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临床分析

2019-07-01 13:50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效果

李勇

【摘要】 目的 探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应用于骨科创伤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50例骨科创伤患者, 患者均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进行治疗, 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50例患者治疗优25例, 良22例, 可2例, 差1例, 治疗优良率高达94.00%。治疗前, 患者疼痛评分为(7.18±1.64)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2.38±11.35)分;治疗后, 患者疼痛评分为(3.16±1.25)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0.22±16.75)分。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 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提高临床疗效, 减轻患者疼痛, 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骨科创伤;临床效果

人工关节治疗手术通过利用金属、高分子聚乙烯以及陶瓷等材料, 按照人体关节形态、构造以及功能制作为人工关节假体, 利用外科技术植入到人体内部, 替代患病关节的功能, 获得减轻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的效果。伴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施工单位的逐渐增多, 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 老年人成为骨折的高发人群, 骨折患者呈现显著上涨的态势。临床上人工关节治疗技术是使用效果较好的一种治疗方法。本研究中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骨科创伤患者进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 获得理想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骨科创伤患者, 其中男20例, 女30例;年龄66~80岁, 平均年龄(73.0±5.8)岁;受伤到入院治疗时间2~48 h;Garden骨折分型:Ⅱ型15例患者, Ⅲ型20例患者, Ⅳ型15例 患者;骨折原因:跌伤30例, 车祸损伤10例, 其他原因10例。

1. 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住院1周内进行人工关节治疗技术, 具体如下。

1. 2. 1 术前准备 手术前为患者提供常规的患肢皮牵引制动, 对患者的主诉、现有病史、既往病史以及过敏史等详细询问, 按照患者的既往史, 邀请有关科室展开会诊, 将患者调整到最理想状态;展开血常规、B超、CT等常规检查[1], 按照患者的检查结果对患者的手术耐受度进行评估。与患者和家属展开术前谈话, 告诉患者和家属手术目的是缓解患者痛苦, 缩短患者卧床时间,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详细告诉患者手术流程以及可能出现的手术风险, 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充分理解并且得到支持。

1. 2. 2 手术过程 为患者实施全身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后保持侧卧姿势, 从髋关节后外侧入路, 沿着外旋肌群止点处切断, 之后将关节囊切开, 取出股骨头。在股骨头小转子上展开股骨颈残端修剪工作。针对实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选择与患者相吻合的人工髋臼杯以及聚乙烯内衬[2]安装, 同时在患者的股骨上段安置人工假体柄及金属球头, 将外旋肌群修复重建, 逐层将切口进行缝合。

1. 2. 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 患者的患肢要维持外展中位的姿势, 同时展开心电监护。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术后应用抗生素24~48 h, 手術不放置引流管、尿管, 特殊情况需要放置则术后48 h内拔除引流管, 导尿管保留时间≤72 h。患者意识清醒后为其提供适当的指导, 鼓励患者展开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3]。手术后2 d, 患者在助行器的帮助下展开步行训练。全部患者手术后电话随访3~18个月, 定期利用X线片进行检查。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疗效判定标准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疗效评分标准, 评分包含47分功能、44分疼痛、5分关节活动、4分畸形, 共100分。分为优、良、可、差4个等级, 优:评分≥90分;良:评分80~89分;可:评分70~79分;差:评分<70分。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疼痛评分共10分, 得分越高证明疼痛感越高;膝关节功能评分共 100分, 得分越高证明膝关节功能恢复越好。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50例患者治疗优25例, 良22例, 可2例, 差1例, 治疗优良率高达94.00%。见表1。

2. 2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 治疗前, 患者疼痛评分为(7.18±1.64)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2.38± 11.35)分;治疗后, 患者疼痛评分为(3.16±1.25)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0.22±16.75)分。治疗后患者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 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治疗人工关节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可以最大程度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感, 优化关节功能, 让患者更健康的生活。现如今, 特别是针对出现损坏的膝关节, 利用其他治疗方法无法达到相同的治疗效果。可是人工关节本身使用时间与其他因素有关, 具体包括人工假体选择、患者活动量、手术方式, 另外还受到患者身体条件的约束。人工关节治疗后, 患者需要到医院进行复查, 保证自己及时掌握病情的恢复情况, 便于在出现不良情况时及时就诊, 并且可以在出现意外情况导致关节受伤时及时进行检查治疗。现实治疗中, 患者需要采取慢走的运动方式, 不能开展剧烈运动, 如进行跑步、跳跃等, 避免出现意外情况。

临床上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 体质差、年龄大的患者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手术创伤小, 手术时间短, 大部分患者能够接受;年龄小、体质好的患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4], 尽管手术创伤较大, 手术时间要长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但是全髋关节的使用时间可以高达10年以上。一般要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关节假体的材料选择, 年龄小、体质好的患者利用非骨水泥假体, 相反年龄大、体质差的患者利用骨水泥假体。

人工关节治疗手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假肢脱位、松动等[5], 为了确保手术成功, 临床需注意:为患者提供预防护理干预, 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 对患者饮食进行调节, 让患者多食用富含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对患者电解质、酸碱平衡进行调节。帮助患者展开功能锻炼, 出院后的患者定期到医院进行复诊[6, 7]。

本研究结果显示, 50例患者治疗优25例, 良22例, 可2例, 差1例, 治疗优良率高达94.00%。治疗前, 患者疼痛评分为(7.18±1.64)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62.38±11.35)分;治疗后, 患者疼痛评分为(3.16±1.25)分, 膝关节功能评分为(80.22±16.75)分。治疗后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 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之, 人工关节治疗技术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 可提高临床疗效, 减轻患者疼痛, 快速恢复膝关节功能, 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 孙义武, 王保峰. 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 9(9):131-132.

[2] 鄂建新. 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89):222.

[3] 胡伟国. 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 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10):17-18.

[4] 汪翔. 创伤骨科中应用人工关节治疗技术的效果观察. 生物技术世界, 2014(8):72.

[5] 周锦都, 彭亮权, 陆伟. 60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分析. 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6):83-84.

[6] 葛祥龙. 人工关节技术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 8(1):79-80.

[7] 张振. 56例创伤骨科中的人工关节治疗技术与效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3, 13(1):200-201.

[收稿日期:2018-10-31]

猜你喜欢
临床效果
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宫颈机能不全致宫颈扩张临床分析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临床效果初步评定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早期应用大剂量美托洛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