以把关税加到极限水平,但这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有限。经贸摩擦的影响完全可控,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做好应对。
一是中国国内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动力。绝大多数输美产品都非常适合内销,中国正处于消费升级时期,快速扩展的庞大市场会消化其中很大一部分。
二是市场多元化取得很大进展。我国产品海外销售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一带一路”倡议日见成效,美国之外的市场欢迎更多中国产品。
三是美国无法完全限制中国产品对美出口。相当一部分中国产品还会出口到美国,有的是因为找不到替代品,有的是因为美国进口商愿意分摊加征关税成本。
四是中国产业结构正在加速调整升级,需要有一定比例的生产转移到海外,这有利于我们实现产业更新换代,进一步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中国的高质量发展。
五是对我国金融市场冲击有限。金融市场往往比较敏感,容易反应过度,去年有较强的波动。2019年中国经济开局良好,能对金融市场形成有效支撑,目前的韧性显著增强,进一步的影响会更小。
历史早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靠封锁或制裁不仅不能阻止中国的发展,反而会激发我们创业创新的决心,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中国经济韧性强,产业结构完整,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根本支撑。尤其重要的是,我们拥有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这是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坚强保证。
记者:市场有担心,在美方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的背景下,我国金融体系能否扛得住外部环境变化。在您看来,我国金融体系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如何?大家有没有必要担心?
郭树清:担心是没必要的。近年来,我们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机构体系,规范市场秩序,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金融风险,金融乱象治理效果明显,行业运行平稳,风险总体可控。
近年来,我们拆解影子银行,将违法违规、层层嵌套、透明度低、风险隐蔽的产品作为整治重点,两年来共压降12万亿元高风险资产。银行体系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盘活信贷存量,两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3.48万亿元。严厉查处非法金融活动,坚决整治不法金融集团和高风险机构,违规网络借贷平台大幅压降,金融领域野蛮生长现象得到遏制。
坦率地说,去年中美经贸摩擦刚发生的时候,大家思想准备不足,有点心里没底,金融市场反应有些过度,股市、汇市出现较大波动。但经过一年多,大家看下来问题没那么严重,实际对经济的影响很有限。经济走势稳中向好,结构调整有序开展,新旧动能转换持续推进。
到目前为止,今年的金融市场,无论是股市、债市,还是汇市都是比较稳定的,相信后面的影响会更小一些。像汇率问题,市场没有恐慌,老百姓没有恐慌。
当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从过去发散状态转向了收敛。我们处置风险都是比较主动的,以自我革命的方法去处置,不是等到发生危机时才去处置化解。
记者:在当前形势下,金融业该做好哪些事情?
郭树清: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与实体经济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我们将大力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坚定不移推进金融业开放,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在应对经贸摩擦中发挥积极作用。
服务实体经济方面,一是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充分调动信贷、债券、股权、保险等各类金融资源,有效增加表内融资供给,满足有效融资需求。
二是完善市场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政策措施。推动加大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探索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创新创业金融债券、股权基金、产业基金、天使投资等产品和服务,拓宽科技型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水平。
三是对受到贸易摩擦影响的出口型企业,加强市场化金融服务及汇率风险管理,鼓励其不断开拓出口新市场。
四是继续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在解决融资难的基础上推动降低融资成本。
应对中美经贸摩擦,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对金融业来说,就是要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优化融资结构和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产品体系,进一步提高金融供给对实体经济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同时将坚持不懈治理金融市场乱象,有序化解影子银行风险,强化不良资产真实认定和有效处置,依法处置高风险机构,严厉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更加注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需求,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防范风险,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进一步强化政策协同,共同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
记者: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贬值。在您看来,原因是什么?您说过做空人民币必然遭遇巨大损失,这方面的底气在哪儿?
郭树清:近年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在全球货币中一直表现稳健,中国政府努力在提高汇率灵活性和保持汇率稳定性之间求得平衡,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过去十几年里,凡是人民币出现较大幅度贬值,基本都是由于外部原因。
最近一次是今年5月,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下跌超过3%,完全是美国升级经贸摩擦进而影响市场情绪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近期外汇市场出现波动,但中国企业和居民并没有出现恐慌。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通过买卖外汇来获取投资收益是不现实的,将金融资产转移到海外也是不安全的。在成熟市场国家,几乎没有企业和居民专门靠“炒汇”获取投资收益。
人民币汇率短期波动是正常的,但长期看,我国经济基本面决定人民币不可能持续贬值。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具备极好的市场空间和增长潜力。随着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人民币市场汇率将不断向购买力平价靠近。投机做空人民币必然遭受巨大损失。
记者:去年我们推出了15条银行业保险业开放措施,这个月初又有新的12条开放措施。这些开放措施的进展情况如何?下一步金融开放的方向是什么?
郭树清:去年推出的15条银行业保险业对外开放措施和今年5月初公布的12条新措施,正在抓紧落实,稳步推进。一些新设外资机构获得批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按程序修订,我们正按照自己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推进,除了银行业保险业之外,我们还将加大证券业基金业的对外开放,促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
在对外开放上,我们不会停顿,更不会倒退,金融开放的大门将越开越大。未来金融业开放空间仍然很大,我们将推动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对境内外各主体一视同仁,构建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金融业对外开放始终要与风险管控能力相适应,要特别防止短期跨境资本大进大出。所以,我们特别欢迎那些拥有良好市场声誉和信用记录,在风险管控、信用评级、财富管理、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健康保险等方面具有特色和专长的外资机构进入中国,丰富市场主体、创新金融产品、激发市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