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燕
摘 要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包括“说出去”和让人“听得进去”两个方面。“说出去”容易,但是让人能够“听进去”考验着每一个党报记者“讲故事”的能力。党报记者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不仅需要具备立足全局讲故事的能力,具备“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能力,而且要具备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先生”的能力。
关键词 党报记者;讲故事;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6-0056-02
故事因其戏剧性和代入感而受到人们的喜欢。故事不仅能够吸引人,而且能感染人,一些深刻的道理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显得生动活泼,增加说服力。党报在新闻宣传工作中占据特殊地位。党报记者“讲故事”的能力不仅体现在能不能“写”上,更重要的体现在能不能让人“听得进去”上。单纯能写,不等于能“讲故事”,也不等于是一个合格的党报记者,只有既会写又能让人“听得进去”,才是真正的会“讲故事”,才是一个称职的党报记者。
1 “讲故事”要有把握大局的能力
所谓把握大局,就是党报记者在讲故事的时候,不能站在个人的角度来选择故事,而要站在国家和民族的角度,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来阐述故事。
毛泽东同志讲的“愚公移山”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至今被广泛传诵。毛泽东同志讲这个故事,不是就故事而讲故事,也不是站在个人的立场上来讲这个故事,而是着眼于抗日战争即将夺取全国胜利,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的历史任务。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走光明的路”还是“走黑暗的路”的问题。要实现建设一个光明的新中国历史任务,就要搬掉挡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三座大山”。如何坚定全党和全国人民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如果空洞地说教,不仅是乏味的,也是缺乏说服力的。毛泽东同志借助“愚公移山”的故事,形象生动地讲清了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了愚公那种精神,即使再笨的办法,也能把面前的“大山”搬掉,就一定能感动上帝,感动人民这一深刻道理。他所总结的“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1]的愚公移山精神,成为我们党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思想和精神武器。
“小故事”说明大道理,这就是讲故事的魅力。而要讲好故事,说明大道理,首先要懂得大道理。党报记者首先要懂得这个“大道理”,而要懂得这个“大道理”,就要有把握大局的能力,站在大局下思考“大道理”。如果仅仅站在个人角度,是讲不出什么“大道理”的。党报记者要讲一个故事,就要弄清楚这个“故事”用在什么场合,与这个场合相关的国内国际大环境如何,党和国家有什么方针政策,把这个“故事”讲出去以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果“故事”讲出去,有损于党、国家和人民的形象和利益,还不如不“讲”。
前一段时间人民网批评的“吓尿体”“跪求体”“哭晕体”等浮夸风,就是这些媒体的记者和编辑缺乏大局观的典型表现。他们主观上也希望“讲好中国故事”,但是他们缺乏对自己的“故事”讲出去后所引起强烈消极影响的起码认知,“故事”是讲出去了,但是却给党、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了极坏影响。由此可以看出,缺乏大局观的宣传是多么可怕。
2 “讲故事”要有“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的能力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指对人说话“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不顾对象感受毫无目的瞎讲一通。党报记者“讲故事”,就要看“对象”,考虑自己的新闻稿子是给谁看的,根据受众的不同选择不同的“讲故事”方式。
党报记者首先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写的在党报上发表的文章,不是用来自娱自乐的,而是让读者看的。习近平同志在2018年全国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提出:“坚持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2]”,指明了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方向。要提高“四力”,前提在于说服力,在于能够根据不同读者讲出不同“故事”。
党的新闻宣传工作包括“说出去”和让人“听得进去”两个方面。对党报记者来说,“说出去”一般没有什么问题,问题是你说出去的东西是不是让人能够“听得进去”,让人入耳入脑入心。我们经常看到,现在的党报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不善于把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更不善于通过讲故事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好像宣传党的主张的新闻稿子就应该“板着面孔”说话,好像不“端着架子”说话就会“丢份”,就有失党报的身份;还有的不看对象,更不考虑自己的文章让读者读了会有什么感受,好像自己的稿子不是给读者看的,而是用来自己享受的,写起来“八股腔”十足,用干瘪的语言讲自己的“故事”。更有甚者,在写文章中喜欢用“要”“坚决”这些命令式、表态式词汇,即使面向基层群众的宣传,也是左一个“要”,又一个“要”,喜欢发号施令,令人读了很不舒服,难以读下去。如果读者“读”不下去,一看到这样的文章就讨厌甚至反感,这样的文章如何能达到宣传效果?不仅达不到,可能还是反效果。
因此,“到什么山唱什么歌”,是一个党报记者“讲故事”的一项基本功。要学到这项基本功,就要在动笔写稿子时,首先要“对象”。我们的党报虽然是面向全国乃至全球发行的,虽然覆盖面很宽,但是并不等于党报记者在写稿子时就可以不看对象。面向国外读者,就要考虑国外读者的阅读需求,找到符合他们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风格;面向国内读者,就要考虑是供工人阅读、农民阅读还是机关干部、知识分子阅读?总不能把主要供工人、农民阅读的稿子,按照机知识分子那样的腔调和风格来写,更不能把适合于机关干部阅读的稿子拿来让工人、农民来阅读。写给孩子们的稿子,在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上,就要适合孩子们的阅读特点。
总之,党报记者在写新闻稿时,不能用一个“模子”来写新闻稿,必须根据阅读对象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否则,就很难让读者读下去,更谈不上宣传效果。
3 党报“讲故事”要有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能力
新闻素材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群众之中,群众中蕴藏着丰富的新闻资源。党报记者要“讲故事”,就要从群众中不断汲取营养。
穆青和冯健、周原合作采写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既是新华社的名篇,也是记者与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典型之作。穆青在采访过程中,先后与几十位基层干部群众座谈,采訪了焦裕禄在风雪之夜带着干部到车站看望灾民,“目睹了焦裕禄生前补了又补的袜子、棉鞋以及他因肝痛顶破右边靠背的藤椅[3]”。正是在这些深入采访中,他一边采访,一边流泪,“不把焦裕禄写出来,就是咱们的失职”。也正是他在与群众打成一片中,挖掘出焦裕禄那种“打不垮、压不倒”的英雄精神。
可以说,没有穆青他们与群众打成一片,就很难挖掘到焦裕禄的感人事迹和伟大精神。只有与群众打成一片,群众才会有话想跟你说,有事想跟你交流,有困难才想得到你的帮助。反观当前党报记者的现状,一些党报记者的做法实在令人忧虑,他们在采访过程中,采访各级领导干部的多,采访群众的少。在他们的心目中,群众就是他们的采访对象而不是服务对象,即使与群众接触,也是搞突然袭击,蜻蜓点水,采访完就走,很少坐下来与群众拉家常,也不会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感情上与群众有很大距离,更不用说向群众讲故事,宣传党的主张。
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没有广大群众这个“读者”是不行的。党报记者要想与群众打成一片,首先在思想上要有先做群众“学生”,后做群众“先生”的精神准备。不仅要经常深入基层,而且要经常与一线群众交朋友、拉家常,从广大基层群众中汲取营养。这就需要他们放下架子,与群众平等交流;需要摆正位置,把自己看作群众的学生,虚心向群众学习;需要感情相同,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毫不夸张地说,党报记者什么时候把群众看作自己的亲人、自己的先生,才真正具备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能力。也只有具备了与群众打成一片的能力,讲出来的“故事”才能让群众喜欢,才能感染群众,打动群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愚公移山.毛泽东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1049.
[2]习近平.在全国新闻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5(1).
[3]石增海.像穆青那样去“淘金”[J].青年记者,2006(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