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历史演进

2019-06-27 03:12周云霞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9年6期
关键词:审稿人评议学术期刊

■张 彤 周云霞 蔡 斐 张 蓓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英文版)》《数据采集与处理》编辑部,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 210016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御道街29号 210016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传媒集团《航空学报》编辑部,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 100083

自现代科学在西方国家诞生以来,科学知识的总量及其复杂度与日俱增,且科学制度及科学活动的组织管理也历经数变。西方传统科学观的代表——默顿学派提出了科学自治理论[1],主张科学独立于其他社会制度,应作为例外而被特殊对待。现代科技政策的奠基之作——布什报告同样强调并保护科学自治[2]。宏观上,以同行评议(Peer Review)为核心的科学自治具有表征科学自主性的特殊意义,同时也是科学组织管理的主要运行机制;微观上,学术期刊的同行评议制度是评议专家系统地以判断标准进行期刊内容质量控制的重要制度,主要对科学文稿是否可以发表进行评价。通过同行评议的文稿发表于有声誉的学术期刊后,能够赢得广泛的公众信任,对社会政策制定也极具参考价值[3]。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在首创权认证和学术资源分配中具有重要作用,是期刊学术质量的有力保障。本研究所讨论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并非指科学家个体的审稿行为,而是抽象出来的由科学共同体评价文稿的集体行为。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社会建构论[4-6]不再将科学视为与社会隔离的封闭领域,而认为科学的范式由科学活动的执行者和参与者根据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选择并阐释;科学家的评议活动受政治、文化、资本、社会关系等影响,远非声称的那样客观公正[7]。此外,在信息技术浪潮下,科学同行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一竞争的内在逻辑对期刊同行评议的效率提出了极高要求。为了满足作者对评议的公正和高效两方面的需求,不少期刊变革原有的评议制度,开始推行各种同行评议实验。因此,在了解同行评议历史演进的基础上,鉴古观今[8],把握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每位期刊编辑均具有深远意义。

前人已对期刊同行评议进行了大量研究,其中综述型论文主要侧重于历史回顾和未来展望两方面。在历史回顾方面,Burnham[9]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期刊同行评议演变的相关史料严重缺失,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医学期刊才开始普遍采用同行评议,评议的制度化直至20世纪才得以完成;Tennant等[10]研究了社会技术语境下同行评议理论与应用的发展历史,重点分析了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新兴评议网络平台,并将其与传统同行评议比较,提出了一种新的混合评议模式;万昊等[11]对比了同行评议和基于文献计量学的评价方法在论文、项目、研发、荣誉等应用领域的评价结果一致性,指出以传统同行评议为基础的决策判断始终是科研评价的首要度量工具。在未来展望方面,Walker等[12]分析了82种同行评议创新模式的具体评价机制,指出同行评议未来的发展将呈现出预印本网站迅速扩张、更关心论文科学性而非创新性、更多期刊开始试行开放同行评议(Open Peer Review,OPR)的特征,且不同学科所采用的同行评议模式相去甚远。此外,同行评议相关的研究型论文主要集中于不同评议模式之间的优劣势比较[13-15],以及对特定期刊实践的具体评价[16-20]两方面。鲜有研究尝试从宏观角度切入,对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历史演进作阶段性划分。为此,本研究在理解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与科学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梳理史料,回溯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演进中的两个关键节点,并据此划分出3个历史阶段;进而剖析不同阶段的主要特征;最后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学术期刊编辑更好地开展同行评议提供经验参考。

英国数据科学家Adams[21]提出科学先后经历了4个时代:个人时代、研究机构时代、国家时代和国际合作时代。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发展与科学密切相关,其实践肇始于行业学会创办的专业期刊,并伴随着科学的欣欣向荣与出版技术的进步,逐步由最初的封闭式评议趋于多元模式共存,纵观其发展历程,按发展过程的特征,大致可分为如图1所示的3个阶段,其中划分节点为1945年布什报告发布和1991年预印本网站arXiv上线。

