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鹤峰方言本字考

2017-07-28 16:55李永红
青年文学家 2017年21期
关键词:广韵

摘 要:本文从音韵和文献两方面考证了鹤峰方言中的10个本字,文献选取以《广韵》为主,同时参考其他文献,基本遵循了音义结合的原则。

关键词:鹤峰方言;本字考;广韵

作者简介:李永红(1991-),女,土家族,湖北省恩施人,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文学硕士,研究方向:现代汉语研究。

[中图分类号]: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1--03

在今天的鹤峰方言中,有一些常用的口语词,这些词在当地民间有一定的写法,可能用同音字代替,可能用同义词代替,也可能由人们自创的俗字所代替,有的则有音无字。而在普通话中,这些词所对应的完全是另外的意义。当我们查阅一些古籍时,发现有些古语词和鹤峰方言中的词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能够考证它们的音和义都是对应的,我们也就基本肯定这些古语词就是这些方言口语词的本字。方言词的考本字,实际上就是在古代文献中为方言词寻找词源,其目的并不在于为方言确认固有的书写形式,而在于拿方言词和古代汉语作比较,考察方言与不同历史时期古籍上所记录的用语的关系。本文将选取湖北鹤峰中的十个方言口语词,并对它们的本字进行考证。

一、肨[p‘a?55]

鹤峰方言中,表示很臭。例如:这个东西不要吃,肨臭的;当地人还经常会说“肨死烂臭”。这个字在《广韵》中有提及,《广韵·绛韵》:“胀臭貌,匹绛切。”根据反切的记录,我们可以知道“匹”为滂母,是一个次清声母,通过查《古今字对照表》“绛”属于江摄绛韵,反切上字为重唇声母,反切相拼合时去掉介音“i”,由此可知声母和韵母都与这个方言词相同,方言口语中的这个意思很可能就是“肨”这个字。

为了进一步证实,本文还找到了一些其他资料进行考证。《玉篇·肉篇》:“肨,普江普降二切,肨胀也。”此处的反切表明有两个读音,其中“普江切”所代表的音刚好于方言中的读音完全吻合,“普”滂母,“江”在广韵音系中为阴平,次清平声现在为阴平,声韵调都吻合了。《集韵》中“肨”的反切为“披江切”。另外在《汉语大字典》中不仅记录了“肨”在音韵文献中的读音,还列出了“肨”在其他文献资料中表示的意思,其意义基本与方言中的意义想吻合。例如,唐代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三引《埤苍》:“肨胀,腹满也。”《正字通·肉部》:“肨,肿胀貌。”宋代宋慈《洗冤录·溺水死》:“水侵多日,尸首肨胀。”这个字,除了在鹤峰方言中有,文献资料显示在四川境内也是常用的方言口语词,《汉语大字典》中表明黄侃的《蕲春语》:“今四川语状物之臭曰肨臭底。”此处的文献很直接的证实了“肨”具有表示很臭的义项。

二、痨[nau13]

赵元任先生早在1948年出版的《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记录鹤峰方言中边音和鼻音不分,所以声母为“n”。“痨”在方言口语中表示被毒药或是有毒的东西毒死。例如:这种菌子不能吃,招呼痨死了;老王向前天和媳妇儿吵架,喝痨药死了。《广韵》:“痨,痨痢恶人,说文曰:‘朝鲜谓饮药毒曰痨。”《广韵》中的解释基本与今天鹤峰方言口语中的“痨”意義是一样的,在《广韵》中的反切为“郎到切,去号来,宵部。”“郎”来母,是一个次浊声母,“到”效摄号韵去声,次浊去现在仍为去声,由此可见声韵调都相符合。

另外,《集韵·豪韵》:“朝鲜谓中毒曰痨。”在《集韵》中的反切为“郎刀切”。《说文·疒部》:“朝鲜谓药毒曰痨,从疒,劳声,郎到切。”《方言》卷三:“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瘌,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在《汉语大字典》中,“痨”作动词的时候有两个义项,一个表示痛,另一个表示食物中毒,这个义项刚好与方言口语中的“痨”一样。

三、搊[?‘ou55]

“搊”在鹤峰方言中表示用手扶起来,或是举起来。例如:椅子快倒了,快把它搊起来;方言中一般的搭配是“搊起”、“搊起来”。《广韵·尤韵》:“搊,手搊,楚鸠切。”“楚”属于穿二,是一个次清声母,“鸠”是流摄平声尤韵,次清的平声现在为阴平,这表明意义、声调以及韵都吻合了,声母略有不同,可能与平翘舌演变有关。

此外,《集韵》:“搊,手取物也,又持也。”《类篇》:“初尤切,《博雅》:‘搊,拘也。……又侧九切。”在《汉语大字典》中“搊”好几个读音,义项也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义项就是表示“扶”的意义,《汉语大词典》列举了明代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扶曰搊。”由此可见,鹤峰方言口语中的“搊”是一个古语词,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个字的本字就是“搊”。

四、奓[t?ɑ55]

