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平 徐义高
[摘 要]针对当前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不理想、毕业生创业意识不强等问题,文章借鉴认知教学理论等相关知识,分析双创教育与社会实际缺乏过渡的核心问题,指出模拟实践是双创教育的关键节点。医学院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利用模拟医院,结合医学教育专业,开展模拟实践并关注实践过程,分类实施双创教育。
[关键词]高等教育;医学生;创新创业;模拟医院
[中图分类号]G643
1 引 言
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总目标,高校在结合专业的基础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与探索。《2018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约21.3万名2017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占毕业生总数的2.9%,毕业生自主创业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对医学院校而言,2014年医学专业所有本科和研究生在校生规模为 214万人,其他类型的专科生规模总计约190.7万人,学生数量已经成为世界之最。[1]潘莉莉等[2]调研了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大学生创业意向发现,学生对创业政策不够了解。姚文兵[3]认为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院校创新创业课程实效性、针对性不强。医学毕业生“不愁嫁”,岗位需求大的现象或许从客观上制约了医学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水平。高等医学院校作为医学人才培育的重要基地,有必要培养出适应新形势的创新创业医学人才。如何提高大学生双创理念,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为当前医学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模拟实践: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键节点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在专业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认知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与其说是为学习者提供知识,不如说是形成能够独立探究的情景,学习的场合是情境化的,在教学活动中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使学习者置身于真实的环境之中,设身处地地运用现有知识解决当前问题,在此过程中巩固已经掌握的知识,消化吸收新知识,主动将新知识自主建构到自身的知识体系中。
(1)模拟实践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知教学理论强调的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和强化原则对创新创业教育有很强的启发作用。动机原则即“学习取决于学生对学习的准备状态和心理倾向”,学习者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需了解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对创新创业教育有一个先期的认识过程。这就要求教师要设计好创新创业课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结构原则指知识具有某种内在结构,新知识必须建立在与原有知识的联系之上。比如,国际劳工组织创立的KAB(Know About Business)教育项目旨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将创业教育主要分为三类课程——培养创业知识的学科课程,培养创业技能的活动课程和开展创业模拟的实践课程[4]。程序原则指双创教育必须遵循最佳的教学程序,要循序渐进,根据学生的年级、专业、方向等,分步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大学生全方位地创新创业教育需求,包括基本的创业意识培养到立体化的自主创业实践的全过程。强化原则强调要及时反馈正确的学习结果,保证向既定的学习目标不断前进。双创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创新精神、创业能力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双创教育的核心和最终落脚点。
(2)能有效解决知识技能与创业实践之间存在的问题。当前,各大高校双创教育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然而收效并不明显。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没有做好大学生学校和社会角色之间的过渡。高校并不缺乏对大学生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培养,但是这些知识和能力离开了实践活动,就会显得空洞、乏力。当然,学校会给大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但是大学生进入实习岗位时往往只能是最基础性的工作,有的大学生甚至沦为简单劳动力,导致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抱负难以实现。大部分的学生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并且创业成功率极低。可见现在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社会脱节,缺乏过渡性课程与教学活动,没有兼顾创业知识技能与创业实践有效的融合,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开展模拟实践。
(3)模拟实践是创新创业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模拟实践,是通过模拟和设计现实的创业情景,為大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环境,在创新创业行动中,综合运用创业知识技能,总结创业经验与不足,对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全方位的认识,如角色扮演、虚拟现实、情境模拟、招聘模拟、教学实训以及创业实践竞赛等,张贤等[5]认为由创业精神意识、创业方法理论、模拟实践、创业实践的渐进过程,逐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模拟实践作为创业实践的预演,其作用不可替代。
(4)模式实践的本质是教学方法的创新。模式实践,其实是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 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目前,高校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成功率不到2%,必须对创新创业有一个全面的、深刻的认识,才能使双创教育真正取得实效[6]。先让大学生去体验创业,在经过一系列的体验后,再系统回顾与总结,而不是先学习若干理论知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融入实践教学中,充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素质,并在今后的社会活动中尽快适应并担任角色,做出大学生应有的社会贡献。加强创业教育与实践结合、同岗位训练衔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创业理论[7]。
