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19-06-27 00:10唐瑞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6期
关键词:循证护理

唐瑞

【摘 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胃肠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8例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且留置导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对比两组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总发生率及SCL-90自评量表评分等指标。结果:观察组39例患者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9例患者SCL-90自评量表明显优于对照组39例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增强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水平,可降低非计划拔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关键词】;胃肠外科管道护理;循证护理;肠道反应;消化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gastrointestinal surgical pipeline nursing. Methods: Seventy-eight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nd indwelling catheter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39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On this basis, 39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vidence-based care.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unplanned extubation,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ccidental dislocation and the SCL-90 self-rating scale. Results: The total incidence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and accidental diss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SCL-90 self-rating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of 39 patie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level of care for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and reduce the risk of unplanned extuba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ttention.

Keywords;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pipeline nursing;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testinal response; digestive function

【中圖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6-03--01

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早期肠胃功能明显减退,其是创伤抑制的主要反应之一。由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往往在术后2d~3d时才能缓慢解除胃肠运动抑制现象,会使得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后康复较为缓慢,为此临床普遍给予胃管留置以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并且胃管留置还有利于降低胃肠道压力,加快胃肠运动抑制现象的解除,但是在胃管留置后有较高风险发生非计划拔管,如何提升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水平是临床重点关注的课题[1]。近年来有研究表明采用循证护理可消除既往胃肠外科护理工作不仔细、患者鼻翼部汗液影响胶布黏性等相关诱因,有利于预防非计划拔管,进而改善患者术后心理状态[2]。为此,本文通过对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9例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且留置导管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旨在为临床采用循证护理提高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且留置导管护理水平提供依据。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自2017年10月~2018年12月我方医院收治的78例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且留置导管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78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协议书。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均为胃肠外科手术治疗且留置导管者。

排除标准:(1)智力障碍者。(2)双相情感障碍者。

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照组39例患者中年龄最小的38.5岁,年龄最大的75.8岁,平均年龄(46.25±8.39)岁,其中男22例,女17例。在此基础上观察组39例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小的37.2岁,年龄最大的75.9岁,平均年龄(47.48±10.14)岁,其中男23例,女16例。两组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

1.2 研究方法

两组78例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术后生命体征;体位指导、饮食指导等)。观察组39例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循证护理。

制定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的相关循证护理方案。由临床资历丰富的胃肠外科专科护理人员进行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文献检索的指导,并详细且耐心讲解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相关循证护理知识。在进行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相关文献查询后,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相关文献的科学性、可靠性、真实性进行考察。同时,根据临床胃肠外科管道护理需求与患者的健康需求制定护理方案.

管道护理前针对胃肠外科护理人员加强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在培训中强调应以优质的服务态度进行沟通交流以此进行高质量的健康宣教。管道护理:告知患者胃肠外科管道护理相应的知识,包括讲解胃管留置的目的、私自拔管以及管道意外脱落的后果。针对胃肠外科管道的自我护理技能进行健康宣教,使患者可根据理论知识预防胃肠外科管道脱落等现象,以此强化护理安全性。

通过术前心理护理加强对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心理负担的疏通。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承受着病理变化造成的疼痛,术前心理压力较大,根据患者术前状态做好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针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文化水平建立相应的交流方式,减少胃肠外科手术及置管等造成的负面情绪,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加深对胃肠外科手术及置管的认知,避免患者心理状态产生不良的負面影响,尽量通过心理护理技巧解答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提出的问题,避免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出现负情情绪。同时护理人员传授患者放松心情与缓解疼痛的方法。通过与患者谈心、鼓励患者以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促使患者积极配合胃肠外科护理措施,因在利用胃肠道置管进行胃肠减压期间应禁食,所以部分患者会因此产生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针对不能经口进食的患者提供肠内营养支持。护理人员计算患者具体需求的热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此为患者补充机体所需营养。护理人员需要通过温和的态度回答胃肠外科手术者的问题。

