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如何留人

2019-06-28 15:41
新传奇 2019年13期
关键词:留人基层工作年轻干部

基层“招人难”“留人难”的情况较为普遍

近年来,一些基层单位尤其是艰苦边远地区县乡机关“招人难”“留人难”的情况较为普遍。

每年各省市的公务员考试,热门岗位总是人才济济,而一些基层艰苦偏远岗位,报名者却寥寥无几,甚至没达到开考比例。内蒙古自治区公务员局副局长谢学智分析称,多数考生不愿到基层,不愿到艰苦边远地区,只是把基层作为其升职的一个跳板。这些考生因为工作待遇和环境等原因,总盯着城市那些好岗位,这在全国来说也是普遍现象。

伴随着“招人难”的是“留人难”。“实在不想在基层干了,想走又没有更好的地方,要么干脆歇了吧。”当前,有部分基层年轻干部萌生了这样的想法。尤其是在艰苦偏远地区的基层,在干部引进来之后,还存在“引进来作用发挥不了”的现象。发挥不了作用,自然也就留不住人。

人才为何引进来却留不住

基层日益成为我国利益矛盾的集聚地和社会冲突的高发地,广大基层干部承担着提供服务、处理矛盾、协调冲突和化解风险的重大职责,年轻干部更将成为中流砥柱。然而,很多年轻人却不愿留下来。

原因之一是没有权力尽是责任,压力大。

乡镇工作繁重琐碎,许多乡镇干部事务繁多,但缺乏事业成就感。“工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工作”“摆个桌子就是办公室,加个床就是卧室”“24小时待命”“白加黑5+2”“星期六保证不休息,星期日休息不保证”……这些广泛流传在基层干部中的调侃段子,折射出基层干部工作生活压力的真实状态。

“上面千根线,底下一根针。”35岁的乡镇武装部长郝登峰曾统计,除了书记、乡镇长和纪检专职书记3人,县里150个部局的对接任务要分解到本乡镇8个副职头上,平均每个副职要对接18.8个县级部门。还要经常参加秸秆禁烧、信访维稳、拆迁安置、安全生产巡查等各种临时任务,疲于奔命,“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豪情壮志日渐被消磨掉。

原因之二是赚不到钱升不了职,没前途。

收入与同龄人悬殊是基层公务员面临的窘境。以北方某省的乡镇公务员为例,享受基本医保和住房公积金之后,每月收入约3800元。还房贷、孩子教育、吃饭、手机费、加油费、添衣服、随礼金……每月所剩无几,辛苦一年能有1万元积蓄就不错了。因而不少基层工作者不满长期处于“低薪高压”的状态。

相对于赚钱来说,乡镇年轻干部升职更是难上加难。为了给基层公务员更多的发展空间,国家实行职务和职级并行制度。但基层干部仔细盘算后发现,办事员上科员8年,科员上副科12年,副科上正科15年,正科上副处15年。在此升迁链条下,“一辈子只能享受一次政策,到第二次享受时就该退休了,想想都很心酸”。

如何让人才回得来,留得住

分析认为,让乡镇年轻干部人生发展有出路,在谋事创业的同时,实现自身发展和有序流动,才能让基层年轻干部重新回归到干事创业“带头人”的位置上来。

首先,要激发年轻干部在基层的事业心,关键要有组织认可。要拓宽和畅通基层干部晋升渠道,优化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同时,在基层干部选拔任用的过程中,建立健全政绩考核机制,让有拼劲、有业绩、有能力的基层干部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

其次,想要有效提升基层工作的职业吸引力,就要适当提高该群体的经济和福利待遇,增强对于基层年轻干部的物质激励。

再次,完善平台建设,不断丰富和扩充基层工作的内容,增强基层工作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基层工作的成就感和意义感,也是确保他们安心和扎根基层的重点。

最后,还有一条重要举措不能忽视,那就是尽可能地剥离重复性、形式性的事务工作,设置简便易行且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在“不减压”的前提下切实给基层干部减负。

(《人民論坛》 唐皇凤/文等)

猜你喜欢
留人基层工作年轻干部
年轻干部扣好“第一粒扣子”有多重要?
浅谈科技馆人才队伍建设
关于获取企业核心资源的探索和思考
谈留住人才的第四渠道
加强企业员工职业素质培训探讨
青春洒基层服务助梦圆
郧西 结对帮扶倒逼年轻干部成长
浅谈疾控机构如何践行“两学一做”
创新意识下基层服务型政府建设
年轻干部“墩苗”当勤做“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