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的红与黑

2019-07-01 03:46
汽车观察 2019年5期
关键词:创始人无人驾驶工程师

近年来,自动驾驶是最能牵动汽车行业神经的热门话题之一。自动驾驶技术不仅被看成是能够拯救汽车行业未来的黑科技,也被看成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个超级风口。但看似光鲜的背后,危机重重。

为何逃离无人驾驶公司?

近期,一篇題为《我为什么逃离国产无人车公司?》的公开信将自动驾驶创业公司推上舆论的浪尖。该信作者自称是一名无人驾驶算法工程师,并在4月从原就职的自动驾驶公司离开。信中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描述了该公司如何把自动驾驶当成圈钱谋利的工具。

作者原本在美国拥有稳定工作,一心想回国发展的他遇到了曾在某巨头公司工作过的A。A告诉他:“自动驾驶将是工程师报效国家的最好机遇。”以为国造车为名,A获得了作者的信任,辞掉硅谷工作后作者回国加入了A的公司。加盟后,作者发现周围的人都是听信A的爱国故事而来。为了尽快造出无人驾驶原型车,A不断从其他公司挖人。这些人到位以后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凭借为国造车的故事和技术认知上的偏差,A获得了某省市支持。但涉及到真金白银的时候,地方政府却谨慎得多,后来想通过资本市场获取资金则更加困难。A一直通过画饼的方式笼络工程师,动辄承诺数百万美元量级的薪资待遇,并以“借款协议”的形式预先支付。

上瞒政府,下欺员工,靠制造噱头圈钱的套路,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逃离。这种公司的存在,对勤勤恳恳工作的工程师,对踏实做事的车企,对整个自动驾驶行业,都不是好事。

为何内耗不断?

1.28亿美元,这是自动驾驶初创公司Roadstar去年创下的国内融资纪录。可不到一年时间,Roadstar便创造了另外一项纪录,成为第一家倒下的自动驾驶创业公司。破产清算,Roadstar给自动驾驶的从业人员、投资者以及政府机构都敲响了警钟,繁华与热闹背后,隐藏的问题也正在发酵。

Roadstar的内耗直接导致了公司的失败。据了解,三名联合创始人佟显乔、衡量、周光之间的不信任在创业之初就显露端倪。三人都是自动驾驶的技术天才,但缺乏管理基因,在公司内部各自招人,搭建自己的技术团队,且团队之间互有防备。

另据媒体报道,三位创始人曾与顺为资本接触,希望获得雷军的投资。当时创始团队提出的股权分配是绝对平均(三人按1:1:1分配),顺为方面认为“三人不成熟”,拒绝提供融资。而后,为了推进融资,三人勉强同意CEO佟显乔持有更多股份,CTO衡量和首席科学家周光的股份则保持一致。经过天使轮和A轮融资后,佟显乔持股16.8%,衡量和周光分别持股10.2%,差距并未拉开,三个创始人没有一个拥有绝对控制性的股权份额。Roadstar崩塌的速度让人唏嘘。

另一家明星公司小马智行也状况不断。其研发人员曾透露,两位创始人彭军和楼天成在技术路线上存在分歧,导致公司的技术团队分成不同派系。

自动驾驶属系统性工程,汽车的系统复杂性决定自动驾驶是无法依靠某一个人或者某一领域的突破就能取得成功的。单兵作战和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行业越来越行不通,更别说“自立山头”。

国内自动驾驶仍处于摸索阶段,分歧在所难免。打造符合公司业务发展的组织架构和高效的决策机制,是国内以技术人员主导的创业公司的一大难题。只有制度的建立才能让企业从幼稚走向成熟。

期待下一个十年

“近十年,自动驾驶在美国突飞猛进,而在中国是失落的。”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起步较晚的中国执拗于“弯道超车”可能只会适得其反,导致更多的弯路。只有先设定清晰的目标,捋直了道路,才有机会完成赶超。

对于这个行业,国内所有参与者都显得有些兴奋过头,就连消费者也不例外。凯捷研究院(Capgemini Research Institute)的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中国消费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早日实现无人驾驶,而西方消费者则更加冷静,美国和英国的消费者只有三分之一对无人驾驶持积极态度。

欣慰的是,包括政府机构和投资者在内的相关方开始越来越理性,行业资源和资金的配置将越来越合理。自动驾驶需要真正的创业精神,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坚持,少一点哗众取宠的口号。自动驾驶可能还需要下一个十年、二十年。越是艰难的任务,越需要强大的战略定力。

猜你喜欢
创始人无人驾驶工程师
环保工程师:生来为了“拯救地球”
世界表情符号日
战“疫”需求急呼无人驾驶车冲上前线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我想做一名桥梁工程师
北京第一条无人驾驶地铁试运行!你敢坐吗?
王利芬优米网创始人
Wearing History
开心一刻
无人驾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