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理念的逐步深入,使农村初中美术教学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师要能够把握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综合学校的现实状况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创设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有效教学
从现实状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学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使得初中美术的教学流于表面。美术教师单一、僵硬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当前美术教学有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对农村初中美术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要能够从本地、本校的实际状况出发,综合美术教学的有利条件,以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带动学生美术素养的提高。
一、 革新教学理念,营造良好美术教学环境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初中美术的课堂上,教师长期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被动地学习美术知识,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被阻断,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美术是一门艺术性较强的学科,需要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才能达成较好的学习效果。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美术教学,由于业余生活的匮乏,使得课堂成为提升大部分学生审美的途径,也就更加凸显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环境的重要性。良好的美术教学环境,是提升美術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前提。
例如,在“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可知,本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理论,为欣赏、评述美术作品奠定理论基础;通过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互动地解决问题和分析、评述能力。在开始本课教学前,教师准备好图片或其他文学及影像资料、教材;学生则准备好有关齐白石、董希文等画家的文字及图片资料。通过展示绘画作品和与其相对应的真实物象的照片,引导学生将二者进行对比,探讨美术创作与现实生活的关系。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学生的美术学习。
二、 丰富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美术审美情趣
农村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需要美术教师能够综合当地当校的现实状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兴趣指向合理选择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从美术的角度出发,丰富学生感官体验。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使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形象、生动,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体会美术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开展教学。结合教材内的文字和图片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生动阐述民间美术的色彩搭配方式、方法、审美特征、文化内涵等方面,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直观生动地展现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一些手法进行了解,并且对民间美术色彩搭配的文化内涵奠定认知上的基础。课件展示民间艺术作品,并配播音乐,如民间玩具、剪纸、刺绣、年画、风筝、织锦、面具等。以提问的形式引发学生的思考,如常见的民间艺术有哪些种类?民间艺术作品中常出现什么形象?为什么?民间艺术作品中常用哪些色彩?色彩搭配特点如何?使学生通过民间艺术的形象表达,深化学生对色彩搭配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 正视学生差异,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每个人特点的不同,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设置评价标准,对学生的美术学习进行指导和评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现有标准的基础上得以提升。在把握美术教学专业性的同时,注重美术学科的开放性,使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表达之后,不限制学生的美术表达,充分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
例如,在“手绘线条图像——立体图像的表达”一课的教学中,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丰富的线条表达方法,理解物象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关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表达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正视学生的差异,引导学生以直观感受法、结构分析法、主观理解法进行学习和创作。如从多个角度对教室内的桌子、椅子进行绘画,不局限于固有的对桌椅的印象,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
综上所述,初中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提高,需要教师能够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对美术教学的要求,革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更好地参与美术学习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设备以及先进的教学理念,丰富美术教学的模式,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深刻理解美术教学的艺术性,正视学生存在的差异,尊重学生表达的差异性,全面提升初中美术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程佳.人文教育视角的初中美术教学改革路径[J].江西教育,2015(21):43.
[2]唐娟.对如何开展初中美术教育课程的思考[J].新校园(旬),2015(11):135.
作者简介:
杨林辉,云南省保山市,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勐冒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