图1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演进的时间轴

1 个体化阶段(1665—1944年)

贝克夫妇将“个体化(Individuation)”定义为“不再嵌入的抽离”,指个体作为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基本单元和社会活动的实体单位,显示并表达出独立性、独特性和主体性[22]。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个体化阶段从期刊同行评议实践出现开始到科学政策的奠基性文件——布什报告发布结束。这一阶段的同行评议呈现出个体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同行评议制度雏形由学术期刊的创办主体独立拟定,且存在起源之争;这种仅被小部分期刊采用的同行评议活动在此阶段尚不被科学共同体广泛认可。

文艺复兴运动背景下兴起的科学革命开启了近代自然科学进程。彼时,作为科学新思想、新理论最初载体的书信和图书,分别因极易散佚和传播周期长的特点而弊端日显,滥觞于17世纪英、法、德等国的学术期刊应时而生,服务于所从属的行业学会——自主、独立且受尊重的知识分子共同体。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实践伴随着第一批学术期刊《学者杂志》(JournaldesSçavans)(1665年1月)和《哲学汇刊》(PhilosophicalTransactions)(1665年3月)的创刊而开始,但仅有极个别学术期刊采用了同行评议[23]。关于期刊同行评议的起源,有来源于专利同行评议[24]和平行于专利同行评议[9]的观点之争。鉴于早期的专利更多属于技术发明活动的范畴,而非纯粹的科学活动;同时,早期学术期刊创办主体的多样化及办刊宗旨的异质化,导致期刊同行评议的形成与演化具有偶然性和混沌性,故与专利同行评议平行发展的观点更令人信服。17世纪建立的英国皇家学会是制度化自主科学产生的标志[25]。有学者认为[26],1752年英国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London)为《哲学汇刊》成立专门的论文评审委员会标志着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的诞生;但1732年爱丁堡皇家学会(the Royal Society of Edinburgh)在其出版的MedicalEssaysandObservation创刊号[27]中即有明确规定:“邮寄投稿的研究报告按主题分配给精通该方向的学会会员审阅,其身份对作者隐匿,不印刷记录评审过程”,这一规定早于英国皇家学会20年。

其后很长一段时间,期刊同行评议并未被广泛采用,原因有二:(1)彼时期刊稿源不足,无需通过同行评议进行筛选;(2)学术期刊编辑由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担任,无需寻求外界帮助即可评审稿件。在该阶段,科学家们对期刊同行评议的认可度较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欧洲第一次工业技术革命加速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创办承载新知识的期刊蔚然成风,然而期刊质量却良莠不齐[28]。为保证期刊的独立性和稿源,不少期刊摒弃同行评议流程,由编委、编辑选稿,甚至由编辑亲自撰稿[29]。1823年创刊的TheLancet,其创刊人为英国外科医生兼国会议员Thomas Wakley,他不甚推崇同行评议。直到Lan Munro于1976年执掌该刊后,同行评议才被使用[30]。知名期刊《物理学报》(AnnalenderPhysik)聘请物理学家Max Planck等担任编委会委员,尊重他们对稿件的取舍[31]。19世纪社会科学的发展催生了一批该领域的学术期刊,它们沿用了自然科学期刊的同行评议模式。20世纪前半叶,同行评议在一些世界顶级的学术期刊中仍未普及,甚至还遭到科学家们抵制,如1936年夏,Albert Einstein将论证引力波不存在的论文投给PhysicalReview,并收到主编请其答复审稿人否定意见的长信(10页)后,感到震惊,他回信说“投稿是为了发表,并未授权你让其他人阅读,我不答复匿名批评意见”,自此不再向该刊投稿[32]。

总之,中世纪后自然科学逐渐从经院哲学中分化出细分的专业领域,科学的繁荣催生了各类学会和学术组织,服务于特定学会、学术组织和个人的学术期刊日益增多,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作为质量控制手段之一,在漫长的两个多世纪里也得到了一定发展。然而,受社会背景制约,科研活动主要受科学家个人的兴趣左右,因而具有个体化、离散化特点,相应地,由科学家们主导并参与的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也呈现出同样特征,长期以来并不被科学家们所推崇。在个体化评价阶段中,同行评议的客体,即以论文形式呈现的学术成果,是由科学家个体遵循科学共同体内部共识的范式而产生的创新,并非由政治、经济力量主导。

