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贵
2019年2月25日,第11届罗马尼亚数学大师赛闭幕,中国队无一人获得金牌,最好成绩是斩获银牌第15名,总成绩排名第6。一些以“奥数大国”引为自豪的国人似乎接受不了,将之诟病为“全军覆没”“惨败”。
其实,无论如何打量,本次赛绩都算不上“惨败”。本来,世上无常胜将军,胜败乃兵家之常,一次竞赛只能代表一个时段或某特定时态,并不能代表国家整体水准。就像中国乒乓球队逢战必胜,偶尔“全军覆没”也撼动不了世界强队地位。此赛被公认为中学生数学奥赛难度最大赛事,面向全球中学生举办,邀请在国际数学奥赛中成绩突出国家参赛。中国本次并未派出最强战队,与别国最强选手PK,失金不足为怪。更何况,中国队历来将参赛视作拉练,本次亦然。
以平常心看待竞赛“惨败”,并不意味着无需从中理性反思。不少网友对本次“惨败”表达不满同时,将失利归因之先取消奥赛与升学挂钩政策。在我看来,这实在是“打错了板子”。2015年至今,美国在国际数学奥赛中共夺3个冠军,3个团队第一,本赛中也拿下3个团队第一。“山姆大叔”之所以近年国际奥赛成绩稳定,是因为得益于选拔机制与训练方式与时俱进。相形之下,我国应试教育导向的功利性根深蒂固,挥之不去,事实上,取消奥赛与升学挂钩政策正是剑指此弊。由是反思,“惨败”不是对此政策的否定,而是对落实效用的否定。
曾幾何时,被升学绑架的功利化奥数酿成人神共愤的毒瘤,“全民奥数热”不仅让家庭背负额外经济负担,变异为无良学校或培训机构敛财政绩工程,而且完全背离教育规律,消损侵害青少年学习兴趣和身心健康。过度盲目地培训一方面导致无数不想不适的孩子被“赶鸭子上架”;另一方面,致使真正适学、想学的奥数人才反而难以脱颖而出。可见,拨乱反正回归教育规律,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既方兴未艾又任重道远,这难道不是本次“惨败”的昭示吗?
学科竞赛本质,旨在普及提高,并从中发现天赋学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进而走向未来研究创新。罗马尼亚大师杯也好,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也罢,都只显示学生数学竞赛普及程度和训练水平,并不能与一个国家数学科技水平和顶尖数学人才划等号,不能和顶尖数学人才画等号,后者更多取决一国高校水平与整体国力。作如是观,国人走出“惨败”纠结恐怕还不够,还应改变崇拜竞赛背后的“浮躁症”基因,进而回归赛事本质。
面对数学大师赛“惨败”,假如国人不能从反思中回归教育规律和赛事本质,尤其是,防止“惨败”反向刺激“竞赛热”死灰复燃和“功利化”卷土重来,“惨败”恐怕才是真惨败。
(摘自“中国网”2019年3月4日)
青年观点
董贺:我们需要的是创造性人才,不是计算机器,不能因为一门数学就忽略掉了其他学科。
北青网:正确对待失利与正确对待胜利同样重要,输了就是输了,没有拿到金牌就是没有金牌,我们应该有足够的自信和底气正视这次比赛。
东原:仅仅因为一次数学竞赛丢金,就要重新回到“竞赛热”,这是十分简单的思维,真要回到过去,也是十分可怕的事。
瞿振华:应该淡化对国际奥数竞赛成绩的过分看重,让其回归本质;也需要给数学方面有特长的学生一个平台,让数学竞赛发挥本来的作用。
赵斌:“全民奥数热”完全没必要,能够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只是少数人,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这才符合教学规律。
老张:在中国,奥数并不是数学,它是一门手艺,一门快速解题的手艺,一门弯道超车的手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