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克烂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阳新县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幕阜山系北麓,隶属于湖北省黄石市。阳新方言属于赣语九大片区之一的大通片。由于受到周围江淮官话、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影响,阳新方言具有鲜明的特色。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方言研究的大力支持,阳新方言研究硕果累累。但是主要集中在语音、语法上,词汇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1],具体到古字书词汇的考证上,更是寥寥无几。笔者目前能见到的只有黄群建的《方言证诂劄记》[2]。黄群建在文章中只论及7个词汇,本文在黄文的基础上,选取十几个散见在古字书中的阳新方言词汇进行考证,以期给古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一点现代方言的资料,为辞书的编撰和修订提供一些参考。同时,由于阳新方言存在大量不知道本字的方言语汇,对于阳新方言词汇的考证将有利于方言词汇研究工作的开展,提高阳新人民对方言的认同感。
阳新方言中表示“吮吸”这一动作的词念“so45”。例如:
《说文·欠部》:“欶,吮也。”[3]177桂馥《说文解字义证》:“本书:吮,欶也。《广韵》:‘欶:口噏也。’《通俗文》:‘含吸曰欶。’”[4]750《广韵·缉韵》“噏”同“吸”[5]535。可见“欶”正表示吮吸意思。
欶,《广韵》作“所角切”[5]467,属入声。《汉语大字典》拟音作“shuò”[11]2139。阳新方言没有翘舌,有入声,入声调值为45。由于入声短促,导致韵母﹝uo﹞的介音脱落,所以发作“so45”。《阳新方言与北京话韵母比较表》中﹝uo﹞对应﹝o﹞[10]75。 因此,“so45”的本字应该是“欶”无疑。“欶”字《汉语大字典》举了韩愈等《纳凉联句》为例,《汉语大词典》增加了黄侃《蕲春语》例。《现代汉语词典》没有收录,阳新方言可资一证。
“咥”字《集韵》作“虚其切”[7]117,属平声。《汉语大字典》对“戏笑貌”这一个义项的拟音作“xī”[11]614,“i212”亦是平声,说明“i212”是“咥”无疑。《现代汉语词典》此字没有举例。
《篇海类编·鸟兽类·马部》:“骟,元无此字。《臞仙肘后经》云:‘骟马、宦牛、羯羊、阉猪、镦鸡、善狗、净猫。’”[11]4573《字汇》转引《篇海类编》。《正字通》:“骟,割去势也。”[8]亦引《臞仙肘后经》例。《说文》无“骟”字,有表示同一意思的“”。《说文·马部》:“,犗马也。”[3]200王筠《说文解字句读》:“,今谓之骟。”[13]133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牛曰犍、曰犗,马曰……皆去势之谓。”[14]68可知“骟”本义是骟马。后引申为割掉动物的睾丸或卵巢。
“骟”字《篇海类编》作“式战切”,《汉语大字典》拟音作“shàn”[11]4573。阳新方言今读“骟”为[为阴平。“战”是去声线韵字,因此“骟”也是去声线韵字。阳新方言无去声,中古去声字今读阴平。“式”是书母字,中古拟音作[][15]79,对应的“骟”字韵母必须添一个介音,作﹝ian﹞。“北京﹝ian﹞韵中的来源于古山咸两摄开口三四等字……其中古牙喉音及泥母字都读﹝i﹞韵,其余读﹝﹞韵”[16]88,“战”在山摄,开口三等,书母是齿音,所以北京话“骟”对应的阳新方言韵母是﹝﹞。可见,今阳新话的“骟”字保留了古读。“”是“骟”无疑。
