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趋势分析

2019-06-30 03:00丁文霞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年9期
关键词:未来发展应对策略影响

丁文霞

【摘 要】文章以航空發展趋势理论、运输费用及运输发展阶段为基础,从航空货运、客运、国际运等角度,对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形势进行分析和判断,由并此可知我国航空运输业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且未来几十年会保持较高增长。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快速发展会产生很多不利影响,为此应采取对策确保我国航空运输业取得长远发展。

【关键词】航空运输;未来发展;影响;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F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9)09-0045-02

“十二五”规划是我国改革不断深入、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民航发展的全新时期。从国际角度分析,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和文化交流增多,国际空运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从国内情况看,现阶段是我国进入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区域发展战略不断深入,与民航关联的产业在不断提升和发展,这些因素均为航空运输业发展奠定基础。同时,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发展保障能力与协调能力都不高。国际对行业环保重视度不断提升,航空运输业节能减排工作压力更大,标准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我国航空运输未来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1 航空运输业发展趋势的确定

1.1 依据运输理论确定发展趋势

在工业化发展初期与中期,主要以海运、铁路、水运和公路等运输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到了工业化发展后期,航空运输成为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性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不断深入,航空运输与国际贸易空间广、距离长、时效需求高的标准相适,因此航空运输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动力、国际经济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1]。

1.2 依据运输费用确定发展趋势

在我国,航空运输是较高端的消费方式。将航空运输视作产品,其需求空间非常大,如果适当降低航空票价,有望使运输量大增。我国地面交通非常便利,受地理条件、人口分布、地域经济等因素影响,人们出行时往往选择实惠的出行方式。因此,研究我国旅客及其运输需求时,需要将航空运输费用作为一项重要因素进行研究和分析。2001年,我国居民乘坐飞机出行单次费用为全年消费总额的1/3,到2010年这一比例下降至1/10。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单次乘坐飞机费用占家庭全年支出的1%。可见,我国人均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同时我国航空运输业仍存在非常大的发展空间[2]。伴随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更关注时间成本,对于航空运输需求也不断提升,可见我国航空业未来将保持较高的增长态势。这种发展态势是在国民经济不断增长、产业不断优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生活生产方式发生重大转变等因素驱使下实现的。

1.3 依据发展阶段确定发展趋势

对我国航空运输发展阶段进行判定,是全面了解我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预测航空运输业未来发展、合理设计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一些发达国家的民航运输业发展起步较早、历史悠久,在经历初期和发展期后,这些国家的航空运输业进入成熟阶段,不管是在法律规定、体制结构,还是运行管理方式,都远超我国。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航空运输发展史对于判断我国航空运输业当前所处阶段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参考性。结合航空运输发展的周期性,确定我国现阶段航空运输正处于高速发展期。

2 针对航空运输发展趋势采取的应对策略

2.1 结合所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碳中性增长对策

国际民航在第三十七届大会中极力推行碳中性增长,确切地说就是全球航空运输排放量与2005年相比达到零增长。结合以上分析,在以往数十年间,我国国际航空运输从缓慢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各民航强国的国陆军际航运已开始进入低速发展,除此之外有些国家的航运业还出现衰败趋势,我国航空运输内需是国际航空运输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与动力保证。从最近20年各国国际航空运输总量的发展情况看,以碳中性参考年份2005年为准,在此年限之前的10年里,我国国际航空运输量始终随全球国际航空运输的快速增长而不断增长。因为我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起点较低,并且还处在发展初期,而发达国家的民航空业输已进入发展成熟阶段,所以我国航空运输业增长速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的民航业。2005年之后,我国国际航空运输得到国内需求大力支持,国际航空运输量增速呈高速发展趋势;此时部分发达国家的民航国际航空运输量增速明显降低,英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航空运输量降低5%左右,美国和英国增速仅为2%,只有韩国处于快速增长状态,日本、澳大利亚与英国还产生零增长与负增长的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发现,新兴国家的航空运输业处于快速增长时期,这与一些老品牌的民航强国航运业增速慢形成了明显对比。从对公民出行自由选择权来看,需维护新兴国家航空运输增长[3]。要想有效实现全球航空运输碳中性目标,需重点从航空运输需求饱和且降排技术水平高的民航强国入手。

2.2 结合能源具体需求降低环境危害影响

我国“十一五”计划以来,航空运输能源损耗情况整体保持下降态势,但未来我国航空运输业并不会因能源消耗总量降低而降低。虽然我国民航公里消耗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这与各航空公司机队更新有关,其未来节能减排潜力及空间非常有限。现阶段,煤油仍是航空运输的主要动力燃料,可见未来航空运输能源下降空间与幅度非常有限。结合国际航空组织单位燃油降低1.5%的高标准,未来我国航空运输能耗增长,将在我国国际航运总周转量与国际空运周转量增长率基础上分别降低1.5%左右[4]。

除此之外,航空运输业快速发展同样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例如,运输需求的不断增大促使机场进行扩建或新建,由此占用很多耕地和其他生活性用地,对当地居民正常生活产生影响,同时还对本地生态环境及水文情况产生危害;航空器和地面勤务车排放的气体会造成大气层温室效应;机场数量、规模增大,飞机起降次数增多,必将形成严重的航空噪音污染。我国未来航空运输要想持续高增长,需采取策略应对能源需求压力及环境污染,有效降低负面影响。从全局进行合理规划,把资源优化、保护环境合理融入规划,对通航作业需求和航空运输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确保民航系统供应量。在此情况下,对能源系统、飞机发动机节能技术进行研究开发,加强研究与应用全新生物燃油、飞机噪音相容等,有效实现以人为本、高效、绿色的航空运输业可持续发展。

3 结语

总体来说,我国航空运输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也将处于较高增长态势。当前,航空运输不仅能够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并且还能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增大国际贸易量、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加强认识及科学分析这一发展趋势,可以对我国航空运输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和指导。同时还要清醒地认识到,航空运输需求、规模不断增大,与资源环境担负能力不足相矛盾,这一矛盾的长期存在会对我国航空运输未来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未来,我国民航企业需要采取有效措施缓解能源需求压力,充分应对环境污染问题,不断挖掘内需空运需求,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从而确保我国航空运输稳固发展。

参 考 文 献

[1]崔婷.我国航空运输战略规划演化历程的比较分析与最新趋势[J].综合运输,2015(10):38-43.

[2]范方超.我国航空运输业绿色发展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4.

[3]戈锐,范幸丽,张玮.我国航空货运市场发展趋势探析[J].综合运输,2014(4):37-41.

[4]李艳华,赵黎明,冯斌.基于国际比较的我国低成本航空发展前景预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5):56-59.

猜你喜欢
未来发展应对策略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工业集中与废弃物排放的关系
论微电影广告的营销传播及发展策略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