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淑萍
[提 要]“幸福心理教育”是大学生心理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简单地说,“幸福心理教育”就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对人类身心健康有益内容的科学实践。大学生是一个充满朝气但心理尚不成熟的年轻群体,“幸福感”对于他们的心理作用很大。通过幸福心理教育培养其正确的 “幸福观”,增强其“幸福感”,不仅对大学生自身良性发展有重要作用,同时也对校园建设有着巨大的影响。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幸福心理教育展开,并阐述在建设阳光校园中的影响,全面的分析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幸福感影响因素及关系构成。
“阳光校园”是相对于传统教育观念下的校园文化建设而言的,它是一种具有理想色彩的校园建设模式,其主要特点是纠正了应试教育理念下的功利主义倾向,使其更加回归教育的本质。从这一点来说,民办高校的“功利性”表现更加突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生源数量、硬件建设、社会影响力等,会凌驾于校园文化系统建设之上。而“通过营造自然生态化和人文文明生态的环境,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彰显个性,享受教育带来的快乐”[1]。简单地说,阳光校园需要包括以下因素:和谐、透明、人文、温暖、发展。一切以人为本,构建团结、乐观、进取的内部环境和友好、协调、互惠的外部环境。
第一,和谐要素。即组成学校的各要素,如教师与学校关系,教师与领导关系,学校管理各个层面,教师与学生关系,学校、家庭、社区之间的关系,都应该是和谐的。
第二,透明要素。学校的管理要透明公开,民主平等。领导者、教职员工、学生之间在人格上一律平等,一切不合规操作必须杜绝。
第三,人文因素。建立一种健康向上,充满友爱的人文氛围,使学校形成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校风校貌。
第四,温暖要素。让每一个人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温暖,教育以爱为基础,真正拥有爱满天下情怀,就会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为明天的事业,教育首先要关注学生当下的生命状态。
第五,发展要素。让每一个人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舒展与发挥,承认兼容并包师生发展的差异性,让每一个人的潜力在阳光下尽情抒发。
简单地说,幸福心理教育的内涵包括“幸福心理学”和“心理幸福感”两部分内容[2],前者是幸福心理教育的实施对象,后者则是幸福心理教育的实施目标。结合目前心理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笔者倾向于将幸福心理教育看作是心理学实践的一种形式。
首先,“幸福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普通心理学研究主要从问题、现象、特征等方面入手,例如消极心理学、病理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而幸福心理学研究则是关注人类在社会活动中积极的方面,包括生活质量、精神境界、思想品德等。其次,“心理幸福感”则是一种体验,从学术研究角度来说,它特指根据个人设定的标准并进行评价形成的一种情感体验(或认知体验)。关于心理幸福感的最早研究来源于亚里士多德的现实哲学理论;著名心理学家Carol D.Ryff提出,心理幸福感是 “通过努力实现的真实潜力的完美展现”。结合现实来说,进行幸福心理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得到幸福”,从中文含义来解释,“得到幸福”本身就是一个过程表现,将“幸福”作为一个常量,那么不同人的“幸福”量值大小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在社会领域中的满意度体现 (包括物质满意度和精神满意度),人们需要了解幸福的标准、幸福的目标、幸福的效果等一系列知识,而这些也正是进行幸福心理教育的目的。
很显然,“幸福”作为一种体验或认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笔者将其归纳为两大类: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的幸福观。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分成了若干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佛、道、儒三种[3]”。首先,佛教是一个外来宗教,但在中国文化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从其教义来看,主张“修来世”,要获得幸福就必须用生命作为代价获得“涅槃”。也就是说,佛教认为人生(现世)是毫无幸福可言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生老病死等痛苦——所以佛教文化理念下的“幸福”并不具备可实践性。其次,道教是中国自产的一个宗教,它的教义中主张 “清静无为、顺其自然”,换而言之,道家认为幸福本身存在于天地之间,不用追求就可以得到。根据这一观点,人要获得幸福就应该主动避世,回归最原始的自然生活。很显然,这种幸福是一种务虚的观点。