2 制度化阶段(1945—1990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1930年代的大萧条中,国家对科学的需求开始影响科学界 “自由放任”的传统,但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政府与科学之间彼此疏离的关系才彻底改变。各国政府认识到科学技术在战时的强大作用,意识到科技发展的潜力,纷纷于战后加大对科研的投入。1953年,美国政府的科研投入比战前增加了25倍[33]。Vannevar Bush在题为《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亦称布什报告)中明确指出了政府与科学的关系:政府有支持科学的责任,但必须保护科学自治;科学家应为社会提供能够转化为新产品、新医药或新武器的科研成果。布什报告被称为二战后“科学的社会契约”“为繁荣而自主”的科学政策模式的源头,它形成了现今许多国家科学资助机构最常见的管理模式[34]。自此,科学管理模式发生了转变,政府作为主角出现在科研导向性方针的制定、科研项目的资助与评价等社会活动中。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逐渐形成被广泛认可的标准化流程[21],并接受政府监管。

制度化(Institutionalization)是指某一社会系统的行动者接纳特定文化要素和文化目的的过程[35]。政府科学管理模式的确立促进了期刊同行评议的制度化。宏观层面,期刊同行评议在政府主导的科学资源分配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体现程序正义、便于监管,必须使其制度化[9];微观层面,政府对科研投入的加大导致论文产出量呈指数增加[36],受版面限制,学术期刊必须确定一种有效机制筛选来稿,故同行评议被广泛且大量采用,在实践中走向制度化,并逐渐发展成熟。1962年,一项针对物理学和生物学领域13个国家的156种杂志的调查[37]结果显示,71%的期刊实行了同行评议制度;且国别间的差异明显,49种美国学术期刊中仅2种未采用。至此,同行评议已被科学共同体广泛接纳,成为学术文化的要素之一。

在这一阶段,期刊同行评议遵循既定的审稿流程和评估标准,由编辑在出版前选择2~3名同行担任审稿人,从稿件创新性、科学性、完整性等维度来遴选稿件;原稿、修改稿、评议报告、作者答复等相关文件不对外公开;保持一定的退稿率;评审过程中审稿人匿名,且作者与审稿人之间、审稿人彼此之间不发生直接沟通交流;编辑综合多份评审意见反馈给作者;一旦编辑给出结论,审稿流程旋即告终。具有上述特征的同行评议被称为传统同行评议(Traditional Peer Review, TPR)。考虑到同行评议专家会受偏见、歧视及人情的影响,出于防舞弊、防歧视目的,1955年6月AmericanSocio-LogicalReview开始尝试双向匿名同行评议,又称双盲(Double-Blind)评议[38];20世纪60年代末至20世纪70年代中,审稿偏见问题被热议[39-41],由于双盲评议体现了流程设计上对偏见的主动规避,故用双盲评议取代单盲评议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有经验的审稿人常可根据论文的研究方法、参考文献等信息猜测出论文作者[42]。

随着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多,政府对科学内部的运行机制,即同行评议,提出了更高的监管要求。1975年7月美国国会举行听证会[31],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NSF)领导层的决定权凌驾于同行评议报告权威之上的问题进行了为期6天的讨论,有议员要求NSF公开全部评议报告和评议人姓名。NSF因此改革同行评议制度,宣布所有申请人自次年1月1日起将不再仅收到评议报告摘要,而是报告全文。这表明人们期待TPR“黑箱”中的更多信息被公开。

