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在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2019-06-29 08:11:20孙滨海
上海护理 2019年6期
关键词:毛细血管胰腺炎葡萄糖

陈 贞,孙滨海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上海 200040)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率有所增加,特别是重症胰腺炎,其病死率约为15%~30%[1]。重症急性胰腺炎是由胆源性和非胆源性等疾病引起的胰腺内胰酶被激活,导致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和坏死的炎症反应,常伴有严重的代谢紊乱[2]。重症胰腺炎发病突然、病情进展迅速,胰腺组织不同程度受损可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患者出现高血糖症状,而高血糖即是病情危重的可靠指标[3]。因此,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整体治疗过程中,对血糖进行密切监测有利于稳定病情、促进康复。若不对患者血糖进行及时监测与调整,很有可能发生低血糖或酮症酸中毒等,加重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4]。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具有实时反馈、连续记录血糖、回顾分析等功能,能帮助医务人员及时、快速地了解接受胰岛素治疗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糖情况,并据此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在临床的应用,须建立在与毛细血管血糖(指尖血糖)测量的一致性、准确性、可靠性的基础上[5]。本研究通过与传统毛细血管血糖测量血糖比较,评价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检测的精准度、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及满意度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17年1—6月入住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外科ICU的重症胰腺炎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均符合2013年拟订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草案)》中关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6];患者均了解研究目的,并签署知情同书。研究对象中男7例,女 3例;年龄 58~78岁,平均(67.10±6.42)岁;住院天数为 7~18 d,平均(12.00± 3.46)d;入住 ICU天数4~14 d,平均(8.00± 2.56)d;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为 12~ 16分,平均(13.90 ± 1.28)分;发病原因为胆道疾病3例,饮酒、暴食4例,高脂血症2例,病因不明1例;入院血糖值为10.3~26.8 mmol/L。

1.2 方法

1.2.1 重症胰腺炎常规治疗与护理 10例患者均遵医嘱予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酶分泌、止痛、控制血糖、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平衡、静脉营养支持和肠内营养支持等治疗,护理人员遵医嘱予以胃肠减压、观察生命体征、监测病情、严格记录出入液量等常规护理。

1.2.2 血糖监测 经过专门培训的ICU责任护士遵医嘱 每 4 小 时 (6:00、10:00、14:00、18:00、22:00、2:00)进行1次血糖监测,每次血糖监测均采用以下2种方法同时进行,①毛细血管血糖测量方法:护士选择患者某一手指,用75%的乙醇棉球进行常规消毒,待干后,使用一次性指尖血糖测试针快速刺入手指指腹皮肤较薄处,稍轻压手指根部以利于血液溢出,采集第3滴血作患者指尖血糖监测,并获取相应的血糖数值;②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测量血糖方法: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由一枚小巧的一次性圆形传感器 (传感器内有一根长5 mm、宽0.4 mm的柔性探头)、配套的手持扫描检测仪、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仪主机组成,护士在患者上臂用75%的乙醇棉球进行常规消毒后,将传感器置于手臂上部外侧 (最佳位置是上臂肱二头肌下端外侧),再将配套的手持扫描仪置于传感器的上方,从检测仪主机处获得当前血糖数值。

1.2.3 观察指标 ①患者入住ICU后5 d的血糖值:由2名护士分别记录各时间点通过毛细血管和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测得的血糖数值,并分别计算入住ICU后5 d内每一天的平均血糖值。②护士操作时间:由2名护士分别记录护理人员进行毛细血管血糖测量和采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测量血糖的时间,两组患者均在与患者沟通解释后进行血糖监测,从操作到得出血糖数值计为操作时间,以s计算。③患者疼痛程度:在患者第1~3次进行血糖测量后,护理人员采用疼痛程度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7]对患者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患者根据自身疼痛选择1个最能表达其疼痛程度的数字,0~10分依次代表无痛~最痛。④患者对血糖监测方法的满意度:参考冯志英等[8]的满意度调查表,在患者出ICU时由指定的护士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从7~1分别代表很满意、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嘱患者选择1个最能表达其满意度的数字,记录对应的分值。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描述性分析采用均数 ±标准差表示,不同检测方法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每日检测结果的比较 (mmol/L,±s)