鹤峰方言表示张开、打开。例如:把嘴巴奓开,我看看扁桃体有没有发炎;我的手奓了一个口,好疼哦;把手奓开。《广韵》:“奓,张也,陟加切。”根据反切可知,“陟”是知母,“加”是假摄平声麻韵的字,全清的平声字现在读为阴平声,声韵调都与方言词相吻合。《广韵》的这一条解释就从音和义两方面证实了方言口语中[t?ɑ55]的本字是“奓”。

另外,《韵会》:“奓,张也,开也。”《集韵》:“奓,诗车切,《说文》:‘张也。”《说文解字》:“籀文,臣铉等曰今俗作陟加切。”《字汇》:“庄加切……张也,开也。”《玉篇·大部》:“竹加切,下大也。”这里的读音与鹤峰方言吻合,意义表示下摆很大,呈现张开貌。《太平广记》卷四百八十引王嘉《拾遗记·然丘》:“其国使者,皆拳头奓鼻,衣云霞之布,如今霞布也。”以上的这些文献资料足以证明方言[t?ɑ55]的本字就是“奓”。而且根据《汉语大字典》记录湖北还有很多地方用到这个字,很多地名包含“奓”,例如:奓山、奓河、奓湖。

五、跐[?? 55]

在鹤峰方言中表示用脚踩或是踏,也有用脚在地上摩擦的意思。例如:你再说难听的话,小心我跐你一脚;老人把口水吐地上,立马就用脚把它跐了一下。《广韵》:“跐,蹈也,又音紫。”

《释名·释姿容》:“跐,弭也,足践之使弭服也。”《广雅·释诂一》:“跐,履也。”《广雅·释诂二》:“跐,蹋也。”陆德明释文《广雅》曰:“跐,蹋也,蹈也,履也”《庄子·秋水》:“且彼方。”《列子·天瑞》:“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股敬顺释文:“躇步跐蹈,四字皆践踏之貌。”)晋左思《吴都赋》:“虽有雄虺之九首,将抗足而跐之。”(吕向注:“跐:蹋也。”)《红楼梦》第三十六回:“凤姐把袖子挽了几挽,跐着那角门的门槛子,笑道:‘这裹过门风倒凉快,吹一吹再走。”

以上的这些文献资料表明“跐”有踩和蹋的义项,与方言中的口语词是相符合的,另外在《汉语大字典》中“跐”除了这个义项以外还有两个义项,分别表示形貌和脚下滑动,在方言口语中没有表示行走的意思,但是有表示脚下滑动的意义,但是又不完全一样,仅仅表示脚与地面的摩擦貌,正如例子中表示的“老人在地上吐了口水,立马用脚把它跐一下。”

六、菢[bɑu13]

“菢”在当地方言中表示的是母鸡或是鸟儿孵蛋,在口语中一般与“鸡母”搭配称为“菢鸡母”,除了表示正在孵蛋的母鸡以外,还用来形容一个人穿的十分臃肿。例如:你看,那只鸡母在菢儿;你一天都穿那么多,看起来像只菢鸡母,难看死了。《广韵》:“薄报切,去号并。”根据反切可知,“薄”属于并母,是一个全浊声母,“报”是效摄去声号韵,全浊的去现在仍读作去声,根据平送仄不送的规则,声母不送气,声韵调都一样,由此可见现在方言口语中的读音刚好与根据《广韵》反切出来的读音吻合,而且《宋本广韵》中还有关于这个字的字义解释“鸟伏卵”,意义也基本是一致的。

另外,《类篇》:“菢,播报切,鸟伏卵。”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五引《方言》:“北燕、朝鲜、洌水之间谓伏鸡曰菢。”唐韩愈《荐士》:“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农政全书·牧养·鸡》:“养鸡不菢法,母鸡小卵时,日逐食内夹以麻子喂之,则常生卵不菢。”《唐韵》:“薄报切,音暴。”以上的这些文献资料进一步证实了“菢”是方言[bɑu13]的本字。今天,在鹤峰以及周边地区“菢”仍然是一个常用的口语词。

七、沕[mi13]

“沕”在今天的鹤峰方言中也不常用了,一般很少能听到这个字,仅仅能在游泳的场合才可能听到,而且说法基本是固定的,例如:鉆沕子、鉆沕宫(这个“宫”字本文没有做考证,所以此处只能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广韵》:“美笔切,入质明。”根据反切可知,“美”是微母,广韵音系轻重唇并没有分开,所以依旧可看成是明母,是一个次浊声母,“笔”是止摄入声质韵,次浊入到现代演变为去声,符合声调的演变规律,声韵调都与方言词相吻合。

《集韵·质韵》:“沕,潜藏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龙九渊之神龙兮,沕深潜以自珍。”裴骃集解引徐广曰:“沕,潜藏也。”司马贞索隐:“张宴曰:‘沕,音密,又音勿也。”清代邵岷《赵忠愍公得謚诗》:“百年幽沕一朝显,六诏山川增皦洁。”其中的“沕”也表示潜藏的意义。

八、蠚[xo313]