留置导管后固定好管道,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管道有无弯折。强化胃肠外科手术后插管护理管理的相关培训,以此避免由操作不当、患者自身因素等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针对39例患者留置导管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皮肤状况,避免因患者鼻翼部汗液影响胶布黏性;此外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以加强对患者的监管与约束,规范并完善交接班制度并严格要求看管患者,留置导管后注意利用无菌操作清洁皮肤。

1.3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78例患者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总发生率。

(2)统计两组78例患者SCL-90自评量表内容。

1.4 统计学处理

本课题78例患者基线资料、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正态计量数据用“Mean±SD”表示。两组独立,正态,方差齐资料如SCL-90自评量表评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总发生率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78例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78例患者护理后SCL-90自评量表对比

3 讨论

非计划拔管是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胃肠外科手术后通常会由于不同因素引起自主拔管以及事故拔管[3~4]。有研究表明自主拔管主要是由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无意或有意拔管引起的不良事件,而胃肠外科手术治疗患者在诸多因素影响下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在不良因素的影响下容易发生自主意外拔管事件。此外意外拔管通常指医务人员无意拔管或其他因素引起的不良事件[5]。

为了预防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本次研究采用了循证护理模式,循证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这主要是由于循证护理模式基于既往临床经验、医学文献等进行总结检索,寻找依据,并根据相应的护理学依据对护理措施进行优化,以此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拔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了非计划拔管事件对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机体代谢等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此外胃肠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不能正常进食,普遍机体抵抗力下降,在此影响下导致的置管感染等并发症较为常见[6~7]。本次研究中的循证护理模式采取了营养干预,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有效补充了患者所需的营养,并根据患者营养需求进行供给,以此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进而使患者感染风险降低,更利于患者的康复。循证护理模式的护理理念有利于临床提高胃肠外科置管后的整体护理质量,胃肠外科护理人员严格遵照临床经验、医学文献等依据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而增强胃肠外科置管安全性。胃肠外科手术患者非计划拔管事件风险较高的同时治疗费用较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为减轻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临床需要应用循证护理模式提高护理质量,如本文研究中以心理护理改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心理状态,此外还需运用沟通技巧疏通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需要给予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情感支持,帮助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消除术前焦躁恐慌等情绪。此外循证护理模式关注文献依据的优势可降低胃肠外科置管风险,对消除胃肠外科置管后非计划拔管风险有积极作用。循证护理模式中寻找胃肠外科手术患者负面情绪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调节患者的身心健康,通过告知患者置管必要性以及治疗安全性,避免胃肠外科手术患者情绪紧张。循证护理配合旨在通过相关措施改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的心态,降低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生理负担,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8]。本次研究中针对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观察组39例患者非计划拔管、意外脱管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循证护理可有效降低胃肠外科手术后非计划拔管风险。此外针对观察组39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后观察组39例患者SCL-90自评量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

综上所述,应用循证护理可有效增强对胃肠外科管道护理水平,可降低非计划拔管风险。值得临床推广与关注。

参考文献

杨建刚, 张琰君, 陈继正,等. 50例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患者营养支持、心理干预及人文照护综合治疗的疗效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 2017, 25(24):3966-3970.

陈小莉, 王明明, 付丽群. 循证护理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中国医学创新, 2017, 14(12):88-91.

张蕾, 鲍莹, 孟慧  -. 循证护理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重症手足口病合并神经系统损害患儿中的应用效果[J]. 广西医学, 2018, 40(3):354-357.

陈林, 任香娣, 郑静. 循证护理实践在减少冠脉搭桥手术患者尿管拔除相关并发症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8, 24(2):130.

段鸿侠, 王辉, 阮红兵,等. 早期序贯性鼻饲营养支持护理在急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吉林医学, 2016, 37(7):1781-1782.

郭砚秋, 高明月, 徐晓丽,]以问题为导向的护理方案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对其病情康复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A01):172-175.

卫美蓉, 南远玲.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v.35;No.369(3):41-46.

王新娟, 胡英芳. 以循证护理为基础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肺癌住院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7, 38(4):474-478.

猜你喜欢
循证护理
循证护理在腹腔镜胆囊阑尾联合切除围术期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对骨折卧床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
循证护理应用在肛裂术后便秘的护理效果观察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