表1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每日检测结果的比较 (mmol/L,±s)

组别 n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 300毛细血管血糖 300 t值P值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10.46±2.10 10.07±2.21 10.21±1.97 10.37±2.11 10.08±2.22 10.44±1.88 10.14±1.88 10.11±1.17 9.87±1.16 10.16±1.54 0.063 -0.285 0.320 1.201 -0.289 0.951 0.782 0.756 0.260 0.779

表2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的护士操作时间、患者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分,±s)

表2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的护士操作时间、患者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分,±s)

组别 n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 300毛细血管血糖 300 t值P值护士操作时间(s) 患者疼痛评分 患者满意度评分第1次 第2次 第3次20.93±9.10 2.10±0.74 0.10±0.32 0.00±0.00 6.80±0.42 31.00±5.30 1.80±0.63 1.60±0.70 1.50±0.53 4.60±0.70-5.403 0.896 -6.708 -9.000 7.571<0.001 0.394 <0.001 <0.001 <0.001

2 结果

2.1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的血糖检测结果比较 本研究通过毛细血管及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分别检测血糖300次,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的血糖检测结果为4.3~ 21.4 mmol/L,平均(10.23±3.03)mmol/L;毛细血管血糖的检测结果为4.3~21.2 mmol/L,平均(10.14±2.63)mmol/L,两种方法检测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71,P=0.285)。两种血糖检测方法每日检测结果的比较,见表1。

2.2 两种血糖检测方法的护士操作时间、患者疼痛评分及满意度比较 见表2。

3 讨论

3.1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可以准确反应患者血糖变化 有研究发现,血糖水平高低是反映胰腺组织坏死程度及由此导致的胰腺内分泌障碍的重要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9]。通过控制高血糖可改善胰腺炎患者的预后[10]。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机体处于剧烈的应激状态,常伴有应激性的高血糖[11]。因此,如何客观、真实地反应患者血糖波动情况尤为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对同一患者、在相同时间采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和毛细血管测得的血糖数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可以作为临床医师掌握患者血糖数值的判断依据,有利于临床医务人员对血糖异常做出及时的处理。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可快速获取患者血糖值、回顾血糖历史数据,对于水肿患者仍能测出准确的血糖数值,不会因为过多的组织间液而影响血糖数值的获取。

3.2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舒适性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患者的疼痛程度低于进行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方法的患者 (P<0.05),患者满意度也高于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方法(P<0.05),这可能与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无需进行有创操作有关,减少侵入性操作次数,有利于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不良刺激。但在患者第1次测量血糖时,使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的患者疼痛程度与毛细血管血糖测量的疼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 (P>0.05),这可能是由于第1次置入传感器时,传感器末端的柔性针头刺入皮肤造成暂时性疼痛,而之后的两次测量中患者疼痛程度相比则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另外,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易固定并防水,不影响患者治疗期间的擦身等操作。研究期间未观察到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相关的不良事件,如局部皮肤软组织感染、局部出血等,说明该系统能安全地应用于临床血糖监测中。

3.3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血糖是围术期重症患者的重要监测指标之一,尤其是重症胰腺炎患者。但由于监测血糖人数、频次较多,操作时间延长会进一步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采用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进行血糖检测可以节约护理人员的操作时间(P<0.05),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

4 小结

瞬感扫描式葡萄糖检测系统与传统毛细血管血糖检测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血糖监测同样具有科学性,可实时反应患者的血糖变化,降低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加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猜你喜欢
毛细血管胰腺炎葡萄糖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葡萄糖漫反射三级近红外光谱研究
孕期大补当心胰腺炎
糖耐量试验对葡萄糖用量的要求
葡萄糖对Lactobacillus casei KDL22发酵及贮藏性能的影响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27
多发性肺硬化性血管瘤18~F-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1例
肿瘤影像学(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0
持久性发疹性斑状毛细血管扩张一例
疏通“毛细血管”激活“神经末梢”
中国火炬(2014年8期)2014-07-24 14:30:21
急性胰腺炎致精神失常1例
中医研究(2014年5期)2014-03-11 20:28:49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55例
中医研究(2013年5期)2013-03-11 20:2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