再者,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下幸福标准的实际缔造者。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提倡个人奋斗,个人在社会中要有所作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将“幸福”现实化的基本理论;根据儒家经典《尚书》中的记载,“提出了对幸福的五个基本标准,分别是: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和善终”[4]。这五个标准也将儒家对幸福的理解进行了集中概括,很显然,儒家提出的“幸福”是非常务实的,因此儒家思想也在中国得到了推崇。二是中国现代理念下的幸福观。中国现代幸福观主要指改革开放后的关联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物质生活的幸福。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而物质基础是获得幸福的前提,相应地,市场经济体制发展也为中国人民创造了物质生活幸福的环境。其二,注重个人感受的幸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与世界接触的日益频繁,国际交流不断增加,社会成员的价值观也多样化,个体对幸福的定义也不统一;因此,“个人感受”的幸福需要一个更具有包容性的社会。
我国幸福观在日益走向进步,但是,传统的幸福观不能全盘抛弃,相反,传统幸福观中一些合理的思想需要予以重视和传承。“中国传统幸福观非常关注道德与幸福的关系,儒家对德福一致的讨论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5]。虽然现代社会人们的幸福感日益增强,人们对幸福的追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是,无论追求怎样的幸福,都必须认识到道德对于幸福的引导作用。三是西方传统文化理念下的幸福分类。由于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西方传统文化理念下对幸福的理解与中国截然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禁欲主义。禁欲主义的幸福认知与西方社会宗教控制有很大关系,尤其在中世纪较为落后的时代中,宗教限制人对物质享受的占有。禁欲主义的形成,说明当时西方社会认为,幸福本身是一种主观感受,是一种精神遐想,与物质和肉体没有任何的关系。很显然,禁欲主义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欺骗性的理论,与佛教存在相同的宗教狭隘性。第二,享乐主义。享乐主义下的幸福认知与禁欲主义完全相反,它也同时存在于西方社会不发达的阶段,主要是针对权贵阶层、特权阶层而言的,强调不切实际的奢华、物质、利益,是君主专制时代的产物。第三,功利主义。功利主义对幸福的理解是利用最小的代价去满足最大的欲望,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一方面强调趋利避害,另一方面则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即个人幸福是建立在大多数人幸福的基础上;这是二十世纪资产阶级兴起以来所形成的商品经济幸福。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在当前情况下,都是我国人才培养机构,但依然存在自身的特殊性。一方面,民办高校办学资质、社会地位、政策扶持等与公办高校相比存在差异的现状。同等学历下,民办高校学生的社会认可度较低。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大学生需要承受低分考入心理压力和高额学费经济压力,对未来充满忧虑;种种因素汇集在一起,导致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远比公办高校学生要多。
结合现状来看,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有三个特点:第一,成本意识强烈。民办高校无法和公立高校一样获得国家政策支持、财政支持,因此民办高校学生就必须支付许多经济成本。同时,由于民办高校学生毕业后,考研、出国留学等机会少,拥有比公立高校学生更加强烈的就业意识,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自己在大学的教育成本,由此容易形成心理焦虑。第二,综合素质较低。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促使人们获取公平的高等教育权力,但另一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高等教育人才的素质。民办高校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高考成绩很低,学习态度不积极,以获得文凭为最终目的。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校园风气,导致自我进取心不高,形成消极的心理态度。第三,自卑心理明显。民办高校尽管具备正规教育资质,但“我国并没有平衡其与公办高校的地位,特别是在学历认证方面存在一定的歧视”[6],导致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压抑。