鹤峰方言口语中表示皮肤接触到一些有刺激性的东西,一般仅仅产生轻微的刺痛感,比如接触粗糙的布料,例句为“这个毛衣料子不好,太粗糙了,蠚死人。”另外,最常用的情况是农民在田地里劳作时,遇见一种与毛毛虫类似的一种虫子,当地人唤作“蠚拉子”,这种虫子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碰到让人产生刺痛的感觉,这是当地人通常会说“我被蠚拉子蠚了一下,好疼哦。”《广韵》中的反切为“呵各切,又丑略切。”根据反切我们只能知道声母和韵母,无法推出声调,因为“呵”是晓母,是全清声母,“丑”是彻母,是次清声母,清声母的入声到现代已经派入四声,因而此处文献无法证实读音。但是可证实声母是晓母,与方言词的声母一样,韵母略有不同,其实主要是受方言语音的影响,例如,“鹤峰”中的“鹤”也读为[xo313],在当地很多声母为“h”的与韵母“e”相拼读作“o”。

另外,《广雅·释诂二》:“蠚,痛也。”此处,明显与方言中表示轻微刺痛的意思接近。《集韵·药韵》:“蠚,螫痛也。”《集韵·药韵》:“蠚,虫毒。”《广韵·药韵》:“蠚,虫行毒。”《类篇》:“呼酷切,虫毒。又曰灼切,螫痛也。又勑略切,又黑各切,又施只切。”《山海经·山西经》:“(昆仑之丘)有鸟焉,其状如蜂,大如鸳鸯,名曰钦原,蠚鸟兽,则死,蠚木则枯。”

九、趖[suo55]

“趖”在鹤峰方言口语中表示走的很快,迅速的离开。一般我们常常用来形容蛇或是人溜的很快,引申的意思还有很多,比如形容一个人很狡猾,一遇见比较重要的事情或是遇见需要他的情况,他就溜走了,有点逃避的意思。例如:刚刚你说看见了蛇,在哪里?早就趖了;每次快要大扫除了,他就趖了。《广韵》苏禾切,平戈心。歌部。根据反切可知,“苏”是属于心母,是一个全清声母,“禾”是属于果摄平声戈韵,全清的平声现在读为阴平声,声韵调都吻合。另外,《广韵》关于其意义的解释为“趖疾”。

《说文·走部》:“趖,走意。”《集韵》引《说文》,也是表示走意。《玉篇·走部》:“趖,走貌。”《儒林外史》第二十六回:“(王太太)又慢慢梳头、洗脸、穿衣服,直弄到日头趖西纔清白。”这几处的“趖”都表示走,与方言口语中的意义接近,完全与方言口语中意义一样的是在《广韵》和《龙龛手鉴》中,《广韵》:“趖,趖疾。”上文已经列举,《龙龛手鉴·走部》:“趖,趖疾也。”

十、髁[k‘e313]

鹤峰方言表示人的膝盖。例如:我的髁膝包儿撞伤了。其实在方言中大家不知道这个字怎么写,一般都是用同音字“克”来代替的,“克膝包儿”应该写作“髁膝包儿”。《广韵》苦禾切,平戈溪。《广韵·戈韵》:“髁,膝骨。”根据《广韵》可以证实“髁”与方言中的[k‘e313]声母韵母以及意义一致。

《说文·骨部》:“髁,髀骨也。”段玉裁注:“髀骨,犹言股骨也……髁者,髀与髋相接之处,人之所以能立能行能有力者,皆在于是。”《类篇》:“苦禾切,骨也。”《玉篇》:“口卧口禾二切,髀骨,又胡瓦切。”鲁迅在《彷徨·示众》:“车上的坐客依然坐着,车夫已经完全爬起,但还在摩自己的膝髁。”以上这些文献,都能证明方言口语中的本字正是“髁”。《汉语大字典》还收录了它的其他义项,但是方言口语中所用到的是膝盖这个义项。

结语:

本文考证了十个湖北鹤峰方言字的本字,主要参考了《广韵》来考证方言口语的读音是否与古音相符合,同时为了进一步考证字义,又在其他文献中找用例,文献用例的查找多数是参照《汉语大字典》的提示,有一部分用例是在国学大师网数据库查找的。其实,这些本字所表示的方言口语词都是古语词在今天的通用语中消失而在今天的方言中仍然存在的词。鹤峰方言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需要我们进一步考证,但是由于本人知识浅薄,仅仅考证了十个方言口语字。

参考文献:

[1]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四川出版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四川辭书出版社,崇文书局,2010.

[3]李如龙.汉语方言的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4]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3.

[5]许宝华,宫田一郎.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6]杨雪梅.湖北鹤峰方言语音研究[D].湖南大学,2011.

[7]龙涯.鹤峰方言词汇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8]朱芸.湖北建始方言词汇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9]张安澜.武汉方言本字考[J].群文天地,2012,(13):128-129.

[10]喻莲,李芳.恩施方言部分词语本字考[J].法制与社会,2008,(16):227.

猜你喜欢
广韵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明代韵书《并音连声字学集要》又音考察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徐宗元尊六室所藏《广韵》及批校题跋辑录
明孤抄本《辨音纂要》正读喉音考
向熹著《简明汉语史》(修订本)指误
从《离骚》看《楚辞补注》与《广韵》反切注音的差异
《集韵》所删《广韵》小韵考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