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分析

2019-06-30 04:23陈志坚袁勇卫梁淦桐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陈志坚 袁勇卫 梁淦桐

[摘要]目的分析血糖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方法2012年8月- 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8例,以患者为是否伴随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依据,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患者31例,伴随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乙组患者27例,不伴随颈动脉粥样硬化。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三组研究研究对象的HbAIC(糖化血红蛋白)、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通过测量身高与体重来计算BMI(体重指数)。除此之外,还要对比三组研究对象MAGE(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BGFC(血糖波动系数)、DMMG(血糖波动最大幅度)。结果甲、乙两组患者的IMT值、Hb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甲组患者的IMT值、HbAle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MAGE、BGFC、DM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甲组患者的MAGE、BGFC、DMMG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GE、BGFC和IMT之间的相关性r=0.251,甲组疾病复发率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糖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存在。

[关键词]血糖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脑血管病;脑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 2019) 01-198-03

研究显示,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在糖尿病发生率极高的欧美国家,糖尿病属于缺血性卒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独立性危险因素[1-2]。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预后以及严重程度均会直接受到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程度以及血糖水平的影响[3-4]。以往临床上有研究显示,血糖异常或者糖尿病只是晚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但是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早期血糖异常也会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将神经细胞损伤程度和脑血流量降低[5-6]。本研究主要针对血糖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2年8月- 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58例,均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确诊为2型糖尿病;存在正常的精神状态。排除标准:不愿参与;存在免疫性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脂代谢异常。以患者为是否伴随有颈动脉粥样硬化作为依据,将其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31例,伴随有颈动脉粥样硬化,平均年龄(65.3±6.4)岁,男16例,女15例;乙组27例,不伴随颈动脉粥样硬化,平均年龄( 66.0±6.16)岁,男15例,女12例。再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平均(65.6±6.1)岁,男30例,女2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方法

身高体重与糖化血红蛋白( HbAIC)测定方式:对三组研究对象的體重、身高进行测量,对BMI(体重指数)进行计算,BMI=体重/身高2(m2);HbAIC采用色谱法进行测定。

IMT检测方式[7]:IMT(动脉内膜中层厚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测定,了解是否形成斑块,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检查,检查从颈根位置开始,然后再对颈外动脉、颈总动脉依次进行检查,并对IMT情况进行观察,若IMT在1.2mm以上,并且颈动脉内膜中层变厚,则表示有斑块形成;若IMT在1mm以上,并且颈动脉内膜光滑、完整,则表示为正常。

动态血糖监测[8]:对患者血糖水平采用血糖监测系统监测72h,并对血糖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严格按照监测到的各项指标对MAGE(日平均血糖波动幅度)、BGFC(血糖波动系数)、DMMG(血糖波动最大幅度)进行计算,MAGE指次日24h血糖波动超过ISD的血糖波动情况,从血糖波动峰值到谷值方向对波幅进行计算,所有幅度的平均值即MAGE;BGFC指72h内的总体血糖浓度标准偏差;DMMG指24h内最大血糖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值。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三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乙两组患者的IMT值、HbAI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比较,甲组患者的IMT值、HbAIC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患者动态血糖水平比较

甲、乙两组患者的MAGE、BCFC、DMM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乙组相比,甲组患者的MAGE、BCFC、DMMG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MAGE、BCFC和IMT之间的相关性r=0.251,提示血糖波动幅度和颈动脉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存在。甲、乙两组患者均随访一年,发现甲组中有13例复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为41.94%,高于乙组的14.81%( 4/27)。

3 讨论

2型糖尿病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以高血糖水平为特征,属于糖尿病的常见类型。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属于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可促使多种心脑血管并发症出现,常见的包括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心脏病以及外周血管疾病等[9-10]。临床上可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作为评价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IMT则可以用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进行反映[11-13]。还有多数研究显示,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为颈动脉粥样硬化,具体表现为粥样硬化斑块在很大程度上增大,进而造成颈动脉狭窄,促使其远端有低灌注性梗死现象存在,支配区域也会有脑梗死现象出现。不稳定斑块很容易破裂,进而促使远端血管栓塞;有大量血小板存在于斑块表面,并且促使凝血因子被激活,最终形成血栓[14-15]。现阶段,临床上用来对体内血糖波动情况进行反映的两个重要指标为MAGE与BGFC,BGFC主要用来对体内总体血糖水平波动幅度和程度进行统计,而MAGE主要用来对受试者大于ISD血糖波动的平均幅度进行评价,以上两个指标均可用来对血糖代谢紊乱程度进行有效反映。本研究通过研究得知,对其他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后;甲、乙两组患者的MACE、BGFC、DMM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与乙组相比,甲组患者的BCFC、DMMG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程度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血糖波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还显示,MAGE、BGFC和IMT之间的相关性r=0.251,提示血糖波动幅度和劲动脉硬化程度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存在。

综上所述,血糖水平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有密切相关性存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存在异常可能会对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进行促进,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纠正,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出现进行有效预防。

[参考文献]

[1]徐畅,王晓梅,朱刚,等.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MMP-8和IL-6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 28):5459-5461.

[2]程琼,庄文锦,李云飞,等.血清MMP-8、IL-6表达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研究[Jl_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 36):7088-7090.

[3]Shi H, Guo R.Liu H, et aI.The correlation research ofrelationship between carotid atherosclerosis occurrence andhomocysteine, blood lipids, blood glucose and uric acidin physical examination[D].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Neruous Diseases.2015.

[4]朱美娥,龚道恺.血液学指标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 14( 22):2701-2703.

[5] Zhou L,Chen X, Geriatric DO.Correlation between thelevel of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the formation ofcarotid atherosclerosis plaque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llitus by high frequency probe[Dl.Laboratory Medicine& Clinic.2017.

[6]范艷平,易甲其,吴敏.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和EPO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关系[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7,32 (1): 80-83.

[7]李利峰,路峰.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人群尿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关系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 12):1518-1520.

[8]何学芳,刘萍萍,杜鑫,等.脑梗死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学,2017,23 (1): 1-3.

[9]邢舒平,鞠卫萍,张爱娟,等.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压晨峰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叨.中国医药导报,2016,13( 23):75-78.

[10]王骄,郑向青,罗羽慧,等.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t-C及UA水平变化及其在颈动脉粥样硬化中的预测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 12):2296-2299.

[11]席建军,贾海玉,张勇,等.老年人餐后高血糖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医药,2016,11(4):540-543.

[12]童巧文,童郁,张荷慧,等.血小板微颗粒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 31):3822-3825.

[13]于汶,胡荣,芦燕玲.老年人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J]_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6,35 (1): 19-21.

[14]梁登攀,周鹏,王秋林,等.血清胱抑素C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6,22(5): 563-565.

[15]苏承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患者血清Hcy、脂质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河北医药,2017,39( 12):1788-1791.

猜你喜欢
脑血管疾病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高频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脑血管疾病多层CTA与DSA影像诊断的对照分析
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的检查意义
前列地尔和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糖尿病肾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疗效观察
脑血管病患者精神障碍特点及治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