《说文·土部》:“塍,稻中畦也。”[3]288清王筠《说文句读》据《尔雅》释文及《韵会》引文订作:“塍,稻田中畦埒也。”[13]1970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引《仓颉篇》:“畦,埒也。”[11]2540王筠增一“田”字正确,增一“埒”字属画蛇添足。《急就篇》:“顷町界亩畦埒封。”颜师古注:“埒者,田间堳道也。”[11]446堳道即边界小道。因此,“塍”是稻田中的边界小道,义正与阳新方言“sn212”合。
“塍”字《广韵》作“食陵切”[5]201,平声蒸韵船母,《汉语大字典》拟音作“chéng”[11]2539。阳新话“古知系的知组、庄组、章组也读[s]”[10]28。船母是章组字,“塍”的声母变为﹝s﹞。“古深臻两摄和曾梗两摄的舒声字,今韵尾多相混,﹝﹞尾多变成﹝n﹞尾,具体地说,除曾摄开口一等登韵和梗摄开口三等耕韵的帮系舒声字今读﹝﹞韵外,其余今读﹝n﹞尾。”[16]88“塍”是曾摄开口三等字,故其韵尾当作﹝n﹞。普通话韵母﹝n﹞对应阳新话韵母﹝n﹞。因此,阳新话中的“sn212”应该就是“塍”字,《阳新方言研究》正作“田塍”[10]120。
《说文》:“涫,沸也。”[3]23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今江苏俗语,沸水曰滚水,滚水即涫语之转也。”[12]975《荀子·解蔽》:“涫涫纷纷,孰知其形?”杨倞注:“涫涫,沸貌。”[17]397因此,“kun21”的本字为“滚”或“涫”。
“涫”字《广韵》作“古玩切”[5]405,去声换韵见母,《汉语大字典》拟音作“gun”[11]1162。《广韵》另有“古丸切”[5]127,平声合口一等桓韵,《<广韵>反切今读手册》作“gun”[18]79。“古山摄舒声字明显保留着一、二等分立的遗迹:一等桓韵今读﹝﹞……”[16]89如果“kun21”本字是“涫”的话,应该念为“”,故其本字应该是“滚”。“滚”字[kun214]阳新话读音同[kun21],阳新方言上声音值为21,﹝un﹞对应普通话﹝un﹞。因此,阳新方言“kun21”当是“滚”字。《阳新方言研究》“开水”正作“滚水”[10]164。《说文解字授课笔记》:“涫,今云水滚(沸)当作涫。”[19]463追根溯源,“”还是由“涫”音变而来。
阳新方言表示“用手握着条状物,顺着一个方向移动、抚摩,使物脱落”这一动作的词读作“lɛ45”。例如:
尔把树叶lɛ45下来干嘛?︱你把树叶捋下来干嘛?
蚕叶被你lɛ45光了啦都。︱桑叶都被你捋光了啊。
《说文·寽部》:“寽,五指持也。”[3]79段玉裁注依《集韵·末韵》改“持”为“寽”,曰:“凡今俗用五指持物引取之曰寽。”[12]286“寽”义即用五指握着条状物体向一端抹动。钱坫斠诠:“寽,古捋字。”[11]504《说文》:“捋,取易也。”[3]253《汉语大字典》解释成“以指轻轻摘取;采。”[11]1885《汉语大词典》解释成“以手沿物摘取”[20]620,意思都同寽有出入。《王力古汉语字典》谓“以手握物,顺移脱取”[21]368,意思基本相同。可见[l ɛ45]的本字是捋(寽)无疑。
“捋”在《广韵》中作“郎括切”[5]489,入声末韵来母。《汉语大字典》拟音作“luō”[11]1885。“寽”音韵地位同“捋”。又有“吕切”,《汉语大字典》拟音作“lǚ”[11]1885。“捋”同“lɛ45”同是入声,声母也相同,韵母暂时没有找到对应关系,待考。其演变过程可能是luō→lō→lɛ45。《阳新方言研究》“lɛ45”用“勒”表示,注“捋”[10]180。
