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题教学”在小学体育课中的运用

2019-06-27 00:17施红军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运用

摘 要:现代素质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在各方面夯实基础。而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也在不断深化发展。“课题教学”从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能力的观点出发,试图创造出可以充分发挥学生思考能力的、生动的、启发式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旨在诱发学生的观察力和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并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去找到新的问题,探索新知识,确定新的目标。实施素质教育,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本文就体育课中运用“课题教学”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课题教学;运用;主体感

一、 “课题教学”的模式

根据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发展性,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规律以及“课题教学”本身独特的教育教学机能,从而确定了“课题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

确定课题1 实验探索,确定课题2……,完成教学目标。

验证认识(既懂又会)

(一) 确定课题

教师在备课时,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选好教学内容,再从学生的角度设想他们掌握这些教学内容时的认识过程和心理需求,并以这些为依托设计了一系列的课题,每个课题的实现必须通过以下几个过程来实现。

1. 提出疑问:教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提出问题。例如:教滚翻时,教师提出疑问:(1)为什么有的同学前滚翻后蹲不起来?(2)为什么有的同学前滚翻时翻 不正?(3)为什么有的同学前滚翻时拍背磕脚?一系列疑问就“设计”出来了,学生们就带着这些疑问去实验、去探索、去验证、去认识。

2. 实验探索:波利亚:“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实验探索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疑问边练边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互教互学,不断的练习,不断的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验证认识:学生通过反复的實验探索练习,最后得到验证,并有了充分的认识,学生的这种认识和理解是最深刻的。例如:在教前滚翻时,以上三个问题,学生在反复练习过程中就逐步懂得着手的位置、头背依次着垫、屈膝团身等技崐术关键与自身技术动作之间的关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既逐步掌握了前滚翻全部动作,又深刻领会了前滚翻动作的动作要领。

(二) 教学目标任务

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课题学习过程来控制教学的方向和过程。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使学生沿着教师提出的课题,提出的疑问,步入一个掌握技术、理解道理的学习天地里,让学生围绕一连串的问号主动去探索、思维、创造、验证、认识,从而深刻掌握和理解技术,达到教师预先的教学目标。

二、 “课题教学”的成效

“课题教学”不但使学生技术提高了、明白了道理,而且使学生得到充分的活动,学生并且能在活动中自发的学习。

(一) 充分的运动感

只有合理的运动组合,学生才会体验到运动后的快感。课题教学有意识的让学生有了充分的练习时间,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反复的实验练习中,不断地探索,使学生得到运动的满足,使学生能充分享受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二) 掌握知识技能的成功感

学生在运动中学到了知识、掌崐握了技能、增强了体质,就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获得体育学习的乐趣。为此“课题教学”使每个学生在练习中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学有所乐。

(三) 人际交流的自由感

“课题教学”让学生围绕着课题自主地、自发地、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学生在这种互教互学、“无拘无束”的学习氛围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又培养了学生互相帮助的精神和能力,使学生享受到了运动乐趣,使学生得到了互相交流的自由感。

(四) 塑造学生的主体感

1.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学习的热情和在练习中自我表现的欲望就愈高,从而也就愈能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课题教学”设法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提高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了自身的主动能动性。

2. 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课题教学”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积极的吸取他人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

3. 培养学生的主体品格:“课题教学”不仅注重学生的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的培养,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即学生的主体品格。

三、 “课题教学”的注意点

(一) 充分挖掘教材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认真钻研每个课题,必须很好地研究教材,研究教材内在文化和科学。去开发、组织一些具有探究性、科学性,能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的课题,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练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反之必会使课堂气氛活跃不起来,学生练习起来索然寡味。

(二) 调整教师行为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多进行有创意的提问、多倾听学生的意见、多与学生切磋和交流、多帮助学生认识课题,把“管理约束性”崐教学改变为要使自己的行为能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

(三) 促进学生交往

在“课题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崐的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促进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分让学生进行自我帮助和自我教育。

(四) 注重学法研究

“给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题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更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学”,获得“学会”和“会学”的技巧和本领。

“课题教学”让教师通过有目的的、有步骤的课题学习过程来控制教学的整个方向和过程,从而一步步接近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课题教学”也使学生摆脱了教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被动学习状态,把学生的练习权、思考权、讨论权、自主调节心理负荷权、主动发展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一连串的问题学习中,按照自己的设想去自主的练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这种“课题教学”不仅满足了学生对运动的个体需要,还使学生理解体育、热爱体育,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了良好基础。

作者简介:

施红军,江苏省南通市,江苏省南通市唐闸小学。

猜你喜欢
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节能降耗技术管理在电气设备的运用
工厂电气节能技术综述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