首先,有利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健康成长。大学生是我国人才的主要来源,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在各项能力方面的考核中,健康的心理是第一位,也是确保人才正确“三观”的前提条件。幸福心理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形成责任心、自我认同、享受快乐,正确看待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
其次,有利于民办高校的良性发展。民办高校是重要的人才培养机构,在资金不足、缺乏政策扶持、社会存在偏见等基础上,顽强地生存、发展,这本身就是对民办高校学生的一种激励。民办高校已经不再是公办高校的补充部分,而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通过幸福心理教育的普及,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建设和谐校园文化,提高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形象,促使其良性发展。
再者,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形态,它是在社会经济水平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要求精神文明与之适应,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就是人,个人思想意识形态中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统一,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要求。“民办高校大学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人才,通过幸福心理教育,不仅可以形成其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同时也有利于协调自我利益和社会利益”[7],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
在肯定教育的本质是致力于人类精神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幸福心理教育实现的是由内而外的幸福体验。回归教育的本质,不仅是提供给人们技能、知识,更多的是道德培养和精神教化,最终“促进人类作为生命个体的健康发展,实现幸福的人生体验”[8]。因此,幸福心理教育也是一种积极性的心理学实践,从当前来看,这种实践开展的最佳环境就是校园环境。
“阳光校园”是一种有效的实践环境,阳光可以照亮心中的阴霾,象征着进步、光明和健康;一方面,阳光校园是一种崇尚精神修养的教育环境,它摒弃了通过教育实现高学历、高收入、高物质享受等功利性倾向,将自身打造成适应教育本质回归的空间。另一方面,阳光校园是一个以人文主义情怀建设为方向的教育体系环境,在阳光校园中提倡学生张扬个性、挖掘潜力、积极进取、形成特色,便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并进一步消除学生心理层面的不利因素。
“阳光校园”是遵从“以人为本”理念、彰显校园和谐关系的人文主义教育环境。它从教育本质功能入手,平衡教育功能和教育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校园是教育工作开展的场所。任何教育形式都可以在里面得到发挥。从教育工作开展方面来说,幸福心理教育与其他教育活动并没有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是“阳光校园”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效果。幸福心理教育是从心理教育层面展开的,它包括三种教育体现:其一,针对个人进行精神层面的正确塑造,使之能够正确对待个体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群,理解“幸福”的标准。其二,激励个人学习的本能和潜力,突出自我个性,了解个体在发展中所能够达到的成就极限,并将自身的学习行为与外界环境相融合,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理解“幸福”的效果。其三,促使个体将外界的作用转换为自我的幸福体验,即培养其坚强、乐观、自信等优秀品质。
第二,校园是社会的模拟体。高校所具备的开放性让它成为一个社会的模拟体系,学生的性格特征、精神状态、价值观认识等是人才培养衡量指标。“社会环境与校园环境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真实的社会环境对人的精神塑造产生的影响往往是颠覆性的”[9],而校园作为社会的模拟体,可以通过幸福心理教育,规范、引导、塑造学生的行为,使之利用良好的“幸福心态”来抵御外部的不良影响。
第一,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在肯定个人差异性的基础上,直接导致不同人对幸福的标准存在认识区别。对待同一种情况,有的人认为属于幸福范畴,有的人则持否定态度。“幸福”的存在是客观的,而感知幸福则依赖人的主观意识,更多地表现精神层面的境界水平差距。通过在民办高校开展阳光校园建设,就是要从整体环境上改变高校学生忽略幸福的问题。由于自身性格、成长经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一些大学生经常被焦虑、烦躁、自卑、抑郁等精神状态困扰,对可以获得的幸福体验视而不见。自身缺乏拥有感知幸福的能力。在阳光校园建设过程中,“不断地强调人文情怀的塑造,和谐关系的建立”[10],通过这种外界影响作用,民办高校学生认识自然也会发生改变。
