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创设游戏情境,在玩中学习,在学习中玩,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学习方式,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游戏情境,近年来已经受到很多老师的关注,但是在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从分析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的原则出发,探究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的有效措施,从而提升小学中年级段学生的阅读教学效果。
关键词:游戏情境;提升;阅读效果
小学中年级段的学生由于年纪比较小,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在语文的阅读学习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比较容易产生疲劳感,降低阅读的效果,为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升阅读教学效果,本文从中年级段学生最感兴趣的游戏情境入手,探究在阅读教学中融入游戏活动的原则,以及在游戏情境中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为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提高理论指导。
一、 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的原则
(一) 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原则
游戏具有娱乐的性质,但是语文的阅读教学又要求必须完成教学任务,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语文情境,必须平衡好娱乐性与实用性之间的关系。既要保留游戏的趣味性,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又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预期的阅读效果。在创设游戏情境的过程中,这两个因素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游戏是过程,完成教学任务是最终的目标,所以小学中年级段的语文老师在创设游戏情境的时候要把趣味性性与实用性统一起来。
(二) 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原则
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教师通过游戏的竞争性,激发学生的斗志,发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游戏的集体性又可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通过集体的力量解决问题。所以创设游戏情境既要竞争也要合作。
(三) 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语文阅读中创设的游戏情境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到个体之间的差异,遵循公平的游戏原则,游戏的设计不宜太难,也不能很容易缺乏挑战性,太难学生玩不下去就失去了动力,太容易学生缺乏竞争意识。游戏的设立既要公平又要具有竞争性,学生的潜力还能不断被激发出来,完成挑战,超越自我。
二、 创设游戏情境提升阅读教学效果的策略
(一)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创设游戏情境也必须遵守这一规定,在游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游戏中自主思考和探究,获得新的知识。这些知识的获得是学生主动得到的,而不是老师灌输的。教师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是支配整个过程。比如:《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在课前设计了一个导入小游戏,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派出4名同学蒙上眼睛想办法绕开障碍物到达终点,尝试的过程中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同学们在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就知道人离开了眼睛失去了方位的判断。通过让学生主动参与游戏,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人通过研究辨别方位。游戏环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引出课文的内容,即使蒙上蝙蝠的眼睛,它们还是可以自如飞行,这是为什么?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阅读这篇课文,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二) 教学方法灵活多变
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是为了使语文的阅读教学更富有趣味性,因此在创设的过程中不能单一的使用某一种教学方式,某种游戏方式使用多了,缺乏新鲜感,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而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活跃课堂气氛,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妙趣横生。创设的游戏内容应该丰富多彩的,比如:扫清学生阅读障碍的字词可以采用成语连连看、成语猜猜看、词语消消看等游戏形式;对人物形象情感的把握可以通过情景剧表演、演讲、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游戏形式;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以采用画画、哑剧表演、我比划你猜的游戏方式。可以在导入、正文、拓展、课外等任何一个教学环节创设游戏情境。总之游戏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需要采取不同的游戏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阅读的效果。
(三) 提高教师创设游戏情境的意识
教师是游戏的引导者,教师是游戏情境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是否实施游戏情境教学法,决定权在于老师,游戏情境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跟老师积极参与的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要求教师具有比较高的游戏设计水平,因此教师要有创设游戏情境的意识,提高创设游戏的水平,才能使游戏情境达到预期的效果,达到提高閱读的目的。比如《荷花》这篇课文,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描写画出荷花的样子,让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感受荷花不同的形态的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 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古人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游戏情境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寓教于乐,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语文的阅读效果。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才能达到创设游戏情境的目的。有趣的游戏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引起思考探索的欲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比如《风筝》这篇课文从学生感兴趣的放风筝这游戏入手,让学生到操场上放风筝,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因为亲身体验过自己感兴趣的游戏,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阅读的效率。所以游戏情境的创设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五) 与其他科目相结合
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课文都与其他的科目息息相关,所以在语文阅读中创设游戏情境必须与其他科目相结合。与学生喜欢的科目相结合更能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比如与美术、音乐、物理、化学等科目相结合,让学生在更容易理解阅读的内容,提高阅读的效率。比如:情景剧表演中,通过音乐的渲染,烘托气氛,更容易进入情境,感染人的情绪。所以,与其他科目相结合可以提高阅读的效率。
总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遵循娱乐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竞争与合作共存、与学生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教师重视创设游戏情境,提高创设游戏情境的能力,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情境,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在竞争中发掘学生的潜力,在合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在游戏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起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从而提升提高阅读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相如.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开展游戏教学[J].学周刊,2018(14).
[2]范锦华.浅谈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J].语文天地(理论综合),2013(10).
作者简介:
韦春莲,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新桥村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