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莉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 400042)
近年来,随着肝胆外科手术治疗的不断完善,肠内营养模式也更加受到推崇。在临床实践中,早期肠内营养干预对于患者疾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是指在手术结束后24h内给予患者经鼻胃肠管或者胃管为患者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1],根据相关研究[2],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实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术后营养补充方式。在本次研究中,探讨了肝内外胆管结石术患者的早期肠内营养干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接受肝内外肝胆结石术治疗的患者88例参与研究,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分布范围为33-71岁,平均年龄为(44.39±11.34)谁,病程分布范围为1个月-12年,平均病程为(2.34±1.29)年。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
观察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干预,于术后第1d给予营养支持,具体为:术后第1d给予温生理盐水经鼻肠管缓慢泵注,泵注速度为20ml/h,术后第2d,给予温开水250ml加全能力500ml经鼻肠管泵注,泵注速度设定为40-60ml/h,术后第3d,给予温开水500ml加能全力1000ml经鼻肠管泵注,泵注速度设定为80-100ml/h,持续治疗3d,第6d停止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干预,于术后第3d开始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具体用量同观察组,术后第3-5d,分别经鼻肠管泵注温生理盐水250ml、温开水250ml加能全力500ml、温开水500ml加能全力1000ml,1周后停止肠内营养。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以及胃肠道功能指标情况。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0.00%(22/44),有效率为40.91%(18/44),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31.82%(14/44),有效率为45.45%(20/44),总有效率为77.27%,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
详见下表1,在胃肠道各项功能指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胃肠道功能指标变化
肝脏是人体多种物质的代谢中心,具有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功能,胆道是肝脏排泄通道。对于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胃肠功能完整,但是肝肠循环存在严重的障碍[3]。因此,在术后给予肠内营养干预,通过经鼻胃管为患者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对于肝胆外科手术患者而言,胃肠功能紊乱是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胃肠功能发生紊乱,但是,有研究[4]指出,通过早期营养干预的应用,能够保持小肠功能和黏膜功能的完整性,有效缓解胃肠功能紊乱的情况。在本次研究中,通过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的实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胃肠功能指标,提升了临床疗效,肯定了早期肠内营养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