第二,具备体验幸福的情境。幸福既然是一种心理体验,意味着它必然存在一种刺激介质实现心理感知。人们通过阅读获得幸福体验,那么介质就是文字和图片;民办高校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统一的校园环境中,不可能凭空体验到幸福,因此,建设一个具备体验幸福的情境空间是十分必要的。包括两个方面,其一硬件建设,整洁的校园、优美的环境、丰富的藏书,这些都可视为物理介质。其二人文方面的建设,即“阳光校园”建设,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倡议等方式,让学生的生活中充满正能量,提高快乐、愉悦心情所占的精神空间比例。
第三,形成追求幸福的勇气。民办高校学生的典型心理特点是自卑,这种自卑是在应试教育体系下形成的,不代表一个人的真实能力、内涵和道德水平。幸福的体验不仅在于“当下”,重要的是抓住“未来”——让民办高校通过阳光校园建设,使学生能够追求幸福,改善自卑心理,提高自信指数。“阳光校园”建设的目的是促使教育回归本质,即 “以教为辅、以育为主”,教育的成功是以人的素质好坏来衡量,而不是以人掌握知识技能多少来衡量。
笔者立足于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即对幸福体验的感知程度)展开分析,影响心理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来源于两个维度:“其一,民办高校学生自身,即自我感知;其二,民办高校学生所处的环境,即社会环境[11]”,校园属于社会的“亚环境”。结合心理学研究内容,将其归纳为感恩情绪和社会支持。
一是感恩情绪。心理学研究认为,“感恩情绪”是一种面对外界刺激行为产生的自主精神认知,且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反应特征。哲学上认为“感恩情绪”的产生在时间上不具备连续性,但“感恩情绪”可以在生理习惯上一直维持,例如人们对宗教的感恩。人类社会活动中的“感恩情绪”具备三个特征,即施恩对象没有报酬要求、感恩是平等的、感恩与施恩之间必然存在纽带。
感恩情绪和心理幸福感关系的研究是当前世界范围内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很多学者都证明了感恩情绪与心理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同时指出积极情感、移情能力等是感恩情绪和心理幸福感之间的重要调节因素,而积极情绪是最明显的连接纽带(中介变量)。
Diener、Eunkook和Richard通过对感恩情绪的测试发现,“个体酝酿感恩情绪或参与感恩活动,能够给予自身更客观的评价,更容易实现自我满足[15]”。因此可以得到更多的快乐;Easterlin R.A以大学生群体进行了测试,也达到了“感恩情绪影响个人幸福体验[16]”的结论。国内研究学者刘次林、王长华等将“感恩情绪”看作是一种意识自我放大能力,同时也是一种具有不连续性的移情感知能力,涉及理论广泛,包括情感体验理论、道德情感理论、认知理论等。可以通过多维感恩量表反映感恩情绪和心理幸福感的关系。
感恩情绪是对民办高校学生自身精神状态的一种分析和考量,从心理学角度说,感恩情绪的产生得益于个体在成长经历中的自我构建,将自己视为一个受益者,更容易在情感上获得满足和愉悦;将自己作为一个施恩者,幸福感就会降低。
二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精神病学中的一个概念,上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地引入到心理学研究,“社会支持”作为一个边缘学科概念,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从社会关系学角度说,“‘社会支持’是个人在社会层面中进行的单方向传递或双方向交换行为。而从社会行为学角度分析,‘社会支持’是指一种个体对个体或个体对社会的促进行为”[12]。
社会支持对于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影响是巨大的,而且在表现上主要以“群体意识”为基础,可能是民办高校学生的家长、同学、邻居、亲戚等。社会支持程度越高,获得幸福体验的帮助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事实上,社会支持影响心理幸福感的机理是明显的,狭义地说,“社会支持”就是“社会肯定”,肯定了民办高校学生的学历、能力、价值;社会支持会在心理幸福感的体验下转化为“自我支持”,即对自我产生信任,保持肯定态度,增强自信心。
结合自我感知和外部环境两个维度,研究它们与民办高校学生幸福心理感之间的关系,为深入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自我感知(感恩情绪)和外部环境(社会支持)针对心理幸福感不同的影响,反应出幸福心理教育在民办高校阳光校园建设中的影响。
本论文研究对象选择某民办高校为研究对象,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469份,其中有效问卷462份,回收率为93.71%,有效率为92.38%。
第一,多维感恩量表。即GRAT表,该测量表主要包括了44项研究对象,分别从自我简单感激、对外界感激以及富足感三个维度展开。我国心理学研究人员通过对该测量表的实践,证明其与单维感恩量表具有很好的内容效度 (P<0.001)。多维感恩量表采取五个评级,一致性系数、分半信度、重测信度分别为0.822、0.849、0.664, 结合验证性因素分析其结 构 效 度 ,GFI/TLI/IFI/CFI均 接 近 1,X2/df=2.02,RMSEA=0.063,研究证明,该表可以作为本课题测量工具。
