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天宇
【内容摘要】教育行业的发展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教育具有一定的经济功能、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教育能够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人才,从而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最终影响我国的整体发展。但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改提出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因此,对于一些家庭真正的比较困难的学生来说,国家、学校有义务对其进行精准扶贫,为其创造比较舒适的学习环境,减少其家庭的负担。但是在学生扶贫的实际执行过程中,总是有一些思想比较腐朽的组织或人员从中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就针对在学生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出现的工作难点以及解决对策和路径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学生 精准扶贫 难点 对策 路径选择
引言
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学生的发展是我国未来的中坚力量,国家通过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让其学习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发展其智能、体能及创造才能,通过培养其社会品德及审美情趣,使其拥有科学的世界观基础,并加强其个性化发展。国家大力的培养人才就是为了将来有一天能够为国所用。并且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国家采用精准扶贫的方式对真正困难的学生予以帮助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体现,但是只有真正的做到精准扶贫,将国家的扶贫资金流入到真正困难的人手中,才是关键之处,因此,只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资助工作,加强队伍建设,提升资助水平等等才能够提升资助精准化水平。
一、学生精准扶贫中出现的工作难点
1.干部组织的腐败
由于国家的扶贫拨款都是通过一层一层的干部之间传递过来的,因此,当这些干部中出现思想比较腐败的人,就很容易导致资金被贪污,真正需要被资助的人得不到应有的资助,达不到精准扶贫水平,很多贫困的学生由于家庭条件太差,上学负担太大,早早的就辍学。这种情况在一些山区贫困地区的家庭中尤为常见,由于干部组织的腐败,导致扶贫基金被贪污,贫困山区的孩子得不到资助,早早辍学出去打工。其实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对于贫困家庭的孩子来说,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但是贫困山区的学生普遍辍学较早,并没有什么文化知识,也并没有能力改善家乡的生活状态、教学环境等。
2.贫困信息不准确
学校教师在进行统计贫困生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贫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尤其是在大学中,在大学中,一个班的学生都是来自四面八方的,教师也不可能充分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具体家庭情况,因此,只能够通过学生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因此,在这种选择模式中,若出现贫困信息不准确的情况,则很容易影响学生扶贫的精准化。
二、解决对策及路径选择
1.加强制度建设
在国家对学生进行扶贫的过程中,国家应该严格规范并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并设立严格的惩罚制度,使相关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一旦有人违反制度,就对其进行严厉打击和惩罚。只有加强相关的制度建设,将扶贫基金精准的落实到实处,才能够对真正困难的学生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才能够尽可能维护每一个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使其吸收到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加强制度建设不仅能够提升国家的精准扶贫力度和水平,还能够严厉打击国家政府部门中存在的一些腐败行为,通过加大制度建设和惩罚制度的建立,将思想腐败的人抓出来进行严厉惩罚,逐渐的打击这种不良风气既是对人民的负责,也是对习近平主席加强廉政建设号召的响应。
2.规范资助工作
在对学生进行精准扶贫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资助工作及其流程的规范,通过建立规范的贫困认定流程,来确定学生的贫困情况是否属实,用这种方式来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学校在进行对学生的贫困情况统计的时候,应该让学生严格按照真实的家庭情况填写贫困信息,将资助工作中需要涉及到的表格、证明等文件进行统一而全面的办理。通过对学生加强了解来确定其贫困程度,在进行贫困生确定的时候做到公平公正,严格秉行着“真扶贫、扶真贫”的理念来确定学生的贫困等级。通过对资助工作进行规范来提升国家对学生的精准扶贫水平,进而加强对真正贫困的学生的关爱,使其感受到国家的温暖,并鼓励其努力学习,将来用优异的个人能力来回馈国家。
小结
总而言之,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青年强则国家强,国家通过对学生进行精准扶贫的学生来支持并维护其受教育的权利,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加强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加强对资助工作流程的规范来确保国家对学生扶贫的精准度,从而使真正贫困的学生能够享受到国家的资助,进而更加努力的学习。
【参考文献】
[1] 黄燕. 大数据技术助力高校學生精准资助[J]. 高教论坛,2018(01):80-82.
[2] 梁广东、赵爽、盛淑英、冯鹏羽. 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精准资助体系构建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02):29-31.
[3] 杨晓慧. 关于新时期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思考[J]. 中国高等教育,2016(09):22-25.
[4] 张福友. 关于普通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理路[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 (11):78-80.
(作者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宁夏学生资助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