《说文·八部》:“八,别也。”[3]22段玉裁注:“此以双声叠韵说其义。今江浙俗语以物与人谓之八,与人则分别矣。”[12]85“以物与人谓之八”同阳新话的“把东西给别人”意义正合。《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八部下说:“段氏谓‘八与人’,当为‘把’之误。”[19]252他认为“八”当为“把”的讹误。考“把”字,《说文·手部》:“把,握也。”[3]252谓以手握持也。后引申出给予的意思,在汉语各大方言里面都有“把”字作给予意的用法。
阳新方言里表“给予义”的动词“把”有两个读音,一个是本音[p21](上声),一个是小称变音[p45](入声)。黄群建把读本音的[p21]写作“把”,读变音的[p45]用“捌”代替[10]274。黄氏又从阳新方言中的“捌”与“八”同音推测“八”是“捌”的语源[22],证明过程如下:
1.“八”是“分”的古本字,上古无轻唇音,一音之转,“分”即“八”字。《说文》:“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高鸿缂《中国字例》:“八之本义为分,取假象分背之形,……后世借用为数目八九之八,久而不返,乃以刀为义符作分。”又引申出给予义。《玉篇·八部》:“分,施也,赋也,与也。”“与”即给予。《左传·昭公十四年》“(楚子)分贫,振穷”,杜预注:“分,与也。”又,《孟子·滕文公上》:“分人以财谓之惠。”皆可证。据此,“捌”读音就是“八”的读音的遗留。
2.“捌”所带的与事宾语只能是单音节或双音节的,这与上述古代例句中“分”的用法极为相似。
3.“捌”读入声时,受事者不能在后头作宾语,这与古代分的用法一致,如:“(楚子)分贫”,“贫”是动作的受益者,是间接宾语;“分人以财”,人也是间接宾语。这说明“捌”不能带双宾语是有其历史渊源的。
晚明吴语中出现表“给予”义的有“拨”和“把”两个并存[23]249。 吴语的“拨”源自“把”[23]247。用“把”作给予动词、被动介词的吴语包括当涂、广德、溧水、高淳、丹阳、金坛、靖江等[23]245。可见金坛段玉裁谓“八与人”有根据,章太炎猜测亦有道理。
罗杰瑞将汉语方言分作北部、中部、南部三大部分。其中中部包括吴、徽、赣、湘,南部方言包括客家、粤、闽方言。丁邦新认为中古金陵音系所代表的方言后来演变为现代的吴、徽、北部赣语、老湘语、闽方言等[23]87。已有的研究表明,客赣方言(尤其是北部赣语)与吴语或者徽语有诸多相同的特征[23]90。吴语和赣语的相同之处有“尔”“落雨”等词。因此,吴语的“把”与属于北部赣语的阳新话中的“捌”是同一个字的可能极大。
“八”《广韵》作“博拔切”[5]490,入声黠韵帮母,拼音是“b”。“p45”在阳新方言中的调值是45,对应中古入声。二者声母相同。黄群建在《阳新方言说略》中说:“北京﹝a ia ua﹞韵中的﹝a﹞韵和主要元音﹝a﹞,阳新话均读圆唇后元音﹝﹞。”[16]87“八”的读音同“p45”完全对应。 综上,“p45”的本字可能是“八”,《说文段注》的“八与人”并非臆说。
《说文·艸部》:“芍,凫茈也。”[3]14段玉裁注:“今人谓之葧脐,即凫茈之转语。”[12]60又做荸荠。《说文解字授课笔记》中钱玄同记:“芍,凫茈也,即俗字之荸荠。今人作芍药花用,非。芍药当作勺药,勺药系叠韵字,无正字。”[19]40荸荠,一种可食用的水生草本植物,种在田里,地下茎为扁圆形,表面呈深褐色或枣红色,肉白。阳新话读作“mo33i212”。
《汉语大词典》中给“荸荠”中“荸”拟的拼音是“bí”[20]411,引《篇海》反切作“蒲没切”[20]411。“蒲没切”应该拼读成bó才是,此处读音值得商榷。《汉语大字典》亦读“bí”[11]3215,《<广韵>反切今读手册》正作“bó”[18]175。“荸”阳新话读作“mo33”,古无轻唇音,﹝m﹞和﹝b﹞读音相同。因此,“荸”和“mo33”的读音正相近。