第二,Ryff心理幸福感测量表。本测量表由著名心理学家Ryff编制,我国心理学者引入后进行了改编,使其符合中国环境应用。相比来说,Ryff原版心理幸福感测量表内外部一致性十分优秀,但由于我国信度的要求较低,所以国内的要求维持在0.66-0.85左右。原版的维度有六个,分别为个人成长、人际关系、生活目标、自我接受(肯定)、自主性、环境适应性;改良后的中国版幸福心理感测量表为五个,分别是积极关系、自主性、个人成长、自我接受和生活目标。
第三,社会支持测量表,即SSRS量表,由我国心理学家肖水源编制,该表测量维度有三个,分别是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以及支持利用度。
第一,感恩情绪对心理幸福感的数据分析。感恩情绪属于个人自我心理在精神面的投射,利用多维感恩量表对调查数据的反应,体现出对心理幸福感的量化影响,如表1所示:
第二,社会支持对心理幸福感的数据分析。社会支持对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幸福感影响广泛,将社会支持的各个维度与心理幸福感结合起来,可以观察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三种维度对幸福体验的最终影响。数据如表2所示:
表1 感恩情绪与心理幸福感分析表项目
表2 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分析表项目
利用感恩情绪作为预测变量,将心理幸福感总分作为回归对象在5个维度上进行反应变量回归分析,观察民办高校大学生对心理幸福感的回归效应,如表3所示:(P<0.001)
表3 感恩情绪回归分析表
将社会支持和心理幸福感分别看作预测变量、反应变量。结合五项维度进行回归分析,观察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幸福感效应回归体现,如表4所示:
表4 社会支持回归分析表反应变量
“人的幸福感需要介质传递才能感知,民办高校建设阳光校园的基础就是硬件建设,让高校学生在一个温馨、温暖、亲切的环境中学习生活”[13]。通过硬件的设计来传达和善亲切的理念,比如校园中设置温馨的标语、宿舍中设置“温馨橱窗”,提供“温馨服务”等。民办大学本身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它的优势是容易接受新思想,而不会被僵化、传统理念所制约。
民办高校学生由于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和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发生机率比较高。单靠心理疏导、心理治疗等方式解决远远不够。通过幸福心理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自身修养,而阳光校园建设可以从生活、学习的整个空间给予改善,构建健康的人文空间,包括良好的校风、务实的教育、严谨的态度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处的高校拥有一种积极、前进的劲头,自己的前途充满了希望。
“教与学”构成了教育功能的主体,表明了“教育本身是一个互动行为,即教师和学生两主体之间必须拥有平等的话语权”[14]。在阳光校园建设过程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氛围是重要目的,尤其是长期应试教育中形成的教学惯性。在民主、自由、开放的校园环境中,学生活跃的思维得到进一步解放。而幸福心理教育的一个功能,就是让学生感知到“阳光校园”愉悦的教学氛围,并主动参与其中。
在教育系统中群体划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划分结构虽然简单,但彼此间的关系复杂。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理念下对高校学生的要求是技能培训、知识传授,这是单一关系构建倾向,一旦这种关系发生危机,就会导致师生之间关系紧张。在这种情况下,要让学生达到较好的心理幸福感,就必须通过其他渠道来缓和师生之间的单一关系,在促使其多样化的同时,产生更加牢固或更容易缓和的机制。“阳光校园”建设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缓和,提高互动性和互助性,形成稳定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民办高校中展开“阳光校园”建设是一种质的转变,象征着我国民办高校领域走出了固有生长的阶段,开启了自我体系的完善,即从单纯地硬件建设向软、硬件平衡发展迈进。结合我国民办高校发展的历史、模式、现状分析,改变社会公众对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态度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诚然,民办高校不像公办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悠久的历史、沉淀的校风,特别缺乏时间积累下的“名校精神”,但通过“阳光校园”的建设,可以创新民办高校学子的精神面貌,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昂扬奋进、自强不息、努力进取等与时代同步的先进性人文思想,增强民办高校学生的凝聚力。
民办高校学生进行幸福心理教育和开展“阳光校园”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幸福心理教育改变了学生自身对幸福的观点,形成积极心理态度,而阳光校园则为民办高校学生提供了自由、开放、个性的发展空间;既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我国社会人才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