随着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制度化,对其本身的研究也渐成规模,如1985年Lock[43]出版了分析医学类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著作;1989年JournaloftheAmericanMedicalAssociation(JAMA)于芝加哥召开首次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主题会议[44]等。这些论著和会议为同行评议的变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投入大量经费资助科研;布什报告的发布确立了国家管理科学的模式,标志着科研由个体兴趣主导转变为国家政策主导,因此,布什报告成为期刊同行评议演进中的第一个关键历史节点。其后科学领域蓬勃发展,学术期刊猗欤盛哉;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亦在实践中日臻完善,并作为科学合法性的证明在20世纪70年代左右为学界广泛接受,迈入制度化阶段[28]:同行评议经过大量学术期刊实践,逐渐被科学共同体普遍认可,形成了明确的角色安排和标准化的操作流程;成为学术文化的组成部分,并作为一项社会制度接受政府监管。从形式上,审稿人匿名成为主流[12],这种借助个别专家认可进行稿件筛选的封闭审稿制度与科学例外论的价值观相符,被作为一项科学内部的控制制度固定下来。

3 社会化阶段(1991年至今)

社会化(Socialization)具有两种不同含义。本研究的“社会化”指原有体系的消解和新体系融入社会的构建过程,其实质是在这一过程中打破原有结构,从制度上对原有体系进行变革[45]。20世纪末,围绕“如何维护科学诚信”而展开的争鸣向科学自治价值观提出了挑战,政府希望引入社会外部力量对科学实行监管与激励[3];同时,随着科学被赋予更多社会责任,社会公众也希望更多地走近和了解科学。科学自治体系的解构无从避免。科学的社会化直接导致科学组织管理的主要机制——同行评议的社会化。此外,科学的快速发展使同行之间创新成果首发权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术期刊缩短出版周期的需求也更迫切。在此大背景下,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制度被期待打破原有的封闭模式,克服TPR审稿周期长、主观性强而存在偏见、无法有效检出学术不端、缺乏对审稿人工作的认可等弊端。同时,信息科学技术革命推翻了依赖纸本的审稿模式,为同行评议制度的变革构建了便利的应用环境,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网络投审稿系统的开发与普及[46]推动了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组织模式向电子化、网络化转变。

1991年,预印本仓储(E-print Repository)arXiv上线,开启了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大发展的新时代。arXiv由物理学家Paul Ginsparg在美国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建立,现已成为物理学、天文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领域科学家即时发布原稿和修改稿、确立首创权的重要OA知识库[47]。科学家们在向特定学术期刊投稿前,先将原稿上传至arXiv,并根据审稿意见上传历次修改稿,这一做法打破了TPR制度下原稿、修改稿等文档在出版前不对外公开的传统;挑战了由少数期刊权威主导遴选过程的学术评价体系;其广泛的全球免费访问特性使学术论文的获取去中心化。预印本作者身兼创作者、设计师和出版者角色[48],绕开TPR限制,取代传统学术期刊成为科学传播网络中的独立节点。arXiv对既有学术出版模式的革命性颠覆标志着期刊同行评议进入了社会化阶段。

此后,一些OA期刊纷纷推行模式各异的OPR,如,BMC旗下部分期刊尝试了不同形式的OPR,70多种BMC医学期刊要求审稿人向作者公开身份,编辑Richard Smith批判匿名同行评议为“一个由身份隐匿的法官主持的法庭,让人即刻联想到极权主义国家和卡夫卡(Franz Kafka)的世界”[49];另有GenomeBiology公开匿名评议报告,称其为“Transparent Peer Review”试验;还有Trials、CriticalCare、BMCMedicine、ArthritisResearchandTherapy采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软件辅助审稿,被称为“Automated Peer Review”[50]。进入同行评议的稿件除正常送审外,还运用StatReviewer软件根据IMRAD (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and Discussion) 结构标准先区分出论文小节,然后在每小节运行算法,检查相应信息是否完整,并对其中的随机对照实验报告和统计分析结果进行合理性评判,最终生成机器评议报告。StatReviewer不判断稿件的学术质量,而仅对稿件进行预审查,为作者提供及时反馈,并确保审稿人能够获得所有相关信息。此外,AtmosphericChemistry&Physics(ACP)采用双阶段交互式同行评议[51],在编辑邀请专家进行TPR的同时将稿件发布在期刊论坛供公众讨论;PLoSONE要求审稿人仅关注稿件的科学性、完整性,并开通论文出版后评议功能[52];eLife、Frontiers开放了审稿人间的互动,并进一步开放作者和审稿人、副主编及主编之间的互动等[53]。不断有新刊尝试OPR;同时也有新的OPR模式被实施,如eLife在原来鼓励所有审稿人和编辑沟通后对稿件进行综合判定[54]的OPR模式基础上,自2018年6月起,开始尝试开放程度更高的OPR[55],即编辑邀请审稿人后,原稿、修改稿、评议报告、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互动均实时在线公开。上述OPR与TPR模式共同形成了同行评议领域大胆变革、多元发展的生动局面。

