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诗荣
【摘 要】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教育对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启发式教学也逐渐被应用到了初中物理教学中。根据教学成果来看,当前的教学还未发挥出启发式教学的最大优势,所有仍需要教师们的研究与实践。因此,本文从启发思维,提高学生兴趣;分配时间,贯彻学生主体性;引发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三方面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以期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物理学习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物理 启发式教学 启发思维 分配时间 引发讨论
众所周知,物理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实验性学科,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解物理知识。但是当前的物理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一方面教师受到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未能完全理解启发式教学;另一方面,长期的“一言堂”教学,导致学生的物理课堂参与意识不足。为了解决这一现状,教师应该在充分理解启发式教学的基础上,逐渐将课堂变为引导学生启发思维的场所。而以下,便是对此的一些看法与实践。
一、启发思维,提高学生兴趣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能够主动地接受知识、探究知识。所以在教师要利用启发式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产生学好物理的欲望。为此,教师在启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可以将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在熟知的生活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进而提高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简单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能自己去思考缘由,自己寻求答案,而这正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學习“两种电荷”时,为了使学生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验电器的原理以及何为电荷量,我极为重视对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兴趣的激发。因此,上课后,我首先为学生们变了一个小魔术,我先将提前准备好的橡胶棒和一个小纸片展示给了大家,接下来将小纸片撕成了若干个碎纸屑。在准备好这些东西之后,我在提前准备好的毛皮上摩擦了几下橡胶棒,并提高声音让大家一起见证奇迹。在橡胶棒凭空吸引碎纸屑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一现象产生了很大的疑问,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启发和学习兴趣的提高产生了重要作用。
二、分配时间,贯彻学生主体性
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就要学会对学生“放手”,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去寻求知识,才能不断得到进步。初中阶段是学生树立正确学习观念的关键时期,而初中生也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看法和认识,所以教师应该有意识在课堂中发挥出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可以从课堂上的时间分配入手,也就是要保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用于自学和讨论。但是,时间分配不能一成不变,而是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和班级情况来合理分配时间。同时,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所占时间的比例要尽可能学生多于老师,从而有效贯彻学生的主体性。
例如:在学习“浮力”时,考虑到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浮力的例子,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让学生占用的时间达到了70%左右。因此,上课之后,我优先开展了一个小型的“浮力”讨论会,要求学生讨论自己所认识的有关于浮力的内容,从而有效的将学生带入了“浮力”的学习氛围之中。为了能够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浮力的存在,探究影响浮力的主要因素,我又带大家进行了实验,在为学生讲解了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后,便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了分组,并给予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自主探究,从而在启发学生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三、引发讨论,促进学生合作交流
启发式教学不是教师与学生的分工合作,而是一个共同参与的过程。其目的在于启发学生正确认识物理的知识和现象,从而了解到物理规律。所以,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该懂得利用问题设计或者情境创设来引发学生的讨论。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他们的思考角度和思维习惯都会有所差异,引发学生讨论的目的就是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接触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而逐步培养自己的物理思考习惯。同时,在讨论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例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为了能够引发学生的讨论,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我在教学中优先选择了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因此,上课后,我首先利用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和小视频向学生展示了这一实验。显然这一实验过程达到了启发学生的目的,更引发了学生的讨论。趁着这一势头,我迅速将学生引入到了对实验的合作交流中,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时间。通过合作讨论,学生们的想法得到了一定的融合与再建构,从而迅速总结出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顺应了素质教育的需求,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对于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长生.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6(04).
[2] 徐佳虹.启发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文理导航(中旬),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