3 模拟医院: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载体
医学院校通过建立模拟医院(临床技能实验中心),为医学生提供真实的医院工作环境,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尝试。模拟医院应把建设重心放在“模拟”,覆盖模拟医院的整体布局、工作场景、职业氛围和教学情境等各方面[8]。在整体布局上,严格仿照标准医院科室划分教学实训区域,建立急诊、影像、内科、眼科、口腔科等和手术相关科室以及病房区域等;在工作场景上,配好配齐相关设备;根据不同区域布置相应的医疗设备与实训器械,如内科实训室配备胸腹部标准化电子模型等,外科实训室配备无影灯、呼吸机等,病房区配备模拟人、呼叫系统等。在职业氛围方面,注重细节努力营造真实医疗环境,如在楼梯、走廊安装无障碍扶手,大厅悬挂指示牌,安装LED呼吸灯,实训室制度上墙等。在教学情境方面,合理利用实践教学设备, 招收培训标准化病人,注重临床技能训练,提高医学生创新设计诊治方案能力等。
但是,大多医学院校将模拟医院建设目标定位在医学生临床前期培训,还没有意识到模拟医院可以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功能。医学院应合理利用自身优势,结合学校办学实际,探索符合当代医学人文价值追求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如何将模拟医院与医学院校双创教育相融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结合医学教育专业,分类实施双创教育。医学教育不仅需要医学类专业发展,更要建立健康服务的产业结构,医学院校可以根据专业性质不同,依托模拟医院按照专业特点有侧重的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医学类专业利用模拟医院的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和科研实验中心可强化创新教育,与医学研究结合,培育创新成果,促进成果转化,推动以创新成果为基础的创业实践;管理类学生积累模拟医院管理运营经验,培养创新理念,学习现代化管理方法。法学类专业学生则侧重相关医事法学方面知识应用,清醒认识到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医患矛盾、医疗改革等问题,保障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合法权益和知识出产权等。在接受医学技能训练、专业知识运用以外,还接受人文医学教育,职业认同教育,形成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从而提高社会责任意识,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社会。
(2)开展模拟实践,改进双创课程结构。通过模拟医院开展模拟实践,实现教育与实践的融合。不仅是在医学教育课程上进行模拟实践,将单一的临床技能训练有机统一,形成整套临床技能操作系统,而且要在双创教育中开展模拟实践,将创业知识在模拟医院平台综合应用,组织学生建立起专门的管理团队,培养学生管理能力和领导能力,学生作为志愿者充实标准化病人队伍也为学生提供了兼职机会。根据医院运行模式,医疗小组对标准化病人会诊,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和教师一起共同建立好、应用好、经营好模拟医院。总之,就是要借助模拟医院这个平台,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最大化地开展双创教育。
(3)关注实践过程,优化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在模拟实践教学活动中,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创新创业是一个不断自我调整、自我革新的过程,因此,在实施基于模拟医院的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要持续观察、记录大学生的成长,如技能水平、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学生之间则要善于发现同伴的优秀品质和进步等。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要开展过程性考核,强调形成性评价。医学生最重要的就是职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因此评价体系中不仅要包括在专业知识方面进行的结构化临床考核,还应该包含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同伴互评、学生自评、教师意见等。
4 总 结
医学教育和双创教育都强调模拟实践的重要性,作为医学教育工作者要能够认识到模拟医院可以而且应该发挥创新创业教育功能。借助模拟医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按照医学院校专业分类实施、改进双创课程结果,优化教育评价体系,也符合医院院校实际情况,是大有可为的。
参考文献:
[1]邓希泉.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J].中国青年研究,2015(11):56-63.
[2]潘莉莉,姚文兵.医学院校大学生創业意向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安徽省4所医学院校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8,10(5):83-86.
[3]姚文兵.医学院校创业教育课程模块化设计与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18,20(2):125-127.
[4]李宁.KAB创业教育促进大学生职业技能培养探微[J].中国成人教育,2018(6):85-86.
[5]张贤,方鹏,顾剑秀.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及运行模式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3,31(4):103-107.
[6]马斯瑶.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状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8.
[7]惠兴杰,徐珂欣,罗国锋.基于创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实践[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4):70-72.
[8]黄群,周小芳,吴翠华.模拟医院重在“模拟”建设[J].继续医学教育,2013,2017(10):96-97.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学质量工程研究项目——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项目编号:2017jyxm1028)[皖教秘高〔2018〕43号)]。
[作者简介]王平(1972—),男,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管理学博士,副研究员,安徽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专职副院长,研究方向:管理创新、决策优化、医学信息工程;徐义高(1983—)男,汉族,安徽潜山人,硕士,工程师,安徽医科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任科员,研究方向:计算机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