美国有案例表明[56],法律保护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程序的保密性,但随着科学自治体系的解构,科学被赋予越来越多的社会价值;信息技术将人人互联,改变了信息传播、处理和应用的方式;不断有学术期刊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同行评议制度模式,推行各种OPR试验。自arXiv诞生之日起,学术期刊即被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学术期刊同行评议也进入多元评议模式共存的社会化阶段,这里的多元指同行评议在组织形式、流程设计、过程管理等方面表现出多种可能。

4 未来展望

开放科学是科学发展至今的重要主题之一[57-58],在此大背景下,学术出版领域在OA出版、开放数据等方向不断涌现创新。伴随这些创新和互联网、移动互联网、AI、语音交互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将向着流程更透明、技术更智能、形式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同行评议的目标是提供公正、高效的评审意见。提高同行评议流程透明度的举措,如审稿人署名、审稿意见公开,或审稿过程中作者与审稿人、审稿人之间可直接沟通等,经多种期刊的实践证明,均可不同程度地增加同行评议的公正度,提高审稿效率,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因此,未来应会有更多期刊采用更加透明的审稿流程。

AI作为很有价值的技术工具已被应用于同行评议,并将进一步在审稿人遴选、原稿审查等环节发挥更大作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在科学领域普遍存在,且学科的发展和多学科交叉融合令其加剧。甄别、验证并邀请与稿件内容相符的审稿人是保障评议公正的前提,AI可通过比对审稿人的研究方向与待审论文的方向,提高审稿匹配度。此外,AI还可自动识别审稿人难以发现的学术不端行为。未来必将有更多的智能技术被应用到同行评议中。

参与同行评议的人员将更加多元,如地域分布更广,涵盖各年龄层次,且男女性别比例差距也将缩小等。除OPR试验外,诸如外包型、便携型同行评议等评议领域的各种创新仍将不断涌现,从而在评议形式上呈现出多元格局。

5 结语

综上所述,学术期刊同行评议服务于学术期刊,是学术研究质量控制机制之一,受到所处时代的科学发展要求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学术期刊同行评议350多年的历史演进,得出了以下结论:

(1) 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历史演进中的两个关键节点是布什报告的发布和预印本网站arXiv的上线,它们分别标志着国家科学管理时代和学术论文OA时代的来临;

(2) 根据这两个关键节点可将整个学术期刊同行评议的发展划分为个体化、制度化和社会化3个阶段;

(3)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AI和移动终端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学术期刊同行评议将向着更透明、更智能、更多元的方向发展。

今后,学术期刊为提高同行评议质量和效率而重新设计同行评议流程时,应从所涉及科学领域的总体发展水平出发,了解该领域同行评议模式的现状,重点考察高影响力期刊的同行评议流程。期刊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特定审稿人群体的评议行为习惯和偏好,从而确定适合期刊发展的同行评议模式。同时,为实现公正、高效的评议目标,还应加强与审稿人的沟通,充分发挥其在同行评议中的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审稿人评议学术期刊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电源技术》2021年度优秀审稿人
202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获奖证明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我刊获评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期刊
2020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特约审稿人遴选通知
2018年度《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优秀审稿人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