《汉语大字典》“荠”拼音作“qí”[11]3208。“北京读﹝i﹞韵的字,阳新话多读﹝i﹞韵。”[16]87《阳新方言与北京话韵母对照表》中[]对应[][10]72,阳新话阳平212,可见“i212”正是“荠”。
在阳新的乡下,人们在夏天会拿一种圆形的灰黑色块状物泡水喝。大家称这种东西为“ty33i33”。泡出的茶微甘,能清热解暑。
“川”是平声山摄合口三等仙韵昌母。阳新话平声调值是33。昌母中古拟音作﹝t﹞[15]79,阳新话“川”字可以说是保留了古声。《阳新方言与北京话韵母对照表》中[uan]对应[y][10]77。今阳新话读为[ty]符合规律。
“芎”是平声字。《汉语大字典》拟音作“xiōng”[11]3177,声调跟阳新方言对应。《阳新方言与北京话韵母对照表》中[y]对应[i][10]78。因此,根据对应规律“芎”在阳新话中应该是发﹝i﹞韵的。《阳新方言研究》正作“川芎[ty33i33]”[10]69。
阳新方言表示用刀斧砍柴这个动作的词叫作“tso45”。例如:
我去山上tso45柴。︱我去山上砍柴。
尔把那个大树棍tso45下来。︱你把那根像棍子那么大的树砍下来。
《说文·斤部》:“斫,击也。”[3]301段玉裁注:“击者,攴也。凡斫木、斫地、斫人,皆曰斫矣。”[12]1245《广韵·药韵》:“斫,刀斫。”[6]503可知“tso45”的义与“斫”同。但是阳新方言的“tso45”外延缩小,只继承了“斫”砍树木这一方面的意思,表示砍人这一动作用“剁”,无用刀斧砍击地面的说法。《说文》还有一个意思类似的字“斲”。《说文·斤部》:“斲,斫也。”[3]301徐灏《段注笺》引戴侗说:“斫木使应规巨绳墨之谓斲。”[11]2027谓砍削木头使符合绳墨规矩。阳新话表示这个意思的词一般念“剁”“削”,他们并不具有砍倒树木的意思。
“斫”字《广韵》作“之若切”[6]503,入声药韵章母。《汉语大字典》拟音作“zhuó”[11]2024。“tso45”在阳新方言里也是入声,二者声调相符。阳新方言无翘舌音,﹝﹞一律念作﹝ts﹞。韵母变化同“欶”字,也是介音脱落导致的。《阳新方言研究》“砍柴”作“斫柴”[10]126。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的徐敏女士于2018年6月20日在“江西地名研究”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铅(qin)是如何取代铅(yn)的——也说江西铅山地名读音》的文章[24]。文章通过考察各大字书辞书发现“铅”在中古时期本来是读作﹝yn﹞的,并引用日人平山久雄的研究成果,提出到了明代才出现﹝qin﹞这一读法,到了民国时候人为的规定才导致﹝qin﹞取代了﹝yn﹞的地位。文章同时指出,铅读﹝yn﹞的读音分布于许多地区,如北京、济南、西安、太原、武汉、成都、合肥、扬州、苏州、温州、南昌等地。阳新方言和南昌话同属北部赣语,因此也有“沿”的读音。
徐敏在文章中还写到“受教的人回家翻查常用字典,一看铅字果然有两个注音,一个是qin,表示一种金属矿产;一个是yn,表示铅山的地名专读音”。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汉语大字典》中明确地在qin的后面注明“又读yn”,可见徐说有些牵强。又阳新方言读铅球作qin球,读铅笔却是作yn笔,可见两个读音之间的区别并不像徐说的那么简单,反倒是《汉语大字典》的注音更符合语言实际。
注释:
① 说明:下文中所列举的例句,竖线前为阳新话的说法,竖线后为与之相对应的普通话的说法。每一例字后注出阳新方言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