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欣歆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妨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零(原文为‘另——编者注)碎事,就是为此。”鲁迅先生自己也是靠“一木一石”的累积,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的,说起阅读,我们理想的状态似乎是——清晨或午后,在充满阳光的书房里,面前一杯清茶或咖啡,安静悠闲地沉浸于美妙的文字、美好的思想中。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上这样的理想几乎成了空想,学生的时间被各种课业排得满满的,很难拥有“长时段的安闲”,“一木一石”就显得更为重要,认真规划自已的“一木一石”,对于最终“叠”起高楼大厦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的建议也许可以帮助你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中介绍了速读法,大家可以联系学到的相关知识,用下面的方法测量自己的阅读速度。办法很简单,准备一本你觉得难度适中的书,比如《红星照耀中国》《巴黎圣母院》,在开始阅读的地方做标记,计时1分钟,看看你能读多少字;然后计时10分钟,看看平均每分钟读多少字。通常,越快进入阅读状态的人,1分钟规划阅读字数和10分钟的平均阅读字数越接近。
选择一天中最可能坚持的15分钟时间为“阅读专用时间”,认真评估的每个时段读书的可能性,在最大限度内做出理智的选择,比如早晨开始上课前、午休时间、晚上临睡前,一旦选定就雷打不动地坚持,让阅读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开始阶段,你可以用日历“打卡”,3天、5天、7天、10天,直到定时阅读成为固定的心理程序,成火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假设每分钟能够阅读500字(一般中学生都能达到这个速度),每天15分钟,能够阅读7500字,一本约20万字的小说,大概25天就可以读完。 参照这个速度,每年大约可以读完90本!这就是习惯的力量,这就是“一木一石”建構的“高楼大厦”。一天接一天、一本接一本地读下去,犹如一位不停歇地攀登者,不断地走向高山之巅。
按照这个速度,如果我们每天找出三四个这样的“15分钟”,一个月大概可以读完四五本书,如果能够提前规划“本月书单”,制订“月计划”,整体的效益大于局部,自然会有更大的收获。比如选择《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写给大家的两方美术史》《岂术的故事》《谈美书简》,系统了解古今中外艺术创作的发展历程和艺术风格的发展脉络;选择《老人与海》《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聚焦海明威的著作,深入研读这位美国作家的作品;选择《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集中研读鲁迅的书。“本月书单”可以帮助你潜入某个话题或主题,聚焦某个时代、某位作者的作品,形成更为完整清晰的认识,用研究者的姿态走进阅读。
如果能够很好地完成“月让划”,我们还可制订更为长久的“季度计划”“年度计划”,借助阅读把自己培养成会计划、懂规划的理性学习者。
规划阅读时间,保持稳定的阅读状态,还可以做点阅读记录,选择有创意的形式记录阅读的感受或收获。例如,“变身主人公”,想象自己身处主人公的情境会做出怎样的决定;“主人公来访”,设想主人公突然出现在你面前,你会对他说什么;“意义追问”,追问主人公所作所为的意义,讨沦事件发展是否合乎逻辑;“质询作者”,讨论作品结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们还可以自己设定情境或问题,自问自答,三两语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瞬间感悟。读完一本书,翻看这些好玩的过程记录,你会产生巨大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成为支撑你持续阅读的动力——连续做,自己做自己的发动机。
坚持做阅读规划,坚持实施阅凄规划,一段时间后你可以评估自已作为阅读者的“段位”。美国教育家布卢姆等人认为:“情感连续体是从个体仅仅觉察到某种现象并能够知觉到它这样一个层次出发的。在下一个层次上,他愿意注意某些现象。再下一个层次,他在对这些现象做出反应时具有积极的感情。最后,他的感情可能强烈到以特别努力的方式来做出反应。在这个进程的某一点上,他把自己的行为和情感概括化,并把这些概括化的东西组织成一个结构。这个结构不断增加复杂性,以致成为他的人乍观”对照这个观点,我们可以把阅读者分为三个“段位”。
“一段”,意识到阅读很重要,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持续稳定的阅读肯,但需要一定的外部刺激支持,比如老师、家长的鼓励,还有“打卡”记录,等等,用外部的激励或奖励增加持续阅读的动力。
“二段”,初步形成了阅渎的习惯,能够坚持在固定的时问阅读,“阅读专用时间”已经发挥效用,但偶尔会有放弃的想法,没有在阅读中得到足够支持自己的愉悦感,需要一定的意志力维持稳定的阅读状态。
“三段”,喜欢阅读,在阅渎过程中享受到积极状态带来的心理愉悦,不需要强大的意志力,而是靠积极的情感引导主动阅读,甚至借助阅渎来重建心理,恢复良好的情绪状态。
三个“段位”代表三种水平,也是三个发展阶段,做事情大都需要经历这样的变化过程。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因为清楚这是“必然”阶段而努力解决问题,从而克服不